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661章 吃饭,喝酒,发钱(中)

第1661章 吃饭,喝酒,发钱(中)(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好,”

“信息化管理呢?别光扩地盘,管理得跟上。别到时候长安厂调点原料去中州,还得和小鬼子那些公司一样发传真。”

“正在推进,”吴昊回道,“ERp系统已经公司链条上线了,财务、供应链基本跑通。ES系统在长安和中州厂试点了,车间数据采集和设备监控效果不错,计划零六年上半年覆盖主要生产基地....”

“就是仓库管理系统有点麻烦,有几个仓库改造需要时间,新仓库都是直接上的。目标是最晚到零七年,实现几套系统初步集成,数据能拉通。”

“另外,食品机器人已经在包装、码垛环节完成了应用,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污染风险,下一步试点在关键工序,比如配料投料和数据检测上。”

“这东西是趋势,早用早省心。别怕投入,但得有效果,定期给我看数据报告。”李乐摆摆手,示意下一个。

周一那边接过话头,“刚依依姐说了销量,我补充一下品牌。”

“零五年最大手笔就是超女,冠名、插播广告、线下活动、代言人绑定,整套下来,效果非常好,尤其是果漾系列果汁饮料和几款茶饮料,知名度和销量上窜非常快,年轻人认这个。”

“另外,品牌健康度调研显示,小蜜蜂品牌的年轻化、时尚感指数提升很明显。零六年计划延续音乐加年轻人的路线.....明年广告投入计划增加20%,重点投放和一些地方电视台搞互动综艺冠名,性价比不错,尤其是浙省卫视那边主动有意向....”

说到这儿,周一扫了眼几人,“但我们也该看到,超女这种爆发式的营销,可遇不可求。日常品牌维护,还是得靠产品说话,靠渠道露出。”

“多搞点实惠的促销,比单纯砸广告更直接。对了,还有网络上的动静也别忽视,这些都是以后是趋势.....”

李乐这时才嘀咕一句,“下沉市场呢?别城里热热闹闹,村里静悄悄。”

周一赶紧说,“这个,我们也有配套的线下物料,海报、挂旗、冰柜贴、遮阳伞、门头这些,都要求下沉到终端。也做了些针对农村市场的活动,比如换购和瓶子回收这种。”

“行吧,虽说品牌的钱一半是浪费的,但要知道浪费在哪儿。下沉市场的营销,得多动动脑子,土一点没关系,管用就行。”

轮到李叔,就开始变得慢条斯理。

“利润这边,零五年整体毛利率百分之三十一点五,比去年略降零点几个点,主要是原材料和包材涨价,其中.....”

“净利率百分之十一点二,还算稳定,分产品线来看......”

“至于费用方面,销售费用涨得最多,同比增了百分之五十八,主要是广告和渠道开拓,但是周一周总那边的规划,还是有点不细致,这娃做事,有点儿大手大脚的.....”

“李叔,我就是个花钱的部门啊?”

“花钱你也得会花,要是大李总,我估计得比你省不老少下去,你得学习学习,是吧,你们?”

“对对对。”

“是是是。”

“那肯定的。”

“哎呀,我也没有,李叔过奖了。”

周一瞅瞅面露“腼腆”之色的李乐,叹口气。

“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控制得还行。现金流健康。但是么,还是建议新基地建设速度稍微压一压。”

“嗯,心里有数。”李乐点头,看向吴昊,“昊哥,该省省,该花花。研发和渠道的钱不能省,其他的,能抠就抠点呗?”

吴昊苦笑,“大李总,我们已经很抠了,你看我能去搬砖不?”

“你那叫锻炼,你能搬啥砖?”

众人一阵低笑。

“我说的是,无效投入要卡死。成子,你和李叔盯紧点,每个季度拉明细,超预算多的你得找负责人谈话。”

“知道了,哥。”

到了研发的毕延,刚刚李叔那慢条斯理的语速,变成了特快列车。

“新品开发零五年一共立项四十七个,上市一十二个,成功率还可以。”

“重点是健康概念,减糖、减油、加膳食纤维、加真果粒这些。现在市场跟风快,咱们的研发速度还得提,从实验室到上市,平均周期控制在六个月内是目标。”

“另外,供应商食品安全管理,我们建立了分级筛选和飞行检查制度,零五年淘汰了十二家不合格的。”

“目前重点在攻关两个方向,一是功能性饮料的配方,试图在口感和功效上找到平衡点,二是利用生物技术,比如天然维生素E的稳定添加、还有新型生物提取的甜味剂,减少对化学合成添加剂的依赖,主打更健康的概念...”

