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倭国风云变幻间(一)(2 / 2)
九江号客船属于小型船只,一般来说客房是配备有一张单人木床,书桌,还有书架,有一些比较常规的书籍,有冰室(但是初代版冰箱制冰技术本来难度就不大,已经形成产业了,毕竟夏天买点冰块,冻点西瓜和冰水美滋滋的,搞点凉面也不错,有些机器也需要用冰块进行保护,这一行还是挺有赚头的。不过由于制冰技术有一些原材料是能够制造火药的,属于管控阶段,需要审批才能够拿到,但是冰块的价格基本已经平民化,普通人家夏天也买得起。)还有一些其他配置有供水间,一个茶壶会配上茶,当然了茶你就别想多好了。便民中心可以买一些吃的,喝的一般有正餐,不过便民中心需要额外付费,一般而言,便民中心是外包制,也就是船的管理方,把名额让出去,让其他人进行经营,价格呢?不一定,有的很高,有的很低,但是基本属于家常品。
五号客舱内,舟山弘毅的工作相对比较轻松,除了每天固定抽出一点时间给技术团队的成员上外语课,给他们讲解倭国的风俗忌讳之外,基本就没有什么事。不过,对外战略联络处也就是外交部的说,这次事完了之后,让他写一部倭国外交实录。不过,这就是另外的价钱了。所以,舟山弘毅是最轻松的,除了固定的上课时间,就是在客舱内盘着平常放假跟同学去金城附近的龙阳市求的一串开光的佛珠。两大箱子是,买的大宋帝国的土特产,舟山弘毅,家里算是倭国的小嗯豪门,毕竟第一波留学的肯定不可能有太多的寒门子弟,多数都是身份稍稍有点显赫的洛加尔武装叛乱后,大宋帝国派广江舰队去撤侨的时候,顺把共同体其他国家的成员国子民也帮忙撤了回来,当然是收费的,但是费用不多,也算是刷了一波好感我国本土反对派不是太多,日子过得比较轻松,闲来无事就看看书,喝喝茶,公派留学生的费用是各国政府出的(学费和保证日常的吃喝,如果你有额外的开支,像是出门逛街以及要买些奢侈品,这钱你要自己出),如果你有钱可以多带一点,用于额外开出舟山弘益,就属于第二种买了大宋产的顶级茶叶,农商产的御君清茶,虽然说一个年轻人不懂得品茶,但是偶尔喝一喝也是怪不错的。
房内,李振云正戴着眼镜查看材料和资料,他是谈判第一人,具体的谈判细节和对接工作是由他负责,所以正在查看对外战略联络处的公开资料以及情报战线得到的非公开资料。茶水是一杯接着一杯,刚准备继续倒一茶壶没了,正准备按铃让服务员加水,想了想自己去一趟供水间,坐久了对身体也不好,也活动活动。于是放下了特制的放大眼镜,起身带着茶壶去供水,间接热水。
达蒙娜一边,整理大宋帝国金融体系和中央银行体系改革的历代资料,政策研究以及相关材料作为参考。另一方面,还要准备撰写材料。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宋帝国的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呆在倭国那边,所以帮他们构建完之后还要顺带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后续的经营和培养工作需要靠他们自己处理。
倭国是藩镇割据的局势,中央印发的货币和各地藩政几乎手里都有自己领地类的专属货币系统,相当的混乱,有些地方甚至直接玩起了以物换物的原始操作,所以对于倭国的情况,第一点肯定要提升新货币技术,第二点壮士断腕了,已经协调国内运送一批物美价廉,品质极佳的基础生活物品和奢侈品,准备随时运往倭国,要求用新式货币结算。这涉及两个重点,第一点,由于倭国传统内乱,中央发行的货币本身就属于一团糟,想要救的话,基本很难,所以建议直接想办法另起炉灶。发行新式货币,第二点,就像前面提到的,货币本身的价值就是它能够买到吃的喝的,否则它就是废纸一张,所以需要从国内运送物资作为抵让新式货币有价值流通性。