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3章 要是长得丑点就好了(1 / 2)
从指南针那间被低气压笼罩的会议室出来,午后略显黏稠的阳光扑面而来,刺得李乐微微眯了下眼。
金融城钢铁玻璃森林的缝隙里,空气依旧带着一股子空调排出的、经过反复过滤的虚假清新,与刚才屋里那种混合着焦虑、恐慌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埋怨的滞重气息截然不同。
李乐摸了摸裤兜里的车钥匙,走向自己停在不远处的卡罗拉,刚拉开驾驶座的门,身子还没坐稳,副驾驶的门却被人从外面“咔哒”一声拉开了。
一道窈窕的身影带着一阵微热的香风,弯腰坐了进来,动作自然得仿佛预定好了似的。
歪头一瞧,是罗婵,微微喘着气,鼻头有细密的汗珠,几缕发丝黏在颊边,脸上却带着一种故作镇定的、甚至有点蛮横的表情。
浅藕荷色的真丝无袖衬衫,料子轻薄,隐约透出底下吊带的轮廓,下身是条米白色的及膝铅笔裙,勾勒出恰到好处的腰臀曲线。
“劳驾,拉我一道。”罗婵侧过身,一边低头系安全带,柔软的面料随着她的动作,在身前勾勒出柔和的弧度。
车厢空间本就狭小,她这一进来,那香气便更浓郁了些,无声地侵占了每一寸空气。
“怎么,不欢迎?”
李乐握着钥匙的手顿了顿,一边低头将钥匙插进锁孔,一边扯了扯嘴角,“坐人家的车,还这么理直气壮的?”
引擎发出一声沉闷的启动声。
罗婵闻言,轻轻笑出声,那笑声像是一串细小的珠子落在玉盘上,清脆里带着点娇慵,又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那,也得看是谁的车不是?”
“怎么,不欢迎?”又追问了一句,眼神里带着点探究,像猫儿一样。
“岂敢岂敢,罗大小姐屈尊降贵,是小车的荣幸。”李乐笑了笑,拧动钥匙,引擎发出一阵沉闷的启动声,打破了车厢内的寂静。挂上d档,轻点油门,车子缓缓汇入午后略显稀疏的车流。
“回学校?”
“嗯,下午约了导师聊论文框架,唉.....”罗婵轻轻叹了口气,身体微微后靠,头偏向车窗一侧,目光有些失焦地落在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上。那些光鲜亮丽的银行大厦、步履匆匆的西装革履,此刻在她眼中,似乎都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影。
车厢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空调系统低沉的送风声和轮胎碾压路面的沙沙声。
车载收音机没开,一种微妙的、混合着香水味、皮革味和彼此呼吸声的静谧在蔓延。
“最近很忙么?也没见你在群里冒泡。”罗婵忽然转过头,打破沉默,语气像是随口闲聊,但目光却若有实质地落在李乐侧脸上,仿佛在细细分辨他每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注意到他眼下有淡淡的青黑,下巴上冒出了些许胡茬,那张女相曲线的脸上,倒是透着股不加修饰的阳刚气,和往常里温润懒散的气质弄出了反差来。
李乐双手稳握着方向盘,目视前方,感受着身旁投来的视线,心里嘀咕,面上却不动声色,“还成吧,老样子,瞎忙。倒是你,最近应该很忙吧?”话头一转,自然而巧妙地把话题引回对方身上。
“哈,托您的福,”罗婵眉眼弯了弯,那笑容里带着点真实的无奈和一丝调侃,眼波流转,扫过李乐的侧脸,“帮我看的论文初稿,我拿回来自己又仔细读了一遍,再比对一下导师给的参考文献和之前的整理的资料.....就觉得,自己之前写的那都是什么狗屁玩意儿,有点拿不出手了。好些地方逻辑松散,论证也薄弱。没办法,只好咬着牙,推翻了重写。”
感受到来自副驾驶的目光,那里面似乎带着温度,让李乐半边脸颊都有些微微发烫。轻咳一声,“得,那还怨我喽?”
