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441章 选派官员

第441章 选派官员(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即便太子少师并非直接传授太子学问的老师。

三师三少也多是朝廷赏赐有功之臣的恩赏。

可说到底,三师三少多是赏赐文臣,赏赐武将则最常用荣禄大夫。

如今朱标为赏赐蓝玉,直接加封太子少师,此举在一众文臣看来自然也就成了一种信号。

“征西大军先取大捷,三军将士皆当重赏。”

“只是当务之急还是应梁国公所请,派遣官员前往吐蕃。”

将吐蕃军报传示百官后,朱标语调温和看向下方一众文臣。

“改土归流需百余名官员前往西藩,诸卿可有愿往者?”

随着朱标声音落下,大殿之上一片沉寂。

哪怕知道无人应声或许会触怒朱标,可在场的文官却没有一个愿意远赴千里,前往吐蕃那鸟不拉屎的地方。

毕竟在朝中官员看来,吐蕃地处偏远又刚刚收服。

即便他们没有死在就任途中,但凡吐蕃发生兵祸,他们也是个九死一生。

况且!

整个大明朝的官员哪个不想留任京师,京官平白无故都能比地方官员高上三级。

如今让他们舍弃朝中官职前往吐蕃,在场官员自然没有一个愿意。

“启禀陛下,微臣愿往!”

正当朝中官员一片沉寂之时,李景隆当即出班,朗声启奏。

朱标见状略有不悦的逐一扫视在场群臣。

“景隆为国之心可表。”

“然你资历不足,难当此重任。”

“诸卿可有意前往吐蕃,助梁国公推行新政?”

又是数秒沉默,朱标也懒得发问转而冲詹同道。

“詹尚书。”

“微臣愿往!”

听到朱标提及自己的瞬间,詹同想都没想,直接出声答应道。

见此情形,朱标脸色好看了些,不过却缓缓说道。

“并非令詹卿前往吐蕃,吏部尚需詹卿主持,吐蕃虽重,重不过我朝吏制。”

“詹卿身为吏部尚书,当为朕分忧。”

“吏部拟出三十名官员前往吐蕃,明日朝会呈上来。”

“嗯....”

“微臣领命!”

百官无奏,朱标示意退朝。

只不过!

待朱标于百官跪拜声中,走入后殿。

殿内一众群臣心中却是百感交集,有几个沉不住气的甚至有意无意朝詹同那边凑。

反观詹同。

当看到越来越多官员朝自己这边聚拢,詹同只当没事人般。还不等那些官员开口,他便率先拱手示意后,径直朝殿外走去。

实话说,朱标让他拟定前往吐蕃治政的官员名单,这还不如直接让他前往吐蕃。

就凭方才殿上百官的反应不难看出。

当下百官没人认为前往吐蕃治政乃是机遇,在场官员也只当这是个有去无回的买卖。

所以拟定何人前往,自然也是麻烦事一堆。

该选谁去,不该选谁。

虽说他詹同手上有圣旨,被选官员不得抗命,但却也会在心中记恨他詹同。

而且一旦有被选官员心中不忿,或寻找借口,推辞不去。甚至是明日撕破脸皮,诬陷他詹同以公谋私。

詹同虽明白以朱标的圣明断然不会因此治罪吏部,可办事不利的罪名却还是有的。

所以当下百官人人自危,生怕被选定前往吐蕃。而詹徽也有些两难,不好轻易决断。

吏部衙门。

因朝会给吏部分了差事,此时晨班吏部官员无一缺席,纷纷到场。

看着十几名吏部同僚,詹同清了清嗓子,正色说道。

“今梁国公率兵拿下吐蕃,乃我朝幸事。”

“然选调官员前往吐蕃推行新政,更是重中之重。倘若所选官员不能胜任,引的吐蕃百姓心有怨言,那便是我吏部失职,使将士沙场浴血成为徒劳。”

“所以当下,选定官员当有能担重任者!”

“更何况吐蕃新定,派往官员乃治政主要,也属封疆大吏,所以诸位同僚选定官员之时当慎之又慎。”

伴随詹同声音落下,在场一众官员纷纷应声。

能在吏部当差的自然都是聪明人。

众人也明白詹同是在告诉他们,三十位官员名单中,需挑选几名为官中正,能堪大任的官员领头。

这也就是说剩下的二十多名官员则不需如此,选择在任上不甚勤勉之人即可。

加之半年前朝廷曾惩治过懒政懈怠的官员,那这二十多名官员自然要从懒政官员之中挑选。

基本调子定下以后,众人便也开始翻阅吏部存档,挑选官员。

与此同时。

听到吏部衙门外传来一阵嘈杂,詹同大步走至院中出声问道。

“门外因何喧哗?”

“回大人,各部官员都有前来,说有公事.....”

“哪来那么多公事偏要今日来定!”

詹同面色一沉,大步便朝门外走去。

“明日吏部便要将前往吐蕃的官员名单上呈陛下,我吏部今日当以此事为重。”

“各部公事,明日朝会散后再行处置。”

“嗯.....”

听到詹同这话,原本还想拿着假拖公事为借口,打算前来试探口风的一众官员,此时表情很是尴尬的相互对视。

可就这么无功而返,他们也有些不太甘愿。

片刻沉默过后,礼部从知沈四平率先出声道:“敢问尚书大人,前往西藩的官员选定当以何标准?”

“无可奉告!”詹同面色微沉,直接回绝。

然而即便詹同如此说,可在场这些官员却都不愿买账。

“尚书大人有所不知。”沈四平表情略显为难,忙继续道:“家母昨夜病倒,急需在下照顾。”

“倘若在下被征调前往吐蕃,怕是家中老母无人照顾,唯死路一条。”

“想我朝以孝治天下,陛下又极重孝悌人伦。故而敢请尚书开恩,容下官留京侍奉老母。”

看着沈四平言辞恳切,甚至眼眶之中还带着几分泪花。

詹同也没多想,默默颔首道:“沈大人陈请,本官已知。”

也是在詹同声音落下的瞬间,那沈四平如蒙大赦般,下意识松了口气。

可也是听到詹同松口,在场百官纷纷出声道。

“詹尚书,下官犬子昨夜偶得风寒.....”

“下官叔父三日后大婚。”

“学生乡里老师半月后乔迁喜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