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北来的章律(2 / 2)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杨元奇隐约有种感觉,自己的选择更趋近于“伐兵”,甚至可以说是另一种“攻城”。杨家主导的这场战事脱离战争发起的目的,他给自己的理由是时间,这真的站的住脚?破坏比建设容易,破坏后的建设更难!
杨元奇说:“章先生,何以解惑?!”
章律道:“已然选择不能再犹豫,现在能做的是赶紧把战事结束,不管用什么办法。以后吸取教训就是。”这是他和杨元奇第一次面谈,杨元奇事实上已经接受他的劝诫,作为一个沙场宿将,他这个态度已是难得,没有年轻人的持胜则骄!
杨元奇深吸一口气:“来人,传令明月军花荣率部东进横山中麓,由朱武统一节制。”哪怕打的再狠点也得赶紧,已经打了不能有犹豫,要不才是错上加错。
章律点头不再言语,是得速战速决,别看现在杨家兵力并无损失,拖久了才是骑虎难下。横山山脉横山各寨能在宋夏最激烈的边境线上长期生存,就是这里山势起伏难以清剿。谁都不愿投入大成本做这事,把横山族推向另一方。杨家做水磨功夫后期虽然成效不显,但起码横山各寨会不自觉选择靠近杨家,这同样趋利避害。一旦双方争执太久……后果……
杨元奇苦笑道:“现在周边没有动静,怕也是等着看我笑话吧。”
潘金莲和白鹭脸色微变,她的夫君这话有点认栽。脸上也有了紧张之色。
章律说:“两位少夫人稍安勿躁,你夫君反应过来,不会有大事。”
杨元奇缓了缓心神也说:“不过一些跳梁之辈。章先生和我说的也不指今天,而是以后。现在以一路压几寨,有犯错空间,只是以后可不能犯这种错压。”
(突然想起那句经典名言: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杨元奇认真给章律行了一礼,道:“本来想着留先生几日就北去盐州,现在看,还请先生盘桓一段时日,这边定了我陪先生一起北上。”
章律应下:“好!盐州可能要晚点,苏先生的墓在清风寨吧,先去那里祭拜一下吧,也想见见苏迨和苏过两位先生。”
杨元奇说:“也行,我就先陪先生去清风寨,再去盐州吧。”
章律这次也起身行礼,仅凭杨元奇这份赤诚,他这一趟已是不枉此行。
杨元奇赤诚?他只想这种帅府待了十多年的大才,怎么都得留住才对。章楶六十岁为帅几无败绩,章律一旁耳濡目染,对整体战争的把控,造诣就非一般。相对应,杨家军这些战场厮杀下来的将军,要为帅得通过长期战斗迈过这一坎。杨元奇经常挂嘴边的为帅必须懂治政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