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父子局(2 / 2)
杨兴武哈哈了“刘延庆好歹是经略使,这个权字有童相就会摘掉。你是觉得自己和西夏硬碰硬厮杀了几场,战场上怎么都是一方人物,内心不爽吧。那很多进士官战场都没上不也是经略使?!你不是自诩苏学士的弟子么,去东华门唱名再来说这个。”这就是大宋的规则,不服却得认,所谓公平不就是如此。
杨元奇内心深处还就是这样,这下被杨兴武骂得下不来脸,人最怕被别人脱光了站着:“老爹,你别总拿你儿子开涮啊。”
杨兴武把这段时日对自己的儿子的“怨气”也发泄完了,谁让他回来还把媳妇和二奶奶三奶奶都拉上,要骂都找不到地,杨兴武还是很顾及自己这个儿子的面子。
杨兴武说:“你来找我说这事,有办法直接说!”
杨元奇道:“你是大佬,你找个理由和刘延庆说呗。”刘延庆再有童贯,也要思虑两边盐定路和麟府路两位经略使,杨兴武和折可适两个经略使,权柄或许不会大到哪里,却是在是硕果最丰的两位边境战将。从元丰北伐到平夏城之战,他们在西军中的声望不是其他将领能比拟的。
杨兴武双手一摊:“那理由呢?”
杨元奇道:“先打再说,打是横山各寨自家事,平乱是殃及到明月寨了。”
这还不是造成既定事实再来吵架?!杨兴武晕“你这不是理由啊!”
杨元奇回:“先有理由就得谈,现在谈不如事后勾兑。我们动作快点。这就是个说法。”
杨兴武轻轻点着桌子沉思良久:“要想不把官司打到开封,还是得提前准备东西。”
杨元奇说:“我会把靠近保安军的一个寨子迁走,这样洪州到延州的道路对他们来说更安全,后面就是约束横山中麓我们要的两个寨子,那两个寨子离几州都远。只要不影响他们,说得过去。”
杨兴武摇头:“都是虚的,不给点实的,说不过去。”
杨元奇道:“保安军那个寨子人迁走啊,地方留给他们,他们拿来干什么都行。”
杨兴武一听,这说得过去,这还能说两个经略司共同战事的结果,不大不小都能算战功,虽然不过是几个小寨子,装点一下就是对横山的掌控加强。对刘延庆来说或许更需要有这种战功,他的“权”还没摘掉呢。
杨兴武终于明白自己儿子的套路了,这要是盐定路杨兴武和鄜延路刘延庆的配合平乱,大西北都能堵住悠悠众口,至于后面寨子归谁,大家不会在意。而套上他杨兴武的名头,大家更不会有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