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584章 乐的继续喷

第1584章 乐的继续喷(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李乐瞅瞅,抬手一拍,“得了,咱们好歹是一个tea,是吧?”

“对对对,一个tea。”姬小雅举起相机,“你俩刚才,我刚都给拍下来了,回头发给你们。”

“呵呵呵,帅不?”

“必须滴。”

蔡东照一旁嘀咕,“不过,这下,怕是把汉昌大学半个新闻传播学院的脸皮都剥得挂不住了。”

“啥挂不住?我说咱们是哪个学校了的,还是说叫啥名儿了?”李乐嘿嘿一笑,“所以啊,厦大就都是老实人,哪像我们哪儿,得先自报家门的。”

“诶?也对啊,咱们啥也妹说啊。”

“那不就得了,这么大个学校,几万学生,谁知道咱们是哪儿的。”

“嘿嘿嘿,那这卢教授岂不是想发火都找不到人?”

“找也不怕,又不是一个学科的,他要真敢来,到时候还得喷他,不过,到时候,估计就不是我了。”李乐耸耸肩。

许言点点头,“也是。”

“行了,”李乐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栋楼,“那边,叫什么南光餐厅的,听说沙茶面和春卷不错,还有东南亚那边的什么肉骨茶、冬阴功汤。”

“走走走,吃饭去!!”

。。。。。。

虽只是食堂,可一桌子别人家饭菜的新鲜感,还是让奔波一天的疲惫,被香气驱散了不少。

“叶教授那边帮忙协调好了,明天上午可以直接去厦大的图书馆资料库调取资料。”梅苹擦了擦嘴角,微笑道,“下午逛得怎么样,这个国内最美大学?比燕大、人大呢?”

姬小雅咽下嘴里的面条,顺口就接道:“肯定景色好啊,人家这儿还有海景宿舍,我滴天啊,早知道以前就到这边来上学了。”

“不过,最有意思的不是景色,是下午那场讲座,我们本来....”

话没说完,蔡东照在桌下轻轻踢了她一脚。

许言也抬眼看了姬小雅一下,李乐,依旧风卷残云。

姬小雅“啊”了一声,才意识到说漏嘴了,后半截话硬生生卡住,赶紧低头假装专注对付碗里的面。

梅苹把几下小动作看得清爽,目光在几人身上转了一圈,最后落到啃着排骨的李乐身上,“嗯?讲座?什么讲座?”

“您看我干嘛?讲座嘛,听听而已....”

“哦?”

李乐瞄见梅苹的眼神,干脆筷子一放,擦擦手,坦然道,“有个讲座讲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未来的,我们就进去听了听。”

“主讲人是汉昌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个教授,叫卢建华,头衔列了一堆,看着挺唬人。讲的内容一开始还行,后面就开始…不太对劲。”

“对对对!”姬小雅一看李乐开口,断觉有了底气,便竹筒倒豆子般说起来。

“那个卢教授,讲着讲着就扯什么要拥抱普世价值,说什么我们的历史叙事是包袱,阻碍思想自由流通和国际接轨,还鼓吹市场理性是唯一出路,许言师兄气不过,就跟他辩了几句。”

许言接口,语气有些低落,“然后,我理论不过他。他那套传播学概念包装得滴水不漏,打着范式更新、全球化语境的旗号,把对西方价值观的推崇和对本土历史文化的解构说得冠冕堂皇。”

“我,我一时没找到更贴切的反驳点。”

“所以,”梅苹带着了然的又看了眼李乐,“你就接茬了?”

李乐嘿嘿着,“啊,就看他用一堆新潮名词把老许绕得有点懵,实在没忍住。就跟他些微探讨了一下他那套新自由主义传播观背后的资本逻辑垄断本质、信息鸿沟问题.....”

“再之后,顺便请教了他如何用传播学技术解构国史,以及,他推崇的那套普世价值评判体系.....”

看李乐说得轻描淡写,可梅苹也大概能猜出来,自家这个本来就有些嘴又碎又欠,还经过从费先生传承下来的毒舌所教育出来的小师弟,指定没说什么好话。

“哦?卢建华?汉昌新传,赢了么?”她看向李乐,眼神带着一丝了然和审视。

李乐笑了笑,“反正没输。”

“对,没输。”蔡东照语气带着点兴奋,“李乐把那个卢教授噎得够呛。”

姬小雅小鸡啄米似的点头,“梅老师,你没看到,当时报告厅里鸦雀无声,那个卢教授脸都绿了,后来,我们看情况不对,就赶紧溜了!”

许言看向梅苹,解释,“不过,我们没说自己是哪儿的,这点您放心。”

梅苹静静地听着,微微一笑,给身边姬小雅的碗里添了一块排骨,又给自己舀了碗肉骨茶的汤,“辩了就辩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们很幸运,咱们社会学科在两个学校里的老师,教学风气还都算正常,虽偶有牢骚,但没有那种人。其实,你们这么多年,也能听到一些。像卢建华那样的,不是孤例。这种西方新自由主义嫁接历史虚无主义的东西,在国内一些高校,尤其人文社科领域,土壤一直就不薄。”

梅苹的语气带着惯有的冷清,“从根子上说,是我们落后了一百多年,被西方打怕了,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被打散了,之后的一些反思,有时代进步性,但也矫枉过正。”

蔡东照接茬道,“比如胡.....”

“见仁见智,但,总归给人留了太多可以置喙的把柄,人么,两面性,辩证的看。”

梅苹继续道,“后来几十年,我们忙建设,忙发展,忙着先吃饱饭。对自身文明传统的系统梳理和现代化转化有欠账。再之后,国门打开,各种思潮涌入,西方以其经济科技的成功,裹挟着所谓的观念强势冲击过来。”

“于是,这过程里,有些人觉得我们什么都错了,什么都不如人。更要命的是,某些别有目的的组织、个人、团体,长期通过课题资助、访问学者项目、命题研究等方式,有系统地渗透、引导、定向培养符合他们价值观念的学者和思想。实际上就是温水煮青蛙。”

“卢建华那亮闪闪的头衔里,访问学者、国际期刊发表,背后未必没有这类扶持的影子。他这种思想底色,说穿了,就是文化软骨病,自己跪下了,还想拉着别人一起跪。”

“但这些年,国家慢慢强大了,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反思那种西方中心论,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一直都在努力,在反思,在重建。让学界明白一个道理,崛起,不是靠跪着求来的。”

梅苹看着几人,“这种贩卖西方歪理、解构自身根基的人,就是要怼么,越是公开场合,越要发声。真理越辩越明么,歪理邪说,就得用学术的针扎破它。”

“都藏着掖着,不敢说话,才让他们觉得没人了,肆无忌惮了。”

“放心,有人给你们兜着底。不过,就你们那点子交流,连个小浪花都算不上。还是先琢磨琢磨,把自己的学问做扎实。”

梅苹说完,几人互相瞅瞅,李乐笑道,“师姐霸气!”

“行了,赶紧吃吧,菜都凉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