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白清泽要在京都再次成亲啦(1 / 2)
一列准备妥当的庞大车队,静静地停在了白府门前。
为首的是一辆宽敞舒适的八宝琉璃马车,车壁厚实,雕梁画栋,内里铺着厚厚的波斯毛毯,还放着精巧的鎏金暖手炉,一看便知是青州知州的座驾。
其后是七辆稍小一号却同样精致的马车,一字排开,是为七个女儿准备的。
再往后,则是十几辆装载着行李和送往京都各府年礼的货车,以及一支由知州府亲卫和白家护院组成的、人数过百的精锐护卫队。
如此浩大的阵仗,引得街坊四邻都悄悄打开门缝,好奇地张望着。
青州知州早已换上了一身便于出行却又不失威严的紫貂大氅,精神矍铄地等在车旁。
孙南星跟着一起去见见世面,另外也是想去京都看看顾凉。
白露则领着同样穿戴一新的七个女儿,从府中走了出来。
罗娘子满眼不舍地跟在后面,手里还提着一个食盒:“这里面是刚出炉的点心,路上饿了垫垫肚子。”
“罗娘子,家里就辛苦你了。”
白露郑重地对她行了一礼。
“快别这么说,这都是我该做的。”
罗娘子连忙扶住她,又挨个摸了摸七个女孩的头,“你们去了京都可要好好听夫人的话。”
“知道啦,罗姨!”
姐妹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清脆悦耳。
青州知州看着这依依不舍的场面,笑着催促道:“好了好了,又不是不回来了。
都上车吧,再耽搁,就要误了吉时了。”
白露最后看了一眼张灯结彩的店铺和府邸,这才带着女儿们分别上了各自的马车。
随着车夫一声清脆的吆喝,浩浩荡荡地朝着通往京都的官道行去。
车队行进平稳,车厢内温暖如春。
三月和六月、七月在一辆车里,正是爱玩的年纪。
三月从自己的小包袱里献宝似的掏出一副叶子牌,六月则端出罗娘子准备的点心,七月为姐妹们沏上热茶,车厢里很快就充满了欢声笑语。
而在另一辆马车上,一月、二月、四月和五月则围坐在一起。
“这是京都各家势力的分布图,还有主要人物的关系网,是我根据娘亲提供的信息连夜整理的。”
一月摊开一张绘制精细的图纸,神情严肃,“此去京都,不比青州,我们言行举止都要万分小心,切不可给母亲惹来麻烦。”
二月则拿着账本,细细规划着:“这次带去的年礼都价值不菲,送给哪家,送多少,都要有章法。”
“还有,三舅的婚宴,我们姐妹该添上什么样的贺礼,也得提前商议好。”
四月和五月认真地听着。
苏瑾玉几个则在另一个车厢呼呼大睡。
白露和青州知州同乘一车,她掀开车帘一角,看着后面,只觉得心中欣慰。
“都长大了,一个个都能独当一面了。”
青州知州感慨道,“当年我初见她们时,还只是几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跟在你身后,怯生生的。”
“是啊,一晃都七年了。”
白露放下车帘,眸光悠远,“真好啊......”
“如果我们的日子能一辈子过成这样,那就好了......”
车队行进了约莫两个时辰,天色渐晚,凛冽的北风卷起雪粉,敲打着车壁。
官道旁出现了一条封冻的宽阔河流。
河面在夕阳余晖下泛着冰冷的银光,如一条沉睡的玉带。
“白娘子,知州大人,”
护卫队长在车外禀报,“前方河面结冰过厚,为防马匹打滑,需先派人清理出一条安全的道路,我们在此稍作休整。”
“知道了,安全为上。”
白露的声音从车内传出。
车队缓缓停下。
喧闹了一下午的女儿们也有些倦了,车厢内安静下来。
白露披上一件雪白的狐裘披风,走下马车,想透透气。
寒气扑面而来,让她纷乱的思绪为之一清。
孙南星几乎是立刻就跟了下来,手里还多带了一件厚实的斗篷。
“天冷,白娘子当心着凉。”
他的声音温和,眼神里带着藏不住的关切。
“多谢。”
白露接过,却并未穿上,只是搭在臂弯里,目光望向那片壮丽的冰河,“这里的景致倒是不错。”
孙南星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冻结的河面下似乎还能看到水草的影子。
他笑了笑,说道:“景致再好,也少了些生气。”
“白娘子一路劳顿,若能尝尝这河里的鲜鱼,定能暖暖身子。”
白露闻言失笑:“这天寒地冻的,河面都结了三尺厚的冰,哪里来的鱼?”
“事在人为。”
孙南星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他转身从一辆货车上取来一把工兵铲。
只见他走到河边,选了一处冰面相对薄些的凹陷处,用工兵铲的尖端用力凿击。
他动作利落而充满力量,不一会儿,坚硬的冰层上就被凿开了一个碗口大小的窟窿。
白露饶有兴致地看着他,护卫们忙着清理冰道,女儿们也从车窗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张望。
孙南星撸起袖子,将手沉进冰水里摸了半天。
不过多时,他用起大铲子。
一条半尺多长、通体银白的肥美河鱼被他利落地拽出了水面,在冰上活蹦乱跳。
“哇——”
女儿们的车厢里顿时爆发出惊喜的欢呼。
孙南星拎着那条还在挣扎的鱼,走到白露面前,脸上是少年般灿烂又有些得意的笑容。
被冻得微红的鼻尖,让他看起来多了几分真诚的稚气。
“白娘子,今晚可以加餐了。”
夕阳将他的身影拉长。
他眼中的情意纯粹而热烈,毫不掩饰。
白露心中微微一动,她看着那条鱼,又看看他,最终还是温和地笑了。
“辛苦你了。”
她轻声说道,接过了那条鱼。
夜幕悄然降临,护卫们在清理出的安全地带旁,生起了几堆熊熊燃烧的篝火。
孙南星钓上来的那条肥鱼,被手脚麻利的护卫处理干净,用两根削尖的木棍交叉贯穿,架在了最大的一丛篝火上。
他亲自掌管着火候,不时地转动木棍,鱼肉被烤得滋滋作响。
油脂滴落在火焰中,激起一串串火星。
浓郁的鲜香混着木柴的清香,钻入每个人的鼻孔,引得孩子们不住地吞咽口水。
白露让罗娘子准备的厚毯子铺在火堆旁,隔绝了地上的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