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一年冬至(2 / 2)
两人盘腿坐在床上,面前摆着一个花生盘子,江简夫捻起一颗花生米,摇了摇头:“不是,我一个行政参谋,又不上前线,哪里能受什么大伤?”
“我这伤是在曹州伤着的。”
“曹州?地震?你在那儿?”戚广胜一下子想起来,那天他在外交部里通宵办公,突然就觉着一阵震动,直到当天下午才知道是山东地震了,初步判断震级7级,烈度9度,北至北京、南至南京、西至西安,都有明显震感,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一次使用震级这一概念判断地震。
“嗯,六月我部从山南撤下,退回羚芝,随后又扩编,我便跟着队伍从乌斯藏到了河南,队伍刚到开封,我们就去济南,半道上遭着地震,就被困在曹州了。”
“原来如此......”戚广胜沉默了一下,“这些年地震就数今年最要命,你怎么伤着的?”
“是啊,时间地点都不巧啊,前几年的地震都在康定、青海、西域、北庭,地方人烟稀少,时间也都在白日,也伤不到什么人,结果今年这地震,好巧不巧在山东,还偏偏是凌晨人都在睡觉的时候。”
山东自然不是西北能比的,人口密度太大了,而现有建筑想要抵抗这个烈度的地震也没什么可能,也就少数混凝土建筑和古城墙还能站着。
“我们当时还算是好的了,赶时间,天不亮便起来了,只是刚走到院子里就感到一阵天旋地转,镇外边的稻田里裂开了一条一里多长的口子,是真吓人。”
回想起来,江简夫也是一阵感叹,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这个刚从战场上下来的汉子也遽然失色。
“那些天曹州和周围的府县都跟人间蒸发了一样,电话打不进去,电报也没人回,好不容易才从归德府知道地震的一些情况。”
“正是这样才麻烦,一开始我们倒是没受伤,但大灾之后总有人生出歹心,我们跟曹州府的一些公人和警察聚到一起,维持秩序,结果就跟那些暴徒打起来了,一颗子弹打中了右肩,得亏没伤到动脉,否则就当时那情况.....”
“姐夫,你怕是也见不到我喽。”
“地震这种事情,哎,上次这么糟糕还是海原大地震,甘肃震,我当时在香港的轮船上都感觉到了震动,钟都不走了。”
戚广胜叹了一口气:“当时各府县的官僚体系和治安体系可是完全崩塌了,期间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江简夫也点了点头,“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当年军队无论如何也进不去,如今好歹还有空军。”
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震级达到了8.5级,烈度更是直接到了定格的12度,被全球96个地震台记录到,被称为“环球大震”,其余震持续三年。
“我们在曹州的第一天就看到了空军的飞机,向下播撒传单,当天晚上降落了一架联络机,但结果很糟糕,连人带机都坠毁了,从第二天开始有集中的空投物资,到第三天空降兵也来了,震中心情况才好些,差不多恢复了秩序,靠外围的则要更早些,然后,差不多四五天后,我就坐着一架联络机到了济南,在哪里养伤一段时间后回了京城。”
“这些到还算是好事,你知道最让人气愤的是什么吗?”说着,江简夫突然提高了声音,“妈的,好不容易有几架飞机下来了,结果带过来的全他妈的是什么议员、官员,还有什么记者,转一圈拍两张照片就走了!”
“我知道,后面大总统和总理连夜召开会议批了这些人,后面就没有了。”戚广胜捻着一支烟,眯着眼,“嗐,这事情,在所难免,能及时管住就行。”
“......”
次日早晨,将儿女送去了学校,把自己的小舅子送到陆军部之后,赶到外交部之后,戚广胜便收到了最新的日程安排。
德国人显然是拿定了主意,想要与中国进行一番深入交流。
傍晚时分,天气突然转阴,不多时下起了一场雨,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这场罕见的冬雨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了许多的困难。
而在大雨钟,一辆福特汽车悄悄穿过雨雾,驶向荣林酒店,几个德国人身着略显随意的西装,从其车上下来,迅速进入酒店,随后在侍者的引导下进入一间包间。
“施托尔先生,好久不见。”戚广胜等人起身与施托尔简单的寒暄了两句,随后双方便落座了。
在二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很多外交场合未必有多么正式,而正式的场合也往往是形式。
与苏联外交官一样,德国人也与许多外国官员保持了一定的私人联系,在很多时候,这样的手段是很有效的,比如苏联找美国买战列舰的事便是在酒桌旁谈下来的。
“先生们,在如今的世界局势下,我们有着诸多的合作的可能,英国人正试图通过一切不光彩的手段限制我们,而这个邪恶的帝国同样在东方维持着他们的霸权,阻碍着亚洲的人民取得自由与独立。”
“这,便是我们合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