但是对于传统市场肯定会有冲击,这个就涉及产业系统的问题,还要和秦如月以及倭国官方进行沟通,具体工作不是那么好做的。不过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这个计划大概率是够能够完成的,但是还是要去倭国本土之后情况进行调整,还要和倭国官方进行沟通交流。两个工作,第一个工作,倭国本身中央货币的制造技术以及防伪技术做的到底怎么样?由于货币制造本身都是各个国家的机密,大宋帝国的情报机关在这方面确实没有探听到什么确切消息,只听到一些传闻传闻,倭国的货币制造机关还在用原始的一人一锤制造方法,应该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就大宋帝国几次升级迭代的制造技术而言,估计是实打实的落后产品。第2点,对于倭国局势要进行初步了解,尤其是传统产业系统帝国,在这方面是提前做了功夫,集中纺织业建立之后,传统纺织业从业者提前登记统计进行转业培训,让他们有饭吃,少部分保留原有产业。不过,升级为高档产业,这也是帝国新政中明确的一点。新时代如何在效率和传统间取舍,向洗衣行业初代滚筒洗衣机降世之后,传统洗衣服基本都去搞相关行业,洗衣妇田芬猛然抓住机会,专门开了一家手洗衣服精品手洗店,因为有些衣服金贵性注定不可能机洗干起了,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奢侈品,生意算是帝国新政以来的改革亮点工程。大宋帝国的货品流入倭国市场后,肯定会对传统行业进行冲击,要提前制定应对策略,安置妥善措施。但是,为了打破局势,所以必须要用一些半手段,像是英吉利羊吃人运动的缩减版。大宋帝国本身玩的是温水煮青蛙,一个产业搞系统性升级之前,那前期工作是要做一大堆的。写完初步计划草案之后,达莫娜起身看起了书,放松心情。材料基本准备差不多了,但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具体的方案还是要去倭国之后具体了解才能搞出具体方案。
三号客房内,腾文军也在筹备材料,由于帝国金融政策是明文规定,只能作为配菜,所以得等倭国的中央央行体系和产业集中基地规划方案出台之后,才能在倭国建立初代金融市场,所以他的工作除了跟达摩娜一样,要收集相关材料,培养倭国本土人才之外,也要摸清情况。
产业集中基地要大兴土木,这点是肯定的,第一点,产业规划之后,大量的传统从业者可能要失业。大兴土木刚好有从业机会,第2点,可以作为一个利益基本盘进行重新梳理。
产业集中基地,那是要真金白银砸下去的资源,技术,还有人力缺一不可。方面,江南变革由于谋反牵扯大量的家族,不少人直接被流放到东辽和西宁地区去搞基础建设,这是没办法的。初期的建设必须用人命去堆,不过待遇是很好的,早期是直接入编,也就是体制内编制可以调到政府机关,并且伙食供应方面还是不错的,第一代伙食是一荤一素,并且还有文化课和休息时间,后期随着品质不断不断提高,伙食配置也是逐渐豪华,三荤三素还有汤,每五天休息两次,东辽地区还配备的有暖和的冬大衣。同时,各地牢犯迎来了,巅峰时期,劳改教育这一时期是按工分算的,除了保证日常吃喝之外,可以用工分换着稀奇的,像是酒,还有比较奢侈的吃食,攒够工分之后,你就可以赎罪了。当然,犯的事太大是不可能的,顶多小偷小摸。资金方面的话,一是靠江南变革之后,大朝贪官贪官污吏和不干净的乡绅,第二就是靠资金回本产业集中基地,是有生活娱乐区的。一般来说,各工厂都配备的有伙房,也就是做饭的,但是偶尔也会吃腻,所以会有选择换换口。所谓哪怕一天的数量不多,但是每年的赚头也是不少,摊位是提前包出去的,你可以直接定租金,投行经济概念也就是这个时候形成的,一家店,它的产品可以大卖,但是没有本田生产,你把钱投进去,挣到钱之后按比例分红,这就是所谓的投行经济,现在有资金入股,技术入股和职业经理人入股三种模式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方面那,真的只能靠砸了,专利法的实施本质也就是为了这点。初代金融市场本质也就是投行经济一起出来的衍生品。后期,由于民间自主发展玩出了新花样,说不定可以用这个机会和平处理一些蕃镇问题。
