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941章 准备连载吧

第941章 准备连载吧(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到黎明时分,这章终于写完最后一行字:“当朱重八离开自己流浪的淮西,回到皇觉寺,他仔细回忆了这个呆了三年的地方,想道自己得到和失去的,然后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我还是会回来的。”

这分明就是拉美文学名着《百年孤独》开头那句啊,“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认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如果是正经写作,这种化用名着中的句子是大忌,然而网络上却没有这么多讲究,相反还很有趣。

这就是梗。

读者接住这个梗后,会有别样的阅读快感。

贾芊芊看了看上海的晨曦,忽然感觉自己抓到了什么。对的,就是写这本《明朝的那些事儿》的语言风格,叙事节奏。

这大约就是西红柿文学网上修仙小说里所说的悟道吧?

她在QQ上把这个章节发给孙朝阳,留言:三石叔叔,这是我写的第二章,请斧正。

然后倒头就睡。

毕竟熬了个通宵,实在有点支撑不住。

这觉睡得很甜,等醒来后已经是傍晚,孙朝阳早已经回话了:很好,保持这种风格,再写两章你就可以在天涯连载了,西红柿文学网的版权部会拿出资源运作。

大约是觉得话还没说清楚,孙朝阳又补充道:我很意外,很欣慰,写得不错。本来我还有点担心,现在稳了。

……

同一时间,孙朝阳站在办公室的窗户前,看着外面的风景。

是的,贾芊芊这章写得不赖,标准的网络论坛风格,风趣幽默轻松,举重若轻,挥洒自如,很对现在年轻人的胃口。

虽然说和真实历史上他年明月原着有很大区别,但小贾的风格有种女性特有的细腻,为文章增加一分别样的韵味。

做为一个资深编辑,孙朝阳知道这样写下去书就能红。

大家发财,不亦说乎。

笑了笑,孙朝阳坐回电脑前,开始弄第二部朱棣的部分的大纲。

贾芊芊又在上海住了一星期,写了七章,发给孙朝阳。

孙三石同志一读,很不错。对于自己前世的《明朝的那些事儿》他自然是非常熟悉的,但现在换个作者,写起来却又有很多新鲜的内容,阅读体验很好。

他对小贾说:“好了,可以在天涯连载了,准备红得发紫吧。”

贾芊芊:“三石叔叔,打扰这么长时间,我也要回西安了,毕竟我还是个学生,需要去上课,谢谢你,你是我所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应该的,毕竟我也要分钱的。”孙朝阳开玩笑说:“等这本书有了收入,记得把酒店钱给我,你如果赖账,我找你父亲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