“等等,”李乐抬手,“毕工,你说的这些,什么生物提取甜味剂,具体是个啥?安全吗?成本怎么样?别整个实验室里的玩意儿,量产不了,或者贵得吓人。”

毕延推了推眼镜,“其实,这方面我跟踪国际前沿很久了。”

“研究所这边,近期在几个方向上有些突破。一个是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纯化技术,目前新技术能达到的纯度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成本比现在进口的低不少。”

“另一个是生物合成技术,主要是某些功能性肽和天然香料前体物。还有一个是生物提取的甜味剂,比如从甘草、罗汉果里高效提取高甜度、低热量的天然甜味成分,甘草酸铵、罗汉果甜苷V.....这些比化学合成的阿斯巴甜那些更符合健康趋势。”

什么酸,什么苷,这素那素,李乐听的直皱眉,“毕工,你说直白点,这些东西有啥用?市场前景怎么样?”

“用处?”毕延来了精神,“天然维生素E是很好的抗氧化剂和营养强化剂,可以用在高端食用油、保健品、功能饮料、化妆品里,市场很大,现在主要靠进口。”

“生物合成的肽和香料,能做出更天然、更独特的风味来,比如肉味香精、奶酪风味基料,比现在用的化学调香更有卖点。”

“至于天然甜味剂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糖尿病、肥胖人群越来越多,无糖、低糖是大趋势,但化学甜味剂很多人有顾虑,天然的是蓝海,应用在饮料、酸奶、糖果里都行。”

“依赖进口”四个字,让李乐摸着下巴,想了半天,歪头看向成子和肖依依,“听着是那么回事儿。你们觉得呢?”

成子点头:“乐哥,我觉得有搞头。就算咱们自己不用,做出来卖给别的食品厂也是一门生意。现在的趋势,大家都讲健康、天然不是么?”

“对头,现在食品产品的方向就是在往低油低糖低脂方向去做噱头,虽然我觉得这样没啥实际意义,你特么管住嘴,都吃零食了,还想瘦?这有些扯淡了。”肖依依说话时都抖动的双层下巴让李乐有些出戏,一摸鼻子,继续听肖依依说。

“但这些,是个方向。如果咱们的产品,能率先用上这些更天然的东西,就算成本高点,也能当成高端系列卖,打出差异化。”

“那,毕工,你什么意思?”李乐看向毕延。

“我的意思是,先注册个小公司,挂在集团呢,别太大张旗鼓,悄悄滴搞,然后小范围试制,尽快拿出能工业化生产的技术方案和成本数据。这东西,成了可能是下一个增长点,不成,也亏不了太多。”

李乐笑了笑,“嘿,老毕,你这脑子可以啊,成子,记一下,可以让老毕这边先注册个小公司,或者挂靠在研发部下设个实验室,划一笔专项经费,让他们鼓捣去。万一真成了,那就又是一只下金蛋的鸡。”

“但前提是,安全!安全!还是特么的安全!别整个三聚氰胺出来,到时候咱们全得玩完,进去集体唱铁窗泪。”

“放心!法规和安全性是我们的第一准则,咱们的技术在生物提取萃取,不是化学合成。”毕延拍着胸脯保证。

最后是成子,言简意赅地补充了冷链物流的建设和运营情况,以及供港蔬菜项目的进展,“...冷链车队扩到了两百辆,覆盖了大部分华北华东城市。供港蔬菜项目很顺利,口碑做起来了,价格比普通出口高出一大截,下一步计划扩大种植品种和面积.....”

李乐听完,沉默了一会儿,这才说道,“都听了,那我说几点。”

“第一,渠道下沉不能停,那十二万个毛细血管的夫妻店,社区店,村头店,要精耕细作,提升单点质量,那是咱们的护城河,别人想抢,代价极大。”

“第二,产品迭代。研发要加速,市场反应要更快。别学人家大公司一套流程走半年,咱们得船小好调头,看准了就干,试错成本可控。毕工那边的研发部要更贴近市场,听听消费者到底要什么,最好,依依姐?”

“啊?咋?”

“你和毕工商议一下,每个季度,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带着研发部的人下市场。”

“我没问题,毕工那边呢?”

“我这边也没。”

李乐继续道,“第三,生产基地别贪大求全,聚焦优势区域,供应链优化比盲目扩产更重要。还有,我听说国外已经有食品生产线用上机械臂了,自动化程度很高。昊哥你和田宇那边联系一下,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新厂区试点搞一两条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线,算是技术储备。”

“行,我一会儿安排人收集一下资料,和田宇那边沟通一下。”

“饮料市场,”李乐拿起桌上周一准备的几份行业简报抖了抖,“碳酸饮料涨价,果汁市场混战,功能饮料凉了一半,茶饮料两强争霸。我们呢,不当头,不冒险,采用跟随策略。”

“他们打他们的,我们稳住咱的基本盘,盯紧了那些倒下去的小品牌空出来的渠道和市场份额,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市场。”

“还有,周一,我要给你十万块,找刘德华代言,能成不?”

“谁?十万?马德华还差不多!”

“诶,巧了,我现在就有这么一个类似十万块找刘德华代言的事儿,你,有没有兴趣试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