“没,挺好,真的。”罗婵连忙摆手,“以前总觉得,能顺利通过答辩,拿个rit就谢天谢地了。现在被你这么一划拉,反而觉得,怎么也得朝着dist努力一把了,不然都对不起你那些红笔批注。”
她说着,自己先笑了起来,眼角漾开浅浅的细纹,像春风吹皱的池水,带着一种这年龄,女生特有的风韵。
“那是好事儿,加油。”李乐点点头,绿灯亮起,他重新专注路况。心里却寻思着,这女人倒是懂得如何把感谢和亲近表达得恰到好处,不卑不亢,又让人受用。
就在这时,罗婵忽然身子一歪,朝着驾驶座这边倾了过来。一股更浓郁的、带着暖意的香风瞬间袭向李乐,不是那种浓烈刺鼻的工业香精味,而是某种以铃兰、玫瑰为基调,后调带着点沉稳木质香的、价格不菲的香水气息,忽的在李乐的鼻尖唇畔氤氲起来。
随即,李乐只觉得抓着档杆而的右边胳膊,突然被一团温暖、饱满且极具弹性的柔软触感轻轻压住。
那触感透过薄薄的衬衫面料,清晰无比地传递过来,带着温度和一种微妙的、充满暗示的重量。
他甚至能感觉到那柔软边缘微微陷下去的弧度。右手下意识地一僵,差点没稳住方向。
紧接着,一股温热的气息吹拂在他的耳廓上,痒痒的,带着如羽毛轻拂般的缱绻绵软。罗婵的声音压得低低的,几乎是用气声送进他的耳朵里,每个字都像带着小钩子:
“那我,写完了,你再帮我看看?”
这声音,这触感,这距离....李乐登时觉得半边耳朵“轰”地一下像被点着了,连带半边脖子都僵了。心跳没出息地漏跳了一拍,接着又疯狂地加速擂动起来。
妖精!安敢乱我本心。
李乐几乎是本能地、带着点狼狈地,猛地将右手从档杆上抽了回来。然而,就在手背收回的瞬间,似乎又不可避免地、擦过一片丰腴柔腻的所在,触感如同过电,让他指尖都微微发麻。
目不斜视地盯着前方道路,仿佛那灰扑扑的沥青路面变成了什么绝世名画。
轻咳一声,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平稳如常。
“那什么....这就很木有什么必要了吧?你找你导师,或者院里其他的教授、师兄师姐,不比我这半吊子强?”
说完,下意识地抬起左手,揉了揉还有些发痒发热的鼻子尖,指尖却仿佛还残留着刚才手背上那惊鸿一瞥的、浅淡却萦绕不去的馥郁香气。这下,连腮帮子都觉得有点微微发烫了。
然后,他就听到耳边传来一声极轻极轻的、几乎微不可闻的,带着点儿得意,又有点儿嗔怪的戏谑,“胆小鬼。”
声音轻得像叹息,却又清晰地钻入耳膜。而那股压迫感的香风和柔软的触感如潮水般退去。
罗婵已经若无其事地坐直了身子,重新靠回副驾驶的座椅,神态自若地整理了一下耳边鬓角的落发,仿佛刚才那个极具挑逗意味的小插曲从未发生过。
她甚至还顺手调了一下空调出风口的方向,让凉风更直接地吹向自己泛着淡淡红晕的额头,然后才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转头问李乐,语气恢复了平常聊正事时的冷静,“哎,说正经的,刚才会上,你怎么想的?”
正暗自抚平心绪、努力把注意力拉回驾驶上的李乐,被这突兀的转折弄得一愣,“啊?”了一声,脑子还有点沉浸在方才的兵荒马乱里。
“我,啥都没想。”
罗婵看着他有些茫然的表情,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方才那点暧昧气氛瞬间荡然无存,“我问你,对刚才韩远征说的,王铮这事儿可能对基金产生的影响,你怎么看?”
李乐这才恍然,定了定神,一边操控车子拐上通往艺大的主路,“哦,这个.....你咋想的?”把问题抛了回去,习惯性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罗婵敛了笑,手指摩挲着安全带的边缘,沉吟道,“我觉得......韩远征这人,做事一向还是挺靠谱的,考虑问题也周全。他既然说了会尽力想办法,应该,总会有解决办法吧?”
“再差,估计也不至于让我们投进去的那些钱真的全打了水漂。毕竟,基金架构本身是合法的,我们其他Lp的背景也干净。”
她的语气带着一种试图说服自己的乐观,但眼底深处那丝不确定,还是被李乐捕捉到了。
李乐看着前方一排车中间的空挡,打灯,转向,一脚油,迅速的攮了进去,“这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啊。事儿还没干成一件,先掉坑里了。而且这坑,看起来水还挺深。”
“韩远征是靠谱,但他不是神仙。FSA和苏格兰场联手查案,程序走到哪一步,最后定什么性,不是他一个人能掌控的。”
话锋微转,像是随口一提,却又带着点意味深长,“不过,韩远征靠谱,那个今天都没露面的盛镕呢?你怎么看的?”
