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懿哥梦 > 第914章 第915梦-请关爱老人

第914章 第915梦-请关爱老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初冬的晨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吹过老城区斑驳的街巷。

灰白色的雾气在低矮的居民楼之间游荡,像是不愿散去的旧日记忆。

街道两旁的店铺陆续开门,早点摊的蒸笼腾起白烟,豆浆的香气混着油条的焦香,在冷空气中交织成一幅市井画卷。

在这样一条寻常巷子里,有一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六层旧楼,墙体泛黄,水泥剥落,铁质阳台锈迹斑斑。

五楼西户住着一位名叫王秀英的老奶奶,八十三岁,独居多年。

她身形瘦小,背微驼,一头银发整齐地挽成一个发髻,脸上布满深如刀刻的皱纹,鼻梁高挺,嘴唇薄而常抿,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人心。

王秀英的女儿何雨晴在南方一座城市做服装批发,一年最多回来两次,每次不过三五天。

母女之间通话不多,语气平淡,像是彼此都习惯了距离与沉默。

王秀英脾气火爆,邻里皆知。谁家孩子在楼道里追逐打闹,她会猛地拉开门,手持扫帚怒喝:“再吵一声,我砸了你们脑袋!”谁若把电动车停在她门口,她便用拐杖猛敲车座,边敲边骂:“没教养的东西,当我家是停车场?”

她从不参加小区的老人活动,也不和邻居寒暄。

居委会组织体检,她甩下一句“我没病,别浪费国家资源”便转身关门。

她常说:“人老了,最怕的不是死,是被人可怜。”

住在她楼下的张维安,却对这位老奶奶产生了难以言说的兴趣。

张维安三十二岁,面容清俊,眼神沉静,身形修长,常穿一件深灰色呢子大衣,走路轻而稳。

他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工作不忙,生活规律得近乎刻板:

每日七点起床,煮一碗阳春面,吃完后下楼买豆浆油条,顺道去菜市场挑几样新鲜蔬菜。

他独居,无妻无子,朋友寥寥,从不参加聚会。

邻居们只觉得他“文气”,却不知他内心藏着一种深不见底的孤独。

他第一次真正注意到王秀英,是在一个雨天。

那天,雨下得急,豆大的雨点砸在水泥地上,溅起一片白雾。

张维安下班回家,刚走到单元门口,就看见王秀英站在屋檐下,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根青菜。

她没打伞,雨水顺着屋檐滴在她肩上,湿了一片,她的布鞋已经湿透,脚趾在鞋里蜷缩着。

张维安犹豫了一下,走过去把伞撑到她头顶。

“奶奶,我送您上楼吧。”

王秀英抬眼看他,眼神像刀子一样:“谁要你管?我走我的路,你走你的,别在这儿装好心。”

“雨大,您年纪大了,淋了容易感冒。”

“年纪大?”王秀英冷笑,“我活了八十多年,还用你教我怎么活?滚开!”

她一把推开张维安的伞,自己冲进雨里,脚步却有些踉跄。

张维安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心里却像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不是怜悯,而是一种奇异的震动,仿佛看见了一团在风雨中倔强燃烧的火。

从那天起,张维安开始有意无意地“偶遇”王秀英。

他会在买菜时“碰巧”遇到她,主动帮她提菜;会在她下楼倒垃圾时,提前把垃圾桶挪到她门口;甚至在她买药时,悄悄记下她常吃的药名,自己去药店买好,装在小袋子里,写上服用时间,放在她门缝里。

起初,王秀英依旧骂骂咧咧。

“谁让你多事?我缺你这点东西?”

“你是不是想图我什么?我告诉你,我穷得叮当响,没遗产给你!”

“再这样,我报警了!”

可张维安从不辩解,只是照做。

他每天清晨在她门口放一杯温水,附一张纸条:“天冷,喝点热水。”

他会在她常坐的公园长椅上铺一块厚布,怕她着凉。

他甚至学会了她爱吃的面食做法,偷偷煮好,用保温桶装着,放在她门口。

渐渐地,王秀英的骂声少了。

有一天,她开门时,看见张维安正蹲在她门口,手里拿着一把小刷子,在清理门锁上的灰尘。

“你……又在搞什么名堂?”她声音依旧硬,却少了三分火气。

张维安抬头,笑了笑:“锁有点涩,我擦擦,好开些。”

王秀英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说:“你是不是傻?我对你这么凶,你还天天来?”

“您不是真的凶。”张维安轻声说,“您只是……不想让人靠近。”

王秀英一愣,随即哼了一声:“少在这儿装懂我。滚吧,我要出门了。”

可那天下午,张维安回家时,发现门口放着一小袋晒干的桂花,还有一张纸条:“你放的水,我喝了。桂花,给你泡茶。”

他捧着那袋桂花,站在门口,久久未动。

刘美娟是王秀英的老邻居,住在对门,六十三岁,退休前是纺织厂的女工。

她性格爽朗,爱唠叨,是小区里的“消息中心”,谁家吵架、谁家添丁,她都门儿清。

“秀英啊,你最近脾气好多了。”一天早上,刘美娟在楼道里碰见王秀英,笑着打趣,“是不是那个楼下小伙子把你心捂热了?”

