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英雄吁天录 > 第一百九十八章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第一百九十八章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清心眼见中军大帐着火于刹那间轰然倒塌,一时茫茫然竟然不知所措,而且竟不逃走。傅传书轻功何等了得于半空之中轻灵灵地一个转折落在地上看向清心所在位置,心想:你想我死?我却让袁兄弟后悔一辈子。他手爪落下便是要拿她肩井穴。清心这时见傅传书恼羞成怒,更不迟疑身子向前抢去,想要躲过他这一抓。奈何傅传书早防备着她于是乎手臂暴长喀地一声拿住其肩井穴,阴恻恻道:“清心你心中还眷恋着我袁师弟?只是你再见他时他已魂灭烟灭!”

清心瞪大眼睛,怒道:“什么?”傅传书见她关心则乱,不由得心中自鸣得意,因为他见到清心伤楚的样子心中便有莫名快意,只因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本就是他的信念!他见清心震惊的样子又是不紧不慢道:“既生瑜,何生亮?所以世上只要有我便不能有袁师弟,有他无我,有我无他;因为我们不能相融,所以……”清心心急道:“你将他怎样了?”傅传书冷笑道:“也不怎样,只是将来一有机会便会让他形销影散不复人间!”清心未想到傅传书这样好毒的心,心想他们本是同门该当互亲友爱,可是他却一门心思要置师弟于死地而后快!这真是岂有此理之事!可惜袁大哥还处处卫护于他,将他依旧尊为掌门大师兄,可是人家却然不在乎!也许袁大哥太过仁慈,以至于处处受制于人!唉!这也是无法可想之事,因为事之一理皆是如此,谁人可改变?

其实今日之事若是寻常女子忤逆于他,傅传书早已翻脸无情,拔剑相向;可是只因是清心,所以他终究下不了手,也许在他内心沉处还是眷恋着她!因为世上情之一字害死许多人!其中不乏帝王将相,寻常之人更加不用说了!清心听他话锋并未将袁大哥怎样,于是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心想还好还好!

她转身要走正与赶来扑火的清兵撞个正着。众人见是格格自然不敢公然顶撞,忙不迭闪过一旁。傅传书此时要留已是不能,因为这事若是传扬出去,自己又该如何自处?岂不是威颜扫地,难免惹人非议,虽然朝中大臣已不能左右于谁,更加干预不了政务,然而群情激愤之下难免难以应对,所以目下首要是肃清朝中与已为敌的党羽,自己将来君临天下便不变阻扰,所以他眼见清心并不相强。

清心回到将军府,只见院中残枝败叶一幅败落的景象,心中不由感慨丛生,想起近来宫阙多变,事发肘腋,每每出人意料,不由得让人感叹世上之事千变万化,莫衷一事!

忽然脚步声响,只见海查布走来,面色憔悴了许多,神情透着伤楚——一只手臂空空,是被和硕亲王一怒之下斩去,而今落得空落落。他对清心视而不见,也许他已明白世上有些事情是勉强不来,既使得到也等同无,不如索性放弃,那样也许心中会快些。

清心见他落寞走后,更不回头看看,两个人比陌生人还冷,不由得心中紧一紧,耳边又莫名想起袁大哥当年在雪山之巅所吟之诗:我问道长此生苦,道长一指笑青天!请问此生谁不苦,此生偏来这世间!此去青天无多路,好教人生念故人!故人已成陌生人,相见成恨泪成灰!她念及于此不由五内俱焚,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她不明白生而为人,何其艰辛,有时看似富贵荣华,金枝玉叶,实则是不堪人事,只因为世上的忧患已将人折磨的近于疯癫,有时不知何处是家乡?人性的醒悟和自由的觉醍两者不可兼得,有时只能择选其一!

海查布经过清心身旁仿佛发出阴恻恻地笑声,似乎说着什么言语,依稀是恨人间无常事常有,问真情付与谁?呼啦啦大厦倾,不见了昔日客满堂!说什么功名斗十千,道什么英雄与豪杰,也只不过是一晌空欢,到头来一场空,黄土掩埋了!掩埋了!语气之中透着无尽的苦楚!清心不知为何心中满是酸楚,竟是悲伤莫名,心想:他终究还是醒悟了!可是自己呢?可不是悲中路,苦中人,一时无法解脱,只有在青天恨海中苦苦挣扎,何时是个了结?

清心自是悲苦,海查布只作不见远远走去,也许他心中已明白得到了清心却然得不到她的心一切都是枉然,所以还是放弃,否则两个人都痛楚不堪。不知为何她又想起了袁大哥对自己情沉意重,处处呵护于她,几曾见过这般冷落于她!不由得情海泛波澜,甚至想远走天涯永不相见,可是内心的眷恋却是摆脱!人一生,梦一生,泪一生!不知何处是我家!

