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不同时空的故事10(2 / 2)
站在无名烈士墓不灭的长明灯前,班行远发出一声无声的叹息。献花后,班行远在那里站了很长时间才转身离开去游览红场的风景。期间无意间撞到了一个有些早秃,留着大胡子的怪人。
班行远不会想到,在后世的科学史上,他和那个怪人总会放在一起论述。
Io的题目对班行远来说没有任何难度,每个题目他都会用不到规定时间的一半提前交卷。而他的解答总是让组委会目瞪口呆。
班行远没有任何悬念的拿下了金牌。
就这样,班行远刚刚上完高一就被京城大学录取了。但是他并不打算提前上大学,还是要等到高三毕业。
李惠安最终选择了法律专业,让一众老头老太太捶胸顿足。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李惠安开始了崭新的大学生活,虽然有宿舍,但是她习惯每天回家,美其名曰监督弟弟妹妹学习。就是辛苦了班行远,要每天接送。
而班行远也彻底放飞自我,学校是不可能去的,每天出没各大图书馆学习着自己需要的知识。后来就整天在家了。
不是班行远宅,而是他有了新的工具。对班行远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不能和国外的数学家进行交流,虽然可以通过阅读期刊了解最新动态,但是时效性差了很多,和面对面交流比差了很多。不得不说,这一时期东大在数学领域和国际上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一个偶然的聚会,在几位专家到家里做客的时候班行远了解到高能物理所接通了互联网,虽然只是连接了国外的科学机构,但是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国外的科学家进行交流。班行远立即和老爷子表达了希望家里接入互联网的想法。
老爷子通过了解发现技术上没什么难度,就是花钱的事情。花钱的事情能算事儿吗?自己的钱不就是给这个乖孙用的吗?于是班行远成了国内的第一个互联网个人用户,为此甚至连整个国际出口的费用都包了。
这位时候整个东大的互联网带宽也不过区区几十kbps,考虑到老爷子这里是金主,给家里预留了几kbps的带宽。
足够了,这时候的互联网内容全都是文字,除了邮件就是新闻组,每秒传输几百字,足够了。
班行远仿佛打开了新世界一样,像个海绵一样疯狂的吸取着营养。班行远不是和着名的数学家发邮件请教问题就是出没在数学的新闻组,疯狂的成长着。
1993年七月初,汪老师来访,提出了有件事情想让班行远帮忙。
“不是,汪老师,国际大专辩论会和我一个高中生有什么关系?”
“是没有关系,不过那些学生一个个自视甚高,以为老子天下第一,我想让你去灭灭他们的威风。”
没办法,班行远只能在李惠安幽怨的眼神中跟着汪老师去了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