王秀英脸色一沉:“哪个小伙子?张维安?他就是个傻子,闲得没事干,净瞎折腾。”

“哎哟,还嘴硬。”刘美娟挤眉弄眼,“我可看见了,你昨天收了他送的汤,还特意洗了碗才还回去。你以前谁的东西都不要,连我送的饺子你都嫌馅大。”

“那是我嫌咸!”王秀英反驳,耳根却微微发红。

“得了吧。”刘美娟笑着摇头,“人老了,不怕孤单,就怕没人惦记。你现在有人惦记,脾气能不好吗?”

王秀英没说话,转身进了屋,却在关门时,低声说了一句:“他……太勤快了。”

刘美娟笑了:“勤快点好啊,总比那些不闻不问的强。”

张维安的公司里,同事赵文静也注意到了他的变化。

“维安,你最近气色不错啊。”午休时,赵文静递给他一杯咖啡,“是不是谈恋爱了?”

张维安摇头:“没有。”

“别骗人了。”赵文静笑,“你以前连笑都懒得笑,现在动不动就走神,嘴角还带笑。不是恋爱是什么?”

张维安沉默片刻,说:“我在照顾一位老人。”

“老人?”赵文静惊讶,“谁啊?亲戚?”

“不是。是我楼上的邻居,王秀英奶奶。”

“哦——”赵文静拉长音调,“那个脾气火爆的老太太?你疯了吧?她连居委会的人都敢骂。”

“她只是孤独。”张维安说,“她女儿在外地,一年见不着几面。她骂人,是因为没人听她说话。”

赵文静看着他,忽然认真起来:“维安,你别太投入。你不是她亲人,做得太多,别人会说闲话。”

“我知道。”张维安低头搅动咖啡,“可我愿意。”

赵文静叹了口气:“你这人,太温柔了。温柔得让人心疼。”

冬天过去,春天来了。

王秀英的阳台上,张维安帮她种了几盆花。

他买了花盆、土壤、花苗,趁着她出门散步时悄悄种下。

有月季、茉莉、还有一株小小的山茶。

王秀英发现时,花已经冒了芽。

她站在阳台,看着那些嫩绿的小点,愣了很久。

第二天,张维安在门口发现了一碗煮鸡蛋,还有一张纸条:“花,我浇了水。鸡蛋,你吃。”

他把鸡蛋吃了,把纸条夹进了笔记本里。

有一天,王秀英下楼时,在楼道里突然腿软,差点摔倒。

张维安正好回来,一把扶住她。

“我没事!”她挣扎着要推开他,“别碰我!”

“奶奶,您腿软了,我送您上楼。”

“我不用你送!我自己能走!”

可她脚步虚浮,根本站不稳。张维安没松手,直接半扶半抱地把她送上五楼。

进屋后,王秀英坐在沙发上,喘着气,眼圈发红。

“你……你放开我!我不需要你管!”

“您需要。”张维安轻声说,“您只是不愿意承认。”

王秀英抬头看他,忽然哭了。不是嚎啕大哭,而是无声地流泪,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淌。

“我女儿……一年都不来看我一次……我……我连摔倒都没人知道……”

张维安蹲下身,轻轻握住她的手:“现在有人知道了。我在这儿。”

王秀英没再说话,只是任由他握着,像抓住一根漂在海上的浮木。

刘美娟听说了这事,特意上楼来看王秀英。

“秀英,你可得注意身体。”她坐在沙发上,语气关切,“维安这孩子是好,可你也不能总让他操心。”

王秀英靠在沙发上,声音虚弱:“我知道……可我……我控制不住。”

“控制什么?控制自己别依赖他?”刘美娟叹气,“人老了,就得学会接受帮助。你年轻时硬气,现在也该软一软了。”

“我软不下来。”王秀英摇头,“我怕……怕他哪天走了,我更受不了。”

“他不会走。”刘美娟说,“你看他那眼神,不是做戏。他是真把你当亲人。”

王秀英沉默良久,轻声说:“我……我也怕我配不上。”

“胡说什么!”刘美娟拍她手,“你是个好人,只是被日子磨得尖锐了。维安懂你,这就够了。”

张维安开始教王秀英用手机。

她以前只用老人机,只会接电话和打电话。

张维安给她买了个智能手机,一步步教她用微信、看新闻、拍照片。

“这玩意儿有啥用?”王秀英皱眉,“我又没人聊天。”

“您可以和女儿视频。”张维安说,“她不是在南方吗?想她了,就能看见她。”

王秀英犹豫了一下,终于点头。

第一次视频通话时,她紧张得手抖。

女儿何雨晴出现在屏幕上,笑着喊“妈”,王秀英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妈,您怎么瘦了?”何雨晴心疼地问。

“我……我挺好的。”王秀英抹眼泪,“楼下有个小伙子,叫张维安,他……他对我挺好。”

“真的?”何雨晴惊喜,“妈,您终于有人照顾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