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剑猎天下 > 第1065章 权衡利弊,患得患失

第1065章 权衡利弊,患得患失(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萧飞逸站起来一抱拳道:“王爷,非是萧某故意如此,而是我还没有想好万全之策!这段时间为了对付暗王,我绞尽脑汁,殚精竭虑,实在还不知道接下来到底怎么办!好在李无极帮了咱们,给了我喘息之机,所以我只是有了初步计划,具体细节还待仔细推敲才行。”

老王爷一听,觉得萧飞逸说得也在理。他领兵打仗多年,知道战场瞬息万变,再好计划也抵不过变化快,所以现在就让萧飞逸拿出万全的方案的确不可能。

“好吧!那就辛苦你了!萧帅不要太过劳神,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啥了不起的!小椅子你一定要记住,但凡是你需要的,哪怕就把国库都搬空,我和皇弟也都全力支持你,哪怕要本王的项上人头都行!”

萧飞逸连忙道:“属下不敢,再说也不至于!”

楚皇端起酒壶亲自给萧飞逸斟了一杯酒后道:“萧帅,如果有需要,就算让孤御驾亲征也可以!南楚的命运交给你了!”

萧飞逸跪倒道:“请陛下放心,萧某定当竭尽全力!”

“哎,你自称萧某而不是臣,看来南楚留你的时间不多了!不过孤不怪你,因为你就像金翅大鹏鸟一样,注定要在九天翱翔,南楚终是留你不住的。”

“陛下金台拜帅,我自当万死不辞,所以一定会为南楚解决当下之困,夺回寒山城,彻底击败他们!”

太后一听萧飞逸要帮着楚皇夺回寒山城,呼地一下站了起来,激动不已地道:“萧帅,这是真的吗?”

萧飞逸道:“太后,萧某一言九鼎,自是真的!”

太后激动得流出泪水,居然给萧飞逸鞠了一躬,之后道:“既如此,哀家就替南楚黎民百姓以及皇室所有成员谢谢萧帅了!”

太后一躬把萧飞逸吓坏了,立刻磕头道:“太后,你可折煞微臣了!臣定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夏之将倾!”

这次萧飞逸可没自称萧某,而是称为臣,和刚才态度明显不同,为的就是回报太后的厚爱。

太后没想到自己下意识的一个无心举动反倒把萧飞逸拉得更近,立刻高兴地道:“萧爱卿,南楚的命运真的要交到你的手里了!连倪雾都对你赞不绝口,哀家相信我们所有人绝对不会看错你!”

“太后谬赞了,臣非圣人,也会出错,好在有一帮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兄弟们帮衬,这才一路跌跌撞撞走到现在。”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萧帅,如果没有以前的过往,你不可能如此优秀!苦难虽然让你锥心泣血,可苦难也让你坚强,让你成长!”

一想到以前逃亡的日子,萧飞逸只能苦笑,因为当初的罪魁祸首就是倪雾和魔琴老祖。

楚皇道:“萧帅,放手去做吧,你手中的天子剑可不是吃素的,有先斩后奏之权,谁敢不听,斩了就是,朕为你撑腰!”

“好!那臣可就放手去做了!”

“去吧!接下来全是硬仗,朕全权授权给你指挥了!”

“仗自然由我指挥,可很多事情的协调还得陛下和王爷配合才行!”

“放心!我们不会拖你后腿就是!”

“好!就等陛下您这句话呢!”

……

翌日,正在逃亡的南楚政权终于进行了一次非常正式的大朝会,而朝会的地点选在了王家大院。

这个王家大院是宰相王羡特意设在这里的,算是千秋小镇第一豪宅。

最初没选王家大院作为楚皇临时行宫是因为这里太好了,萧飞逸怕暗王提前在这里做手脚,这才特意选了曹府来钓暗王。

千秋小镇的百年白府地方太小,只适于暂时过度,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太后也转移到了王家大院来了。

暗黑组织只跑了几条大鱼,已经是昨日黄花了,短期内不会再掀起什么浪花,所以萧飞逸让把这里选为临时行宫和朝会的场所。

经历了对暗黑组织的剿杀后,所有大臣好像都松了一口气,觉得悬在头上的利刃消失了,所以整体精气神还是不错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大朝会,袁家家主袁古道、曹家家主曹洪、白家家主白逍遥也受邀参加,破天荒头一回站在三班文臣武将后面。三大世家家主来了,反而九大战神一个没来,多少让人感到奇怪。

楚皇的气色也恢复了一些,没有前几日那么憔悴了,但也说不上英姿勃发,而且神情忧郁,目光闪烁,似乎有很多难言之隐。

当李公公开口说出“山呼”时,群臣立刻跪倒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群臣站起后,楚皇开门见山,居然向群臣要起钱来。

“诸位爱卿,朕今日朝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筹钱!大家都知道南楚现在已经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生死存亡系于一线!战争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一切都必须要有足够多钱来支撑!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能站在这里的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所以还望诸位爱卿慷慨解囊,以解当下燃眉之急!不但你们要交钱,各个世家也同样如此!平时朕劳神费心,还不都是为了你们,为了天下?如今南楚有难,也该到你们展现高风亮节的时候了!”

众人没想到迁都后的第一次大朝会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开始,各个都面露难色。

南楚这些年国库空虚,要不然楚皇给太后贺寿也用不着朝王羡借钱了,所以在场的大臣如果单纯靠国家那点微薄俸禄,早就喝西北风了。尽管众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其他收入,可真要说大富大贵,实在没有几人,大多数人也只是勉强度日,否则给太后的贺礼也不会那么寒酸,被北赵使团出了那么大的风头。

大乱之世,人人自危,手里有钱有粮,心里才不慌,否则和那些流民又有什么太多的区别呢?

正因此,当楚皇开口朝大家要钱时,群臣这才面露难色,毕竟很多人也很拮据了,根本拿不出太多的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