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屋檐下的陌生人(2 / 2)
“薇薇...”婆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昨天是妈不对,说话太重了。”
林薇惊讶地转身,这是婆婆第一次向她道歉。
“我也是着急,”婆婆继续说,“小玲那孩子,电话里哭得撕心裂肺的,我听了心里跟刀割一样。你说,当父母的,哪能看着孩子受苦不管呢?”
林薇在婆婆身边坐下:“妈,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也很心疼小玲,我是真心想帮她。但我担心的是,这么多人挤在一起,时间长了,难免会有矛盾,到时候反而伤害感情。”
婆婆点点头:“你说得对。昨天我一晚上没睡好,也在想这个问题。小玲是我女儿,你也是我的女儿啊,我不该说那种话。”
这句话让林薇的眼眶再次湿润了。八年来,这是婆婆第一次称她为“女儿”。
“这样吧,”婆婆继续说,“先让小玲暂时住一段时间,就一个月。这期间,我们帮她找房子,我也拿出一些退休金,帮她把前半年的房租付了。等她情绪稳定些,找到工作,再搬出去。你看行吗?”
林薇握住婆婆的手:“妈,房租我和陈浩来出,您的钱自己留着。我昨天也太冲动,说话没注意方式。小玲是陈浩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妹妹,我们理应帮她。”
婆媳二人相视而笑,多年的隔阂似乎在这一刻消融了许多。
晚上陈浩回家,看到林薇和母亲在厨房一起做饭,气氛和谐,十分惊讶。饭后,林薇把婆婆的提议告诉了他。
“谢谢你,薇薇。”陈浩感激地说,“我昨天的话说重了,对不起。你为这个家付出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
“我知道你夹在中间很为难。”林薇靠在他肩上,“以后有什么事,我们好好商量,别再吵架了。”
一周后,小玲带着三岁的童童来了。她比林薇上次见她时瘦了一大圈,眼睛红肿,神情憔悴。童童紧紧抓着妈妈的衣角,怯生生地看着这个陌生的环境。
“嫂子,打扰你们了。”小玲低声说,语气中满是歉意。
林薇接过她手中的行李:“别说这种话,这里就是你的家。你先安心住下,把身体养好,其他的慢慢来。”
晚餐时,气氛有些尴尬。小雨对突然多出来的玩伴感到好奇,但童童一直不说话,只是低着头默默吃饭。
“童童,吃点青菜好不好?”林薇温柔地对他说。
童童摇摇头,把小脸埋得更低。
“他有点怕生。”小玲解释道,然后转向儿子,“童童,舅妈在跟你说话呢。”
林薇笑了笑:“没关系,孩子刚来新环境,需要时间适应。”
晚上,林薇和陈浩把主卧让给了小玲和童童,自己则在小雨的房间加了一张临时床铺。
“这太不好意思了,我们还是睡客厅吧。”小玲推辞道。
“别客气,你和童童需要好好休息。”林薇坚持道,“客厅我们已经铺好了,很舒服的。”
深夜,林薇躺在窄小的临时床上,听着丈夫和女儿的呼吸声,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自己在做正确的事,但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拥挤生活感到忧虑。
接下来的日子并不轻松。五个人共享一个卫生间,每天早上都像打仗一样;童童经常在夜里哭醒,吵得全家人睡不好;小雨也因为睡眠不足,在学校表现不佳。
更让林薇担心的是,小玲整天郁郁寡欢,对找工作的事似乎并不上心。她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房间里,很少帮忙做家务,甚至连童童都多是婆婆在照顾。
三周后的一个晚上,林薇下班回家,看到婆婆一个人在厨房忙碌,而小玲则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妈,我来吧。”林薇放下包,接过婆婆手中的锅铲。
“没事,你上班也累了,先去休息吧。”婆婆摇摇头,但林薇看得出她已经疲惫不堪。
晚餐时,林薇委婉地提出:“小玲,我公司附近有家幼儿园正在招聘保育员,工作环境不错,离这儿也近,你要不要去看看?”
小玲低着头:“嫂子,我...我还没准备好出去工作。”
“那你在家也可以先在网上找找看啊,”陈浩接口道,“总不能一直呆在家里。”
小玲的眼泪突然掉下来:“我知道我是你们的负担,我也不想这样的...”
婆婆急忙安慰:“别哭别哭,慢慢来,不急。”
饭后,林薇和陈浩在楼下散步。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林薇叹气,“小玲根本没有找工作的意愿,妈又要照顾她和童童,我看妈这几天气色很差,肯定是累着了。”
陈浩沉默了一会:“我明天再跟小玲谈谈。”
然而,第二天晚上,陈浩和林薇刚进门,就听到婆婆和小玲在争吵。
“妈,你就这么急着赶我走吗?”小玲哭着说。
“我不是赶你走,是为你着想!你还年轻,总得有自己的生活啊!”婆婆的声音也很激动。
陈浩和林薇急忙进去劝解。原来,婆婆白天带童童时不小心闪了腰,却还要坚持做家务,小玲不但不帮忙,还抱怨饭菜不合口味。
“小玲,妈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我们应该多体谅她。”陈浩严肃地说。
小玲抽泣着:“我知道我不对,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觉得自己好失败,婚姻失败了,工作也没有,我...”
林薇在她身边坐下,轻轻握住她的手:“小玲,我们都经历过低谷。我大学毕业后也曾失业半年多,那时候天天投简历,到处面试,被拒绝了无数次。但我从没放弃,因为我知道,只有自己站起来,别人才能帮到你。”
小玲抬起头,眼中闪着泪光:“嫂子,你真的不嫌弃我吗?”
“怎么会呢?”林薇微笑,“你是陈浩的妹妹,就是我的妹妹。我们希望你过得好,但最终的路还是要你自己走。”
那天晚上,一家人开诚布公地谈了很久。小玲终于答应第二天开始积极找工作,并主动分担家务。婆婆也同意,如果一个月后小玲找到工作,就帮她在外租房子;如果没找到,也可以继续住一段时间,但必须共同分担生活开销。
一个月后,小玲在一家书店找到了工作,虽然薪水不高,但足够支付她和童童的基本生活。林薇和陈浩帮她在附近租了一套小公寓,预付了半年租金。
搬家那天,小玲抱着林薇,哽咽着说:“嫂子,谢谢你。不仅收留了我,还教会我如何面对困难。我会记住这段时间的每一刻,记住家人的温暖,也记住自己的责任。”
婆婆在一旁抹着眼泪,但脸上是欣慰的笑容。
小玲搬走后,家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婆婆对林薇更加尊重和理解,陈浩也更懂得在大家庭和小家庭之间寻找平衡。而林薇则明白了一个道理:家人之间,既要有相互扶持的温暖,也要有保持适当距离的智慧。
周末,一家人常聚在一起吃饭,小玲的状态明显好转,童童也变得活泼开朗。看着这和谐的一幕,林薇想起赵姐说过的话:“家庭就像一个大房子,需要有门也有窗,既保持连接,又留有空间。”
她微笑着夹起一筷子菜,放进婆婆碗里:“妈,尝尝这个,我新学的菜式。”
婆婆尝了一口,连连点头:“好吃,真好吃。”
窗外,夕阳西下,温暖的余晖洒进这个曾经充满争吵、如今却充满理解的小家。林薇知道,未来可能还会有风雨,但只要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就没有过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