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底线(1 / 2)
林晓月第一次踏进陈家的门时,手里提着精心挑选的礼物,指甲因为用力过猛而微微发白。陈浩轻轻捏了捏她的手臂,低声说:“放松,我爸妈会喜欢你的。”
开门的是陈浩的母亲张秀英,一身深紫色旗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她接过礼物,客气地笑了笑,眼神却在林晓月身上来回打量,那种审视让林晓月感觉自己像超市里快过期的商品。
“妈,晓月特地请了半天假,从城东跑到城西去买您爱吃的桂花糕。”陈浩邀功似的说。
张秀英点点头:“外面卖的哪有自己做的干净。下次来家里,我教你做。”
这话听着亲切,却让林晓月心里一沉。她勉强挤出笑容:“谢谢阿姨,不过我手笨,怕是学不会。”
“不会才要学,女人家这些基本的手艺还是要有的。”张秀英转身往厨房走,语气温和却不容反驳。
那顿饭吃得林晓月后背冒汗。张秀英每句话都裹着棉花藏着针,一会儿说“现在的女孩子真幸福,工作忙不用做家务”,一会儿又说“我当年怀陈浩的时候,还天天起来给全家做早饭”。陈浩和他父亲陈建国只顾埋头吃饭,似乎早已习惯这种氛围。
回家的路上,林晓月闷闷不乐。陈浩却一脸轻松:“看,我爸妈挺喜欢你的。”
“你从哪看出来的?”
“我妈都说要教你做点心了,这不是明摆着认可你吗?”陈浩理所当然地说。
林晓月张了张嘴,又把话咽了回去。她不想刚确定关系就挑剔对方的母亲,只好安慰自己:也许是自己太敏感了。
半年后,他们结婚了。婚房是首付加贷款买的,离公婆家只有三站地铁。张秀英当时说:“近点好,互相有个照应。”
林晓月那时还天真地以为,这是婆婆体贴的表现。
新婚第三周,周六早上七点,门铃响了。林晓月睡眼惺忪地开门,看见张秀英拎着一袋菜站在门口。
“浩浩还在睡吧?我买了新鲜的排骨,教你怎么做他最爱吃的糖醋排骨。”张秀英径直走进厨房,开始摆放自带的调料。
林晓月愣在原地,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妈,其实我们平时周末都睡到九点的…”
“年轻人贪睡正常,但也不能太放纵。浩浩工作辛苦,你得照顾好他的饮食起居。”张秀英已经开始洗排骨,“来,我一步步教你。”
那天上午,林晓月在厨房站了三个小时,学做四道陈浩爱吃的菜。张秀英的教学细致又严格——“盐要这个牌子”、“火候要这样控制”、“浩浩不吃葱要记得挑出来”。
陈浩醒来看到这一幕,笑得灿烂:“哇,我有口福了!两个我最爱的女人一起下厨。”
林晓月挤不出笑容。她闻着自己满身的油烟味,看着被婆婆重新整理过的厨房,心里堵得慌。
类似的事情接踵而至。张秀英每周都会不请自来,有时是送吃的,有时是“顺便”帮忙打扫,每次都会对家里的布置指点一二。窗帘颜色太浅容易脏,沙发摆放方向不对风水,化妆品堆太多招灰尘…
林晓月一次次忍下来。她想起母亲叮嘱的“婆媳相处,忍字当头”,想起闺蜜说的“反正不住一起,忍忍就过去了”。她尽可能地温顺听话,希望能换来和平共处。
但忍耐没有换来尊重,反而让张秀英更加理所当然地介入他们的生活。直到那个周末,林晓月通宵赶完项目报告,凌晨四点才睡下,七点就被门铃吵醒。张秀英说来送刚包好的饺子。
林晓月头重脚轻地开门,听见婆婆说:“都几点了还睡?年轻人这么懒怎么行。”
那一刻,她感觉自己脑子里的某根弦啪地断了。
“妈,”林晓月声音沙哑却异常平静,“您知道我刚加班到凌晨吗?周末我们想睡个懒觉,能不能请您不要这么早过来?”
张秀英愣住了,似乎没想到温顺的儿媳会反驳。她沉下脸:“我一番好意,你们年轻人不懂照顾自己,我来送点吃的还有错了?”
“送吃的没错,但不管别人需不需要,硬塞过来就是负担。”林晓月深吸一口气,“妈,我和陈浩成立了自己的家庭,需要一定的空间和尊重。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但以后请提前打电话,如果我们方便您再来。”
张秀英脸色由红转白,拎起包一言不发地走了。
那天陈浩被母亲的电话痛斥了两个小时,挂断后他对林晓月发了火:“你就不能忍一下吗?我妈也是好心!”
“我忍了快一年了,陈浩。忍到你妈觉得我们家里什么事都该她做主!”林晓月终于爆发,“上周她不经我同意进我们卧室整理衣柜,前天她把我收藏的杯子送人说是占地方,今天早上七点来吵醒只睡了三个小时的我——这些你都知道,但你从来不说一句话!”
陈浩愣住了,他从未见过妻子如此激动。在他的记忆里,林晓月总是温和体贴的,甚至有些柔弱。
“那是我妈,你让我怎么说?”陈浩无奈地摊手,“她年纪大了,观念旧,你就不能让让她?”
“家庭不是谁让谁的地方,是讲理的地方。”林晓月眼里闪着泪光,但声音坚定,“如果只是我和你妈之间的矛盾,我可以继续忍。但问题是你——你总是躲在一旁,看着我和你妈较劲,然后劝我退让。这公平吗?”
陈浩沉默了。
那次争吵后,林家陷入冷战。林晓月不妥协,陈浩不知如何是好,张秀英则等着儿子站在自己这边。
打破僵局的是一通电话。张秀英高血压发作住院,陈浩出差在外,医院打电话到林晓月这里。
林晓月请了假赶到医院,忙前忙后办理手续,守在病床前。张秀英醒来时,看见儿媳趴在床边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医生的医嘱单。
护士进来查房,笑着说:“阿姨您真有福气,女儿真孝顺,忙了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