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4章 复杂的局势(一)(2 / 2)
第四大队(战斗机)驻扎在北平,同时轮流派出一个中队进驻沈阳;
第五大队(战斗机)移驻南京;
第六大队(B25轰炸机)移驻北平;
第七大队(战斗机)仍驻扎在昆明;
第八大队(B24轰炸机)移驻上海;
第九大队(战斗机)移驻洛阳;
第十大队(运输机)移驻北平;
第十一大队(战斗机)移驻西安;
第十三大队(战斗机)移驻汉口;
第十四大队(战斗机)移驻徐州;
第十五大队(战斗机)移驻广州;
第十六大队(战斗机)驻扎台中;
第二十大队(运输机)驻扎上海。
还有若干独立中队、警卫团、高射炮等部队就不多说了,这些基本都在空军驻地附近。
这些部队大,部分都隶属于三大指挥所指挥,还有些是直属于航空委员会直辖。
虽说路军司令官还在,但三大指挥所实际上的权力更大,各路军司令手中的权力被削弱了。
就像王汉循虽然顶着第六路军司令官一职,但他头上有着徐州空军指挥所,后者越过路军司令部直接指挥辖区各大队。
更重要的一点,一些原本在空军中退居二线的人居然跑出来了。
那些在空军一线作战因战功升迁的高级军官却有被闲置的趋势。
张庭猛是例外,他本身就是第一路军司令官,能力、威望和资历都不差,所以就成了北平指挥所的指挥官。
徐州指挥所是王老虎亲自担任,可以说是内战急先锋。
西安指挥所指挥官是刘果运,其之前就是第四路军司令官,顺势接倒也正常。
而王汉循、郑绍俞、董铭德等人目前虽然都还是路军司令官,但却有点被打压的意思。
原因也简单,一是跟李航有些关系,二是对于内战不是多积极,三是资历浅了。
这些人在抗战虽然立下不少战功,也是报纸上经常出现的人,但毕竟资历浅。
如今抗战胜利,而八路军和新四军本身没有航空部队,危险性不存在,因此资历老的一批人就开始出来抢位置了。
如今那些年轻一派,自然不甘心,迫切希望有人起来为他们撑腰。
李航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而王汉循还有个担心的原因,就是接下来的内战。
谁都知道接下来肯定会爆发内战的。
别看现在搞什么和谈,甚至连美国的马歇尔将军都跑来调停,可是没啥用。
普通人觉得美国的调停有成效,认为国内会和平。
但空军这些人却是深知不可能的,因为国共双方在北方很多地方都打红眼了,只是普通人不知道而已。
空军内部现在也很割裂,一些人不太愿意打内战。
退役的飞行员到如今就有数十人了,就连陈睿田都退役了。
当然陈睿田打着身体不行,要回美国看病休养,而且其本身就是美国华人,倒是理由充分。
那些来自南洋的一些华人退役也是如此。
可如今却连一些就是国内出身长大并参军的飞行员也有申请退役的,这苗头就有点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