次日忽然宫中传出懿旨褫夺四大顾命大臣一切官职和爵位,人人削职为庶民,以后不再听政——这是恭慈太后的懿旨。此消息传开,朝中人人为之震动,因为这不合乎先帝之遗诏,可是太后懿旨已下,再无更改的可能,所以只有依诏行事,看来傅传书欲得大位,先剪除朝廷中的忠义臣僚,这样行事便不受阻拦,否则四大顾命大臣终究是碍事!清心听到这个坏消息也是心中震动,因为他更加关心的是皇帝哥哥,一旦傅传书上位势必囚禁皇帝哥哥甚而是予以暗害皆有可能,所以她不能不关心,只是她只是一弱柔女子,要她去平白对付傅传书只怕是力有未逮,事有不能,所以救皇帝脱厄的似乎只有袁承天!一想到袁大哥,清心便是流泪,总有一种欲说还休欲罢不能的感觉。

她心下好生茫然,偌大的京城哪里去寻袁大哥?她一想到此处,眼眶不由得又湿润起来,似乎便要哭起来!其实岂但她心中惶急,便是而今在京城中的袁承天也是心中着急,因为他已觉察到傅传书似乎便要向皇帝发难,因为皇帝不死既便他君临天下,心中也是不安,必要除去心头之患,以为万全!

又过几日,京城警戒更加森严,京城长长街上巡兵随处可见,都是持矛拿枪,看似威风凛凛实则透着冲天的杀气!袁承天见状心中不免担忧,因为距离二月二龙抬头近在咫尺,如果再不能揭破他们的阴谋诡计,那么天下便是祸不旋踵,自己可是愧对袁督师,不知如何向他交代,——所以今夜自己还要再入慈宁宫一探究竟,不能无功!他心中暗暗下定了主意!

夜色苍茫,拂面而过的春风并不见冷,反而有些丝丝拂人意。京城白日尤可,只是夜间实行宵禁,更有大队人马巡视以防有乱党滋事生端!其实朝中已无人可以制衡于傅传书,——皇帝御前受先帝之托的四大顾命大臣已被恭慈太后下懿旨褫夺了所有职务,现下比庶人也强不太多,已然无力左右朝堂,可是傅传书心下依旧忧虑,所以便指派驻城守营的官军于夜夜间严加巡视,以防有人暗中结党营私不利于朝廷危及太后的人和事的发生!其实更重要的是他怕这几日之间京都忽然横出事非,那样便得不偿失,所以他便着力布防让官兵加以布控以防不测!

袁承天身子于苍茫夜色中伏高就低,借着阴暗中堪堪到了高大的宫墙之外,心想自己要不要偷偷逾越宫墙进入?忽然于黑暗中斜刺里冲出一干人手持灯笼火把,几乎将这沉沉夜色照成白昼。袁承天心中惊异以为自己行藏暴露,此时心中也不禁地扑扑乱跳。忽听一名为首官军中的长官高声道:“兀那穿黑衣的贼子……”袁承天听这人高声说话这才明白不是说自己,因为他可是一身白衣,因为他不喜欢作事鬼鬼崇崇,又且自负,所以便知不是说的自己,心也便放了下来。

这时离袁承天不远处的大屋之上跃下二人,只见他们身着黑衣于黑夜之中面目看的不太真切,隐隐觉得似曾相识,可是一时却又想不起来。此二人一经跃下大嘻便向清兵为首长官冲杀过去,显见得他们对清兵已有成见,心中透着愤怒。清兵长官见这二人死命拼杀而来不由得心中恚怒大斥其忤逆反贼,不知死活!

袁承天心中一动,只是怔了怔!便在这当口双方已是厮杀在一起,耳中只听几声惨叫已有几名清兵被砍翻在地,一时不活了!清兵长官见二人出刀狠毒,砍死几名清兵,不由大喝道:“有种的报上名来!”这二人哈哈笑道:“在下祖坦之、满人志是也!”他们二人话音刚落又从黑影中冲杀出二人却是那赵盾和何灭虏。这只是英雄际会,杀灭鞑虏正当其时。袁承天心中不由得热血沸腾,但教英雄三寸气在,必要扭转乾坤!

清兵长官见他们四个聚齐,哈哈笑道:“好的很,你们这干反贼来的正好,今日正当其时,索性来个一网打尽,方不负皇上皇恩浩荡!”他又斜看一眼祖坦之嗤嗤笑道:“祖坦之你先前本为朝廷命兵因何要行反逆之事与这些乱臣贼子在一起,可不是毁了先祖忠义为朝廷的令名?”祖坦之道:“所谓大义,乃人人向往!我祖担之先前事非不明,明珠暗投,俟后得遇袁门少主所解惑,方始明白人生于世乃是为光明故,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所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再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如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袁承天听他说得乃是《道德真经》,出处乃是该经的第二十章,主要阐明了我为世人处事的明智不随世俗,只求一颗高洁的心,虽不为世人所理解然而我只求真,为了道义而坚守自己正确的处世观念!当初师父赵相承讲到此章节时便说我道派中人与别派人士不同,所谓符水丹药以救世人,而经书则开化懵懂世人去恶为善,不惜此身,正所谓:我为光明故,焚身又何惧!

