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8章 法正怂恿刘备称王(2 / 2)
关平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演技高超的马超给安抚完毕了。
诸葛亮慧眼如珠,明白了这是马家父子上演的大戏。
“还是挺聪明的。”诸葛亮夸赞了马超一声。
小插曲过后,长安就陷入了平静。
除了一万兵马戒备,其余四万兵马都投入到长安城的开垦、种植、水利当中。
长安城本就是富庶的。经历过多年的战乱,人口不多。
哪怕经历多年的休养生息,依旧无法恢复到巅峰状态。
诸葛亮投入四万人手,长安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速。
更多的荒地被开垦出来,为明年的春耕做好了准备。
当然了,诸葛亮也不是只是开垦,他还从南阳、兖州、豫州等地招募没有土地的百姓,极大力度地恢复民生。
就是在诸葛亮全力在恢复长安的工作之中,相关情况也被刘备给打探清楚了。
在经历过刘禅出生的欢喜之后,刘备就全面进入了工作状态。
凉州、长安、上庸的各种情报都是刘备需要知道的。
马岱还是在阳平关和刘备军对峙,让刘备如鲠在喉。
上庸方面,有阎圃协助的张绣,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打造十分坚固的防御工事。
而且上庸的兵力也在张绣的努力之下,达到了两万之巨。
刘备要想进攻上庸,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而诸葛亮到达长安的一系列操作,刘备就真的看不懂了。
刘备叫来了司马懿、法正商议大事。
至于徐庶,依旧是装病不来。
刘备将情报交给司马懿和法正,说道:“诸葛亮调动了五万兵马,意欲进军汉中。可直到现在,诸葛亮都没有进军,吾很是疑惑。两位可有什么见解?”
法正自然是收到了相关的消息,他心中早有腹稿,对刘备拱手道:“主公,刘俊看似强大,但地盘辽阔,需要驻守的兵马甚多。他能够调动的兵力极其有限。诸葛亮虽然调动五万兵马,可眼下寒冬将至,他不敢妄动。”
“不敢妄动?”刘备有点疑惑了。
法正十分明确地说道:“凉州本为多事之地,自古以来,凉州常年混乱。如今马岱带兵与我军在阳平关对峙。若不退回凉州坐镇,诸葛亮就必须要留下兵马,威慑凉州。”
“马岱若是退兵,我军大可长驱直入,打凉州一个措手不及。如此,诸葛亮现在是进退不得之境地。”
刘备听得眼前一亮。
司马懿也附和道:“正是如此!诸葛亮即便是要开战,也会是在寒冬过后。主公大可放心。”
寒冬开战,一直都是游牧民族活不下去了,才会冒险而来。
偏偏凉州之地就有大量的羌人。
历史上的羌人,屡次造反,让大汉朝廷头疼不已。
前些年,羌人又叛乱了。
司马懿和法正相信诸葛亮在无法保证羌人不叛乱的前提下,是绝对不会出兵的。
同时他们也想到了派人去偷偷联络凉州的羌人部落,许诺重利,让羌人造反。
这一点,刘备当然也想到了。
“凉州羌人反复无常,凉州百姓又要受苦了。”刘备隐晦地说道。
司马懿和法正立刻就明白了刘备的意思。
这就是让他们放手去干啊!
反正结果都是对刘备有利的,司马懿和法正自然知道怎么选择。
突然间,法正向刘备郑重地说道:“主公,在下有一件重大之事禀报!”
刘备看着严肃的法正,轻笑道:“孝直,有什么事情就说出来吧。咱们都是自家人,不必那么严肃。”
法正十分严肃地向刘备进言道:“当今天下,刘俊祸乱朝纲,仅剩主公独力维持正道。天子蒙尘,百姓迷惑。刘俊窃据中枢,挟天子号令天下,称王称霸。主公乃是孝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大汉皇叔,岂能屈尊于刘俊?”
刘备心中一跳,他猜到了法正的意思了。
司马懿瞪大了眼睛,直勾勾地对法正说道:“孝直,你是说要让主公更进一步?”
法正郑重地说道:“在下恳请主公称王!以正视听!扫六合,震寰宇!”
称王啊!
这可是刘备一直以来的梦想。
刘备的嘴角都要压抑不住了。
司马懿内心叹息一声,自己怎么就比法正慢了一步呢?
刘俊现在是唐王,距离皇帝的位置只差临门一脚。
刘备作为和刘俊对着干的诸侯,又和刘俊一样的出身,刘俊称王,刘备为何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