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我的故事里有你 > 第740章 一碗热汤的距离

第740章 一碗热汤的距离(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李玉珍又一次在清晨五点十七分醒来,这个时间精确得仿佛身体里住着一个看不见的钟表。窗外,县城还沉浸在灰蓝色的寂静中,只有远处街道偶尔传来清洁工扫地的沙沙声。

她缓缓坐起身,揉了揉酸胀的膝盖,这双老腿比天气预报还准,每逢阴雨天就隐隐作痛。床头柜上,两个相框并排立着。左边是女儿晓芸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照片,穿着黑袍,手捧学位证书,笑容自信而遥远;右边是儿子晓明在深圳购房那天拍的全家福,三代人站在高楼阳台上,背后是密密麻麻的玻璃幕墙建筑。

人人都说她命好,孩子有出息。

客厅的挂钟敲响六下时,李玉珍已经煮好了小米粥,切了一小碟咸菜。吃饭时,她习惯性地打开电视,让声音填满空荡荡的房子。这是她对抗寂静的方式。

“阿姨,您这么早就起来啦?”门外传来年轻女孩的声音,是租住在她隔壁房间的小张,在县医院当护士。

“年纪大了,睡不着。你要上班了吗?我煮了粥,喝一碗再走吧。”

小张摆摆手:“不了阿姨,我路上买点包子就行,七点就要交班。”

门砰的一声关上,屋子里又恢复了寂静。李玉珍望着碗里还剩大半的粥,突然就没了胃口。

这天下午,社区工作人员上门登记老年人信息,说是要建立健康档案。负责登记的是个戴眼镜的年轻姑娘,她问李玉珍:“阿姨,紧急联系人填谁?最好是住在附近的亲戚。”

李玉珍愣住了,嘴唇微微颤动,最后说:“我女儿...在波士顿,儿子在深圳。”

姑娘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怜悯:“那平时有什么急事,能立刻赶到您身边的人有吗?”

“我...我自己能行。”李玉珍声音低了下去。

姑娘没再追问,在表格上写下一行字。李玉珍瞥见,那是她侄子李建国的名字和电话。

登记完毕,李玉珍送走工作人员,站在窗前发呆。楼下,邻居老陈正被儿子搀扶着在小区里散步,父子俩有说有笑。她想起上周晓明寄来的最新款按摩椅,功能繁多,她却总是按错键,最后索性盖上一块布,当作普通椅子坐。

那天晚上,李玉珍突然感到头晕,量了血压,偏高。她拿起手机,在家族群里发了一条消息:“今天量了血压,有点高,不过没事,多休息就好了。”

半小时后,晓芸打来越洋电话:“妈,你怎么又高血压了?是不是没按时吃药?我上次寄的降压药吃完了吗?要不要再寄一些?”

紧接着,晓明也发来视频邀请:“妈,周末我带你去看赵医生,别自己乱吃药。下周我出差回来就去看你。”

电话一个接一个,关心像潮水般涌来,却又在半小时后迅速退去。屋子里再次安静下来时,李玉珍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轻轻叹了口气。

她需要的不是药,不是医生,而是在她头晕时,有人能递上一杯温水。

第二天,李玉珍去菜市场买菜,碰巧遇见了侄子李建国。他正带着三岁的女儿小花买豆腐。

“姑,正好碰到你,我妈包了韭菜盒子,让我给你送点过去。”李建国从电动车筐里拿出一个保温盒,“还热乎着呢。”

小花甜甜地喊了一声“姑奶奶”,扑过来抱住她的腿。李玉珍弯腰抱起孩子,感受着那柔软的小身体传来的温度,心里某个角落突然变得柔软。

“姑,你脸色不太好啊,没事吧?”李建国关切地问。

“没事,就是昨晚没睡好。”

“那你今天中午别做饭了,一会儿我给你送点饺子过去。猪肉白菜馅的,你最爱吃。”

李玉珍本想要婉言拒绝,但那到了嗓子眼儿的话语最终还是被她生生吞回肚里去了。只见她轻点颔首,表示应允之意,与此同时眼眶微微泛红,似有泪光闪烁其间。

时至正午时分,李建国非但如约而至送上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水饺,更是携着可爱俏皮的小花一同登门拜访,并在其家中逗留长达一个小时之久。期间小家伙犹如一只欢快活泼的小鸟般喋喋不休地讲述着自己在幼稚园里经历过的那些趣味盎然之事,尽管都是些微不足道且略显繁杂琐碎的小事儿,但却使得这间原本冷清寂静的房间顿时变得热闹非凡起来,洋溢着勃勃生机与活力。而另一边厢,李建国也并未闲着无事可做——他正全神贯注地埋头仔细查看李玉珍家里面的水电气等设施设备情况呢!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啊:原来家里居然还有个正在“滴答滴答”不停漏水的水龙头没修好呢!于是乎,他二话不说便撸起袖子动手修理起来……

他们走后,李玉珍坐在沙发上,许久没有动弹。她想起昨天晓明在电话里说,下个月要带她去深圳住一段时间。她知道儿子孝顺,可是那座城市对她来说太陌生了。高楼大厦像钢铁森林,邻居见面从不打招呼,儿子媳妇早出晚归,她一个人待在偌大的公寓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去年在深圳住的那些日子,她唯一期待的就是下午四点半——那时她会下楼到小区花园,和其他几位来自老家的保姆或祖父母坐在一起。他们用家乡话聊天,分享各自儿女的成就,然后在天黑前各自回家准备晚饭。那些时刻,她感到自己像一棵被移植的老树,勉强在异乡土壤中存活,却始终无法真正扎根。

相比之下,在县城,她至少有自己的生活。早上的太极拳队,周四的老年大学课程,菜市场里认识几十年的摊贩,还有随时能见面的老姐妹。可是这些,她从未向孩子们仔细诉说——他们太忙了,忙到无法理解这种日常陪伴的价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