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5章 VS17(2 / 2)
“.....黄老板那边拖不起,”董泰先开了口,带着笃定,“国镁刚发了q3财报,同比增幅勉强达标,但市场占有率增长低于分析师预期。”
“特别是华东、华南部分区域,被输宁抢得厉害。股价能稳住,全靠上市红利和对扩张故事的预期。”
“现在市场对他们能否消化掉百信、甬乐、大钟形成真正的整合优势,已经开始有质疑的声音了。他们的压力,现在是双重的,内部业绩,外部资本。”
安德鲁一旁弹了弹烟灰,慢悠悠道,“压力会转化为急迫。前几轮我们筑起的堡垒非常有效,成功地把谈判引入我们设定的战场,让他们无法速胜,每一次拖延都在强化我们奇货可居的地位。”
“而,diaarkt和bestbuy、walart接触的风声,就像往油锅里滴的水,足够让他们内部焦躁升温。第五轮,那位黄老板应该会亮出他的底线,大幅提高报价,并试图用短促突击制造终局压力。”
“他们人怎么样?这几轮谈判,那个黄妹妹给董总造成不小压力?”
董泰耸了耸肩,“是个高手,压力之下还能精准找到几个刁钻点。不过,我们的准备更充分。她越专业,越挖细节,反而越证明我们评估的扎实。她最后敲回车那劲儿,我看是有点没处使劲的憋屈。”
“哈哈哈~~~~”一群人都乐。
杜恒接口道,“还有,李军涛的焦躁藏不住了。张丁放了几次烟雾弹,被我们直接用红空规则顶回去,他也没敢再纠缠。现在压力全在他们那边。时间,确实是我们最好的盟友。”
“小宁,你觉得呢?”电话那头,陆桐点了儿子的名。
陆小宁挪了挪椅子,往前靠了靠,“爸,我感觉,国镁这几位,虽然语气还是尽量维持体面,但那种来自黄老板,必须搞定的急迫感很明显,跟第一轮时的从容完全不同。”
“另外,这几次,他的秘书,谢英在谈判时,出现的频率高了些,可能就是在反复确认我们的外部报价和心理底线。”
“那么,”陆桐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这第五轮,估计就是国镁要掀底牌的时候了?”
“是的,”安德鲁回道,琥珀色的眼里泛着笃定,“第五轮,朋友们,准备好迎接风暴吧。”
“咱们黄老板的耐心耗尽了。结合黄艳红、李军涛在第四轮最后时刻难以掩饰的焦躁,黄老板必然划定了底线,并且会施加巨大的压力,要求速战速决。”
说着,安德鲁拿起激光笔,红点在身旁幕布上的“国镁压力点”区域画着圈。
“一是股市压力:年底业绩期临近,那边需要利好消息支撑股价,稳固投资者信心。收购百信剩余股份,完成对北方核心3c渠道的彻底整合,是一个重要的故事。”
“二是竞争压力:我们的道德信息,甬乐接触了上市辅导公司,在南边虎视眈眈,希望寻求资本的路线抵抗。”
“输宁的内部会议爆出来,也在加速布局,和准备粮草弹药。国镁要尽快结束北方战事,避免多线消耗。百信这个钉子不拔掉,始终是隐患,也牵扯其大量精力。”
“再就是第三方刺激,我们放出的百思买、沃尔玛接触的风声,无论真假,都像一根刺扎在黄老板的心里。他不能容忍到嘴的鸭子有飞走的任何可能,这会让他显得无能。”
“最后,就是上市后的国镁,内部派系、整合问题出现不少,已经开始有高管因为分赃不均,出现叛逃的苗头,如果不能拿下百信,对黄峻烈树立权威,震慑内部将会造成巨大影响。”
安德鲁把激光笔一扔,拍了拍手,“所以,我分析,第五轮,黄,会加价,并且会极限施压。”
“李军涛会扮演苦口婆心的和平使者,强调大局、未来,试图用最后的高价和破裂的威胁来瓦解我们。”
“而黄艳红会继续在财务细节上纠缠,但目的不再是推翻,而是为李军涛的最终报价制造一个艰难让步的台阶。”
陆桐的声音传来,还夹杂着点烟的火机声,“都听到了?和我们预判的一致。黄老板要梭哈了。我们呢?”
“物业剥离的独立性和评估公允性,是法律和事实基础,不容置疑。这是我们的桩子。”杜恒看了眼董泰。
董泰点点头,笑了笑,“所以,核心资产包的整体估值,基于第四轮我们建立的数据堡垒,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和国镁的急迫性,我们内部评估的合理区间,应该比他们可能的天花板还要再上浮5-8个点。”
“嗯。”一阵沉默后,陆桐这才带着笑声,说道,“这样的话,安德鲁和杜律上次建议的,14+3+1,18亿的理想价,人家黄老板怕是肉疼得很啊。”
孙伟民掐灭烟头,“陆总,前几轮顶下来,骨头咱熬住了,膘也养肥了。基础价14亿是他们绕不过去的坎,咱的审计底稿、市场数据都在那摆着,董总和安德鲁建的模型,他们挑不出硬伤。”
“物业那块,那六个位置,说是镶金边都不为过,3亿是他们想完整吃下的最实惠价格。至于补偿金,我们付出的是未来可能的风险溢价和绑定核心团队的成本,1亿并不高,但....”
孙伟民凑近话机,“考虑到对方确实急了,也为了避免在次要条款,比如付款节奏、过渡期安排上,被他们磨太久,核心对价上,可以稍微留出点谈判空间。”
“我看,总对价底线可以设在17亿。只要不低于这个数,都能接受。但要力争把补偿金这个条款钉死,这是规矩,也是态度,您觉得呢?”
何扬青这边拉过话机,“对!物业那块是硬通货,绝对不能松口!3亿没得商量。基础价和补偿金,是他们可能想下刀子的地方,但我们至少得要16个亿。”
“而且,必须确保所有剥离资产、品牌授权、核心团队稳定条款和补偿金支付在协议里白纸黑字写清楚,别让他们留后手!”
王峻舟斟酌着说道,“老何说得对。钱是一方面,条款里干净很重要。特别是那几个国外大品牌的独家关系,绑在长铁上,是我们谈判桌上重要的筹码,这层保护必须体现在正式协议里,不能含糊。”
会议室和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
陆小宁听到话机里,传来一下接一下的“嗒嗒”声,知道那是老爸做决定前的习惯性动作。
终于。
“好!那就按伟民和老何说的,物业3亿不动!基础价和补偿金看他们怎么出牌,但打包总价必须守住17亿这条线!”
“另外,所有核心条款必须干净利落,不留尾巴。小宁,都记下了?”
陆小宁直起身,对着话机,好像那边能看到一样,用力点头,“记下了,爸。”
陆桐似乎也能瞧见儿子的动作一般,沉稳而锐利语气传来,“黄老板想快刀斩乱麻?我们就给他一场硬碰硬的收官战!按这个策略,准备吧,各位,拜托了!”
会议室的门打开,深秋夜晚带着凉意的空气涌入。两边,最后一战的鼓声已经擂响,只待谈判桌前的碰撞。
陆小宁合上笔记本,掌心微微出汗,却不再是紧张,而是带着一种参与宏大棋局的兴奋与期待。
就在走出门的时候,手机响起,陆小宁点开,看到上面的一条信息,笑了笑。
“礼拜天,上午八点半,别忘了,把小红马开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