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天明(2 / 2)
岁月赋予了他们更深的皱纹与更沉的责任,他们也成为了需要为后辈遮风挡雨、苦心引导的“长辈”。
终结魔患,并非责任的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将先辈的风骨、将抗争的精神、将对这片土地的深沉热爱,传承下去,培养教育出一代又一代能够守护这得来不易的和平、能够开创更美好未来的人。
这,便是他们新的、亦是永恒的使命。
就在这片劫后余生、悲喜交织的氛围中,一只熟悉的云雀傀儡,扑棱着翅膀,有些迟滞地飞到了鹿闻笙的面前。
它不再如以往那般灵动狡黠,眼中亦失去了那种拟人的神采,仿佛只是一具设定好程序的死物,精准地悬停在鹿闻笙的指尖。
鸟喙开合,一张卷起的字条被轻轻吐出。
鹿闻笙展开,依旧是那熟悉的、如同幼童涂鸦般的狗爬字,笔画歪斜,力道不均。
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那些扭曲的线条似乎被注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认真与沉重,竟能让人勉强辨认出其所要表达的轮廓与意境。
纸上只有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钧:
“此间寂凉,辞山葬我,踽踽独行者,不得归处。”
没有落款,没有多余的解释,但鹿闻笙瞬间便明白了这字迹的主人,以及这话语背后所蕴含的决绝与悲凉。
当初同门的构陷与宗门的背弃,如同一把冰冷的锉刀,一点点磨去了曲雁回心中属于“人”的温热,将他推入了诡谲冰冷的魔道,泯灭了他最初的本真。
而如今,青玄道长那份不曾熄灭的关怀,鹿闻笙那句“这很重要”的公道话,以及这场关乎苍生存亡的大义,如同微弱却执拗的星火,竟奇迹般地重新点燃了他内心深处那一点未曾彻底泯灭的良知。
这份被唤回的“良知”,对于双手早已沾满血腥、行差踏错太远的曲雁回而言,或许并非救赎,而是更沉重的枷锁与痛苦。
他无法回头,亦无法坦然立足于光明之下,更无颜面对昔日真心待他之人。
鹿闻笙心念微动,如今他神识何等强大,意念一扫,便已感知到遥远之处,那属于曲雁回的生命气息,如同风中残烛,已然彻底熄灭。
没想到曲雁回的“礼”,这么重。
鹿闻笙的目光,再次落向那魔尊躯体最终消散、与大地融为一体的位置。
在那片新生的绿意之下,他敏锐地感知到,一丝极其隐晦、却又无比精纯的魔元本源,很熟悉......
“这样也好,”鹿闻笙轻轻阖眼,复又睁开,眼中是一片澄澈的了然,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这样……也不错。”
拂晓的晨光刺破最后一丝阴霾,将金辉洒向历经浩劫的大地。
焦土之上,新绿倔强蔓延,与未散的战火余烬交织成斑驳画卷。
残存的人们相互搀扶着站立,望向空中那道身影的目光中,交织着劫后余生的恍惚与近乎信仰的灼热。
鹿闻笙立于光尘纷扬处,流云广袖在晨风中轻拂,山河纹路流转着淡淡清辉。
他垂眸看向手中渐趋朴拙的木像,指腹抚过那双雕琢慈悲的眼眸——万民心意在此刻归于沉寂,唯余木质本身的温润触感。
“小鹿......”颜清姝的声音带着微哑响起,她束发的绸缎早已不知散落何处,凌乱青丝垂落肩头,却掩不住眼底粲然的光,“我们...真的做到了?”
季晏礼默然归剑入鞘,金属摩擦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他望向远处正在清理战场的同门,那些年轻弟子们一边搬运着受伤的同伴,一边忍不住抬头望向山巅,脸上泪痕未干,嘴角却已扬起明亮的弧度。
“是啊,做到了。”鹿闻笙转身望向同伴们。
宋闻正龇牙咧嘴地由着章知许包扎手臂伤口,李瑞希正要给他丹药,宋闻察觉到视线立刻扬起标志性的懒散笑容;金见闲蹲在地上认真清点所剩无几的符纸,侧脸在晨光中格外沉静。
柳霁谦指节轻拭剑鞘,霜雪般的眉眼映着天光,依旧坚定的站在他的身边,抬眸时与他视线相触,情谊灼灼。
不需要更多言语。
他们走过尸山血海,闯过万丈魔渊,在绝望的深渊边缘抓住彼此的手,此刻站在这里,本身就是最铿锵的誓言。
山下渐渐响起零星的欢呼,如同星火落入枯原,很快燎成震天声浪。
幸存的修士们抛起破损的法器,相拥而泣;妖修现出原形在云间长啸;魔修们站在战场边缘,看着融入掌心的愿力光点,有些无措地擦拭着眼角。
鹿闻笙落地,脚步落在焦土上发出细微声响。
所过之处,人群如潮水般分开又合拢,无数双手试图触碰他的衣角,无数道目光烙刻着他的身影。
当他停步在战场中央,天地间倏然安静。
数万道目光凝聚在他身上,等待着终结之战的最后箴言。
“百年前,先辈们以血肉筑起屏障;今日,我们以脊梁撑起苍穹。”
他的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在晨风中传得很远。
“这不是终结,而是开始——开始学习如何在疮痍之上播种,开始在废墟里重建炊烟,开始让今日的血泪浇灌出明日的安宁。”
他抬起手臂,指尖掠过风中飘摇的新芽,掠过众人染血的衣襟,最终指向天际破晓的曙光。
“请看——”
东方既白,云霞蒸蔚,无数细碎的金光刺破云层,将巍峨山峦、蜿蜒江河、乃至每一片沾着露珠的草叶都镀上温暖的色泽。
被愿力滋养的大地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复苏,绿意如涟漪般荡开,裹挟着蓬勃生机漫向视野尽头。
“诸位,天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