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911章 你说服不了我

第911章 你说服不了我(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本来,孙朝阳还想着吃过晚饭后和周达新再和贾平娃聊。但正吃着饭,餐厅里的人越来越多,有各单位的领导,有获奖作品出版社的代表,还有浙江地方的文化研究机构。

很惊喜的是,孙朝阳还见着当年为自己出版《暗算》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老编辑,姓常。因为长得相貌堂堂,国字脸透着邪性,孙朝阳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常威。那时候,此君还是年富力强的中年人,二十多年过去,已经快到退休年龄。两人同为北京人,经常见面,但这回看到老常,还是觉得他老了一圈,不禁一阵唏嘘。

编辑常威感慨道,能够有一本矛盾文学奖作品从自己手中出来,这辈子无憾了。

那还说什么呢,吃过饭,孙朝阳就拉着他和几个朋友一道出门闲逛,又找了个夜市喝了一台酒。

到晚上十一点回到酒店,头已经有点晕。再看那边,周达新走起路来也趔趔趄趄,对他喊:“三石,我被人车轮战灌酒,我醉欲眠。还好明天上午没有活动,尽可以好好睡一觉。”

孙朝阳嘿嘿一笑:“老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睡觉,明天的获奖感言写好了没有?”

明天的颁奖仪式很等重要,不但主要领导和出版机构要派人发言,获奖作家也要上去致辞。

在之前,组织方已经定了个框架,发给四个得主,按照这个框架写个两千字左右的感言就好。

周达新顿时面色大变:“糟糕,倒是忘记这点。我这人写稿子拖延症比较严重,不到截稿日提不起精神。不说了,不说了,我回屋写稿子去了。”

常威编辑看着孙朝阳:“三石,你的感言写了没?”

孙朝阳回答说倒是没写,主要是没有想好说什么,刚才宵夜的时候你们不是都在问网络文学的事儿吗?我寻思着,矛奖颁奖晚会是一个盛大的舞台,何不借此机会谈谈文学发展到网络时代的所发生的深刻变革,没准会夺得头彩。

常威大惊:“三石,人家让你上台时讲获奖感言,讲你创作此部作品经历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样的体会,再展望一下未来的文学创作,你别乱来。”

在主流文学界,网络小说还不被大家接受,一个矛奖得主在如此重要场合大谈特谈网文,简直胡闹。

孙朝阳:“我这不是正打算展望吗?”

出版社编辑和作家本是一体,常威编辑预感到自己即将晚节不保,急得不住跺脚,正打算再劝,孙朝阳已经扬长而去。

且说,孙朝阳回到房间,刚打开笔记本,正打算把获奖感言弄出来,他坐那里半天,有了主意,噼噼啪啪写起来。这一写就一发不可收拾,竟足足写了三千多字。大谈特谈未来属于网络,文学也应该随着载体的不同,做出相应的调整。

现在纯文学最大的问题是读者数量锐减,已经从当初一本经典出现后,全民追捧,产生巨大影响,变成小众圈子的个人体验。

要想改变文学式微的现状,只能从书斋,从传统纸质书走出去,积极主动地拥抱网络时代。

网文虽然良莠不齐,但因为作品数量庞大,又拥有海量读者,这一点最为重要。就算网络上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低劣的,没有价值的,但能够被读者乐意阅读,就是巨大的成功。打个比方,八十年代的时候,为什么港岛电影业兴旺发达,那是因为有无数的垃圾片作为基座。有了基座,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这个行业,才能在此基础上孕育出优秀作品,这就是数量优势。

写完感言后,已经是夜里两点,孙朝阳把发言稿用QQ发给常威后,就再也支撑不住,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