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用代购赚的钱去办女学,帮助青州女子(2 / 2)
二十套!
这个数字让旁边听着的几个妹妹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按照白露美妆店一套基础妆品至少三十两银子的价格,二十套就是六百两!
这可是一笔真正的大生意!
一月十分镇定,她拿出自己的小本子,不疾不徐地问道。
“钱同学,令堂对这二十套妆品可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比如口红的颜色,是都选一样的,还是需要不同的搭配?”
钱同学被她这专业的态度问得一愣,结结巴巴地回答。
“我......我娘没说。”
“她说,就......就选最好看,最受欢迎的就行。”
一月闻言,笔尖在纸上轻轻点了点,随即抬起头,给出了一个更专业的建议。
“钱同学,这样恐怕不妥。”
她认真地说道。
“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妆品也是一样,适合王夫人的颜色,未必适合李夫人。”
“若都是一样的,难免有人会不喜欢。”
“不如你回去告诉令堂,我们可以提供定制化的伴手礼服务。”
“定......定制化?”
钱同学又听到了一个新鲜词。
“对。”
二月在一旁补充道。
“我们可以准备三到四种不同风格的妆品礼盒。”
“比如,一种是适合年长夫人的,颜色会以沉稳的豆沙色、砖红色为主;”
“一种是适合年轻夫人的,颜色会以明艳的正红色、水红色为主;”
“还有一种是适合未出阁小姐的,颜色会以娇嫩的粉色、橘色为主。”
三月也接话。
“这样一来,收到礼物的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年龄来挑选,岂不是皆大欢喜?”
“令堂送出的这份礼,也更能送到人的心坎里去。”
钱同学听得连连点头,眼睛里满是佩服。
他原以为这只是小孩子间的倒买倒卖,没想到这里面竟有这么多门道。
他匆匆跑回家将这番话学给了母亲听。
钱夫人听完,对这七个素未谋面的小姑娘大加赞赏,当即拍板,就按她们说的办!
并且,还将总订单从二十套,追加到了三十套!
七个小月亮也是想到。
“以后还可以考虑接定制的活......”
她们不再是简单的代替购买,而是开始提供选品咨询和方案定制的服务。
她们的名声,也因此在青州城的贵妇圈里,传得更响了。
许多人发现,通过这几个小姑娘买东西,不仅方便快捷,还能得到意想不到的贴心建议。
她们似乎对自家娘亲的妆品了如指掌,总能根据你的年龄、身份和出席的场合,为你推荐最合适的产品。
渐渐地,七姐妹的小本子上,记录的不再仅仅是商品名录,还多了一份份详尽的客户档案。
“王夫人,年约四十,肤白,气质端庄,偏爱正红色系口红,妆容要求大气得体。”
“孙夫人,盐运使夫人,年约三五,肤色偏黄,性格爽朗,喜欢尝试新品,近期对高光和修容兴趣浓厚。”
“陈小姐,布政使嫡女,年方及笄,活泼可爱,适合粉橘色系妆容,购买力强,是引领小姐圈风尚的关键人物。”
......
这些信息,都是她们通过平日里与夫子、同窗的交流,以及在白露美妆店里实习观察时,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
白露翻看着女儿们这些做得比店铺掌柜还详尽的档案,心中是又惊又喜。
她发现,自己似乎无意中,培养出了七个天生的商业奇才。
她索性将白露美妆店会员专供渠道的一部分,也交给了女儿们打理。
所谓会员专供,是指一些产量极稀少,或者刚刚研发出来,尚未公开发售的顶级新品。
比如,用南海珍珠磨粉制成的、带有微微珠光的定妆散粉;
又比如,用晨曦第一滴露水浸泡过的玫瑰花瓣蒸馏出的、香味独特的限量版口红。
这些东西,以往只对金卡会员开放。
而现在,通过七姐妹的渠道,只要你出的价钱足够,或者与她们的关系足够好,便有机会能提前购得。
这一下,七姐妹的代购含金量,瞬间又提升了数个等级。
她们不再仅仅是官方渠道的补充,而是成了一条凌驾于普通购买渠道之上的VIp专线。
找她们代购,不仅是一种方便,更成了一种身份和人脉的象征。
“听说了吗?赵夫人通过白家小姐,拿到了一盒珍珠散粉,那光泽,简直绝了!”
“何止啊!我听说李尚书家的小姐,提前三个月就用上了最新款的秋季限量眼影盘!”
这股风潮,让七个小姑娘在书院里的地位,也变得微妙起来。
从前,大家敬她们,是因为她们的母亲是白露。
而现在,许多同窗,尤其是女学生们,看向她们的眼神里,更多了一份崇拜。
她们成了书院里最受欢迎的人。
课间休息时,总有成群结队的女生围着她们,叽叽喳喳地询问最新的妆品资讯。
“六月六月,我娘问你,下一季的口红会出什么新颜色呀?”
“四月四月,我偷偷告诉你哦,我攒了好多私房钱,你能不能帮我留一支那个人鱼姬色的唇釉?”
面对这一切,七个小姑娘虽然心中得意,却始终记着母亲的教诲,待人接物,谦逊有礼,从不拿乔。
她们将生意和学业分得清清楚楚。
在书院里,她们是勤奋好学的学生;
回到家里,她们才变身为运筹帷幄的小老板。
她们赚来的钱,除了留下一小部分作为零花和扩大生意的本金外,大部分都交给了白露。
白露没有将这些钱收入自己囊中,而是以她们七姐妹的名义,在青州城外,开办了一家专收孤女的女学。
她告诉她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你们赚的钱,来自于青州城的女子。”
“那么,就让这些钱,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女子。”
“这,才是真正的道。”
七个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着头,但当她们亲眼看到那些和她们差不多大的、衣衫褴褛的女孩子,因为她们的善举,能有书读,有饭吃,脸上露出笑容时,她们的心中说不上来是啥滋味。
在青州城的贵妇圈里,找这七个小姑娘买东西,不再仅仅是一种时尚消费。
夫人们在满足自己爱美之心的同时,也为城外的孤女们尽了一份力。
“哎,你听说了吗?我上月从白家小姐那儿买口红花的银子,都变成城外女学娃娃们的新书本了。”
“可不是嘛!我花的钱,给她们换了过冬的新棉衣呢。”
“这么一想,买再多也不觉得心疼了。”
这种为慈善而购物的心理,反而极大地刺激了消费。
“我消费,我骄傲!!”
“我那是买化妆品打扮吗?不是!我这是做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