罗婵闻言一愣,秀气的眉毛微微挑起,转头紧紧盯着李乐:“你什么意思?”
“没啥,”李乐看向车窗街边那些红砖建筑,“就是觉得,关键时刻缺席,总不是个好兆头。”
“王铮是他力主引进来的,当时的尽职调查也是他主要负责接洽。”笑了笑,那笑声里听不出什么情绪,“先看看韩总怎么应付吧。走一步看一步。”
几句话点到即止,却像一颗小石子投入罗婵心湖,激起了更深的涟漪。她张了张嘴,可在喉咙里打了个转儿又咽了回去。
之后的一段路,两人都没再说话。车厢里只剩下引擎平稳的轰鸣和窗外模糊的城市噪音。
一种微妙的气氛在沉默中流淌,混合着未散尽的暧昧、忧虑,以及某种心照不宣的试探与坚定的回避。
“诶,到了。”李乐指了指车外的大楼。
“谢谢。”罗婵解开安全带,推门下车。
关上车门前,她却又扶着车门,弯下腰,探进头来,深深地看了李乐一眼。那眼神复杂难明,有关切,有探究,或许还有一丝刚才未能得逞的、小小的不甘和.....鼓励?
阳光的金辉勾勒着柔美的面部线条,发丝被微风拂动,搔着光洁的额角。
什么都没说,只是那么看了李乐两秒钟,然后轻轻关上了车门,转身踩着高跟鞋,“哒哒哒”地走向教学楼,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
隔着车窗,李乐看着她窈窕的背影步伐从容地走向校园大门,直到消失在熙攘的人群中,才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
刚一直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下来,这才发觉后背竟隐隐出了一层薄汗。抬手搓了搓脸,低声嘟囔了一句,“我滴妈耶~~~罪过,罪过,阿没托佛。”
这女人,真....啧啧啧。
怪不得当初伍岳私下里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提醒自己,说罗婵,大方爽利,心里门儿清,手段玲珑。这么几次下来,老同志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
诶,我要是长得丑点儿就好了,比如,大葱?李乐瞅了眼后视镜里的自己,又摇摇头,不成不成,那也太特么寒碜了。
低头看了眼腕表上的日期,脸上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带着点期待的微笑来。
不过,一想起王铮进去了,以太公司被查,指南针基金陷入停滞.....这一连串的变故,像一副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而最开始,似乎正是源于自己那轻轻的一推。
咂咂嘴,重新挂上d档,轻点油门,银色卡罗拉悄无声息地汇入车流,向着公寓方向驶去。
。。。。。。
短裤汗衫的小李厨子,左腿踩在椅子上,右腿耷拉着,特没形象的坐在桌前,对着笔电的键盘噼里啪啦着,旁边是一本纸页上密密麻麻特有的、中英文夹杂且辅以各种符号与箭头的书面笔记。
手指挑动着,把今天在指南针会议室里观察到的众生相,转化为文档上不断浮现的冷静的学术语言。
“田野笔记(突发性事件观测),王铮事件,作为圈层断裂的催化剂与显影剂。两个被捕样本的对比分析。”
“核心事件,圈层内关键资本节点人物王铮(以太解决方案创始人,指南针基金重要Lp)因涉嫌参与有组织洗钱活动被苏格兰场与FSA联合调查并羁押,其公司被查,导致其作为主要投资方之一的指南针私募基金被FSA暂停运营,引发圈层内部震荡。”
“一、事件性质定位:系统性风险从隐伏到显性化的临界点。”
李乐敲下标题,稍顿,思考着如何界定王铮其人在这个圈层中的位置。
“王铮被捕及以太解决方案被查封,作为一起外生性冲击,对以指南针私募基金为核心节点的留学生精英圈层产生了显着的涟漪效应。”
“......意味着其个人社会资本的瞬间蒸发,更动摇了圈层内部基于成功者身份认同的互信基础......这反映了在风险暴露时,圈层内部固有的责任分配与同盟关系会迅速重组,寻找替罪羊或疏离关联方成为一种本能的风险切割策略......”
“观察到圈层边界的强化与模糊并存......圈层的内部认同出现裂隙,边界在我们与他们\/他之间变得模糊而游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