这清兵长官听了祖坦之这番言语,似懂非懂,直拍大腿几乎笑得直打跌,大声呼道:“好笑好笑!可笑之极……世上之人谁不是为了功名利禄高官得坐,骏马得享?可你们可自命清高,反而与朝廷为敌,岂不是自寻死路,让人可发一笑,当真是蚍蜉撼树,自不量力!”祖坦之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所以在下弃暗投明;不似阁下身是汉人,却坐满清的官为非作歹,惨民以逞!可不辱没了先祖的令名!”这清兵长官听了脸色不由得变了变,不由得勃然大怒,因为世人大抵都是喜欢赞谕之词而恼怒贬低之话,所以他大喝一声,口中叫道:“好贼子敢出口伤人,看枪……”他一晃手中的红缨长枪,一招“青草拔蛇”向着祖坦之刺去。祖担之见他恼羞成怒,也不敢怠慢,忙分刀拔开,呛地一声将长枪拔去,且又手自不歇,不待招势用老便又手中长刀向着这名凶恶军官削去。

这名清兵长官一向自大成狂,是个眼中无人的角色,今日见势不成,不能一招拿下这祖坦之,只觉得脸上无光,心中不免愤怒,只因平常他使得性子惯了,所以今日一旦受挫便是承受不住,几乎发起疯来。他手中长枪虽被祖坦之拔去,然而他于腕力一使又自让让长枪回旋径直刺向祖坦之的肋下。祖坦之见状便欲收刀回招,不料这名清兵长官心中歹毒于这招将收未收之将,忽地按动长枪上的机关,忽啦啦这长枪的锐利枪头便自直直射出,向着祖坦之的面门而来,这当真是凶险之极,因为他们两个人相距过近,可说是近在咫尺,所以躲避已是不及,看来只有堪堪受刑!

何灭虏此时离他也不太远,见势危急再无暇他想已是抢身而近。耳中只听得噗地一时枪尖不偏不倚地射入这何灭虏的小腹膻中穴。何灭虏哎呀一声倒地,就地翻滚,脸上汗珠之下——原来这枪尖竟淬有巨毒以至他受伤而不能忍住,是以哀号——由此可见这毒非同小可,端的厉害非常。祖坦之见好兄弟受刑,心中亦是难受的紧,不由得虎吼一声身子跃起,手中长刀夺地飞出,射向那清兵长官,口中兀自叫道:“好奸贼,胆敢伤我兄弟还不拿命来?”

清兵长官见自己一击得手,只是呵呵冷笑,说道:“你们这干乱党死不足惜?也不想想与朝廷为敌的后果?”他虽口中说话,而见长刀临近身形闪动间已是堪堪躲过,俟后向身后众巡兵摆手,于是乎他们得长官的号令于是乎张弓搭箭,一时万箭齐发,只见满天的羽箭射向祖担之、何灭虏、赵盾、和满人志四人。四人此时已是躲无可躲,完全竟自身呈现在敌人的攻击之下,于是不免身受羽箭,更加可狠者他们的羽箭之上竟都淬有巨毒,一沾皮肤便是溃烂更加严重着只要射着咽喉要处便是见血封喉,着实阴毒。

祖坦之、赵盾和满人志三人挥舞手中兵器拥着何灭虏向城外杀去以期脱身,可是这名清兵长官眼见可剿杀乱党又怎么会舍弃,所以亲自督军誓要亲自拿下他们向朝廷请赏,既便拿不住活人也要死尸,是以这些清兵在上司的监视之下不敢稍有懈怠,虽然前冲的清兵被三人挥刀砍翻不在少数,但是更有后面的亡命徒补上,所以他们不免陷于重围,眼见得越陷越深,而且闻讯而来的清兵愈来愈多,眼见就是祸在眼见。

祖坦之见状长叹一声,声裂长空,不由悲吟道:“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这是当年袁督师的绝命明志诗,表述自己的一生的事业竟不成功,结果落得壮志未酬空使英雄泪满襟,让后人悲伤无已,这也是百年以来的悲哀!似乎冥冥之中天注定!

清兵长官不意他们于临危之时便念念不忘汉人中这位不世出的千古英杰,心想:便是英雄不遇明主也是枉然!他见三人虽身中羽箭而不少有呻吟,人人都显现倔强,可见都是真的英雄豪杰,只是敬佩而已,可是又不能袒护他们,因为他们所致力于反清复明而自己却是朝廷命官,所以两者不能相融,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