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这是悲剧啊(1 / 2)
孙朝阳和大林顿时起了八卦之心,同时问他究竟怎么了。
胡优胜忽然忸怩:“这个……这个……不太好说。”
孙朝阳:“难道是感情纠葛?”
胡优胜一张脸涨得通红,半天才道:“好像有点,只是……只是没有确定关系。”
这下二人更来劲,继续催促他快说。
胡优胜喝了一口茶水,面容变得扯淡,摇头道:“这事对我打击太大了,我真没想到人可以卑劣到这种地步。”
在他悲愤的叙述中,孙朝阳和大林才知道胡优胜这大半年时间究竟经历了什么。
我们的蝶谷青牛大大去年和孙朝阳告别后,回到了老家。
他的家乡位于沂蒙山区,这里说是山区,其实也没有什么大山,也不能和四川比,就是人多地少,贫困。就拿他所在的县来说吧,地盘不大,却有八十多万人口。八零一代成长起来后,就业问题非常恼火。
于是当地青年大多选择北上和南下打工,北上的去北京,南下的则去苏南。
胡优胜的父母是县城的普通市民,他从小就能读书,是数理化尖子,毕业于国内重点理工科大学,学的还是热门的电子计算机,就业自然不成问题,收入也非常高。
到西红柿网后,正碰上公司草创,他靠着过人的技术,更是做了技术部负责人,月入几万块。随着公司的发展,未来年薪百万也是有可能的,算是山窝窝里飞出金凤凰。
不过鲁南人嘛,对于体制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执念。在他们看来,你就算赚钱再多,生意做得多大,只要不是公家人,就是社会闲杂人员。
因此,胡优胜在上海上班期间,家里人就不断联系他,让他回家去参加公考。
小胡是个乖乖仔,父母的话自然是要听的。在上海上班期间,他就开始复习功课。
等到时间差不多了,就向孙朝阳辞职回家备考。还好孙朝阳觉得这事不太靠谱,只给了他一个长假,保留职位。
胡优胜学习能力超强,对于公考感觉没有什么难度,自己在家里看几个月资料,分分钟上岸。但家里父母觉得,还是上个辅导班什么的靠谱一些。
小胡心想,道理也是对的。从复习资料上看,题目是没有什么难度。但知识这种东西,多学些也是好的。而且,公考中《申论》《行测》的解题都有套路,就算进面后的面试也有技巧,自己以前没有参加过考试,了解一下套路也是对的。
他这个年纪,以前的同学和朋友大多在外地成家就业,在老家也没几个朋友,成天呆在家里也无聊,上个学习班,认识些新朋友也免得寂寞。
就去了。
这一去,倒是认识了几个朋友,大伙儿朝夕相处,一起吃过几顿饭,倒也相处融洽。
其中一个女孩子映入他的眼帘。
此女子叫小丽,长相一般,有着山东人大气的五官,性格却不像山东女孩子那样咋咋呼呼,有点温柔似水的样子。也不知道是着了什么魔鬼,胡优胜一看到他,胸中那颗理工男的心就砰砰乱跳起来。
理工男轻易不会喜欢上一个人,但一喜欢上就要命了。
于是,小胡就对小丽发动了爱情攻势。当然,他的追求方式相比较其他人,显得很笨拙。
小丽也知道胡优胜对自己有好感,倒不拒绝,一来二去,两人就熟络起来,最后成了好朋友。但只是死活不肯和小胡确定关系,屡屡用严肃的目光打消了小胡试图牵她的手的举动。
只说,学习要紧,等考完再说。
辅导班的同学们大家都想着考进体制内,未来的人生是什么样,谁也说不清楚。现在谈恋爱,确定关系。到时候,一个人进入体制,成了堂堂国家干部。另外个人落榜,到处漂荡打工,也太不匹配了吧。那你分不分手?
这些年,多少相恋的情侣,因为其中一方考上了,顶不住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分手的事情实在太多。
所谓,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
小丽的意思是你胡优胜如果能考上,咱们的关系可以继续下去。如果落榜,什么都别谈了。
小胡明白她的心思,也能理解。小丽的学历还行,成绩不错,看架势应该能考上,自己也得进入体制内,才配得上人家。
胡优胜受到爱情的激励,顿时来了动力,学习越发刻苦。到公考的时候,发挥得极好,感觉行测基本都做对了,大概也就申论会扣点分,但笔试应该是能过的,就看最后的名次。
这次老家的公考有名额有限,竞争激烈,录取率是百分之三。乡镇还好些,城里的局委达到惊人的百分之一。
小胡考的岗位是农林水利块,目标是去守水库。小丽则想考财政局,她的理由很充分,自己毕竟是个女孩子,家又在县城,去守水库实在不方便。再说,城里总比乡下好吧。
胡优胜笑着对她说,小丽啊,你考虑得还是不周全。就我考的这个岗位,虽然在乡下,可工作轻松啊。现在都是什么年代了,大可买个车,每天跑通勤,来回也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再说了,山高皇帝远,工作轻松,也没人管束,多自在。如果在财政局上班,在领导眼皮子下,你都没有个人时间,而且,我听人说,大局的加班挺厉害,那就不爽了。
关键的关键是,竞争太大。人人都想考进城里,财政局那边招五人,尼玛报名的都快两百个了,你就算成绩再好,未必就有必中的把握。我这个守水库的活儿,招一人,却只有三十人报名,成功率要高得多。你也别瞧不起这个岗位,这可是正经的公务员,收入和福利不比在城里上班少一分。干上几年,如果实在不适应,慢慢想办法调走就是了。
小丽笑道:“既然你已经报了,我再去考,那不是跟你竞争吗?”
胡优胜:“考试上全靠成绩说话,我如果输给你,是我水平不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小丽又道:“我还是考财政口吧。”
报名后,又过了一段时间,终于到进考场的时候,胡优胜感觉自己发挥得还不错,这次应该有了。
期间,又和小丽约会了几次,问她考得如何,小丽回答说还不错,应该有门,就看面试。
很快,胡优胜接到通知,他的笔试过关了,可以面试了,也定下了面试时间。
接到这个通知,全家人都沸腾了,小胡的爹妈高兴得眼睛里全是泪花,说孩子争气,这下家里总算要出公家人了。
胡优胜父母是极稳妥的人,严肃地提醒儿子,进面的事情不许对别人说,即便是再亲的亲戚也不行。就算面试过关,公示期也要严格保密,免得节外生枝。多少考生都是因为半场开香槟,最后被人举报被拿下了,人心险恶啊!
胡优胜自然点头,但他还是偷偷给小丽打电话,告诉她这个好消息。他很得意,甚至畅想着将来成功上岸,抱得美人归。中国人最开心的时刻是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一旦上岸,就向小丽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