三号客房内,秦如月一边整理材料,一边看大宋帝国驻倭国战略联络处传回来的关于倭国产业情况。由于前期大宋帝国一直忙着内部改革,各成员国只是买了技术,充其量派一些技术专家和团队去指导相关工作,没有继续跟进,导致倭国的产业系统基本崩塌,新技术投入之后,传统行业的力度太大,大量的人口失业。现在倭国是流民遍地走,产业系统要全部重新做好的技术方面,那就只能买新的技术体系。不过具体情况没有摸清,盲目下定义会出大问题。长呼了一口气,可以预料到倭国的产业系统是一个烂摊子,从冰室里拿出一瓶包装的冰水,打开之后就直接喝了起来。倭国的情况还真不是一般二般的乱。系统规划,产业调整全部都要重新处理,整个班子整个系统都要重新搞头大呀,这任务真的不是一般二般的重。
九号客房,林文洲我是比较轻松的,纯粹是来看看有没有能够挣钱的地方,产业集中基地项目,那不是说建就能建的资金技术,还有人力缺一不可,所以看看有没有合作和投资的地方,他本身就是顾问科,说白了不是投资部的人,投行经济的逻辑是一加产品能够大卖,但是没有本钱生产,于是乎你把钱借给他生产,挣到钱之后按照比例分红。顾问科就是看这个项目有没有赠的可能,然后根据材料分析看看要不要投钱,投多少钱什么的合作方式。
码头经济产业也是,一个比较亮点的工程,根据世界大同观理论,经济学说,关于一类产业观点,所谓一类产业是具有延伸性,说白了一类产业是上下联动性比较强的产业系统,以码头经济为例,码头的作用是什么?海贸是不是海贸?是不是需要有船?那么,造船行业以及相关产业就可以带动就可以让人吃饭。海贸是不是需要有货货品运输?又是一个产业链,然后不可能说货船到码头就能运出去,所以要临时仓储,于是在码头就形成了一个产业集中群,也是大学城经济理论下的附属品。延伸出来的码头经济,但一般而言,码头经济体系规模性肯定没有大学城经济和产业集中基地要强,但是也是能拉动内需,带动很多人就业,解决吃饭问题。当然,只有大规模码头才能有这个水平和能力。普通的小码头就不要想了。目前,整个东方地区只有大宋帝国的九江码头,丽江国的北阳道码头,倭国的赤岛国际码头是符合这个条件的,这也是帝国为何对青楼风花雪月场所整顿花了将近十几年时间,一来青楼本质上它就属于一类产业,这个产业关停不是一个产业的事,那是上上下下有多少产业,多少人吃饭的问题,二来要解决的就是替代问题,人不是机器不可能24小时粘着转,消遣行业本身就是刚需,青楼取消之后如何填补它的空白就是一个重要的使命。时装展览,话剧剧本,包括绿植经济和观赏鱼经济本身也都是这个产品下的产物,所以一个产业升级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原产业吃饭的人怎么办?第二,如何填补他的空白?
说白了就跟做生意一样,无论再好的生意做之前你都需要有本钱,无本买卖,那基本是骗人的,即便是有,那也是天上掉馅饼,国际码头的组建资金投入,技术投入,人力投入都是需要花钱,花时间,花精力的。国际码头的组建本身就是有硬性条件的,即便大宋帝国也就只搞了一个九江,虽然目前已经在策划搞第二个,但是一般的海疆小国来说,能够搞一个国际码头系统都已经足够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倭国的这个前期筹投入还不够,还是引了外资。江南的一家东海茂业(民间企业)赤岛国际码头组建的时候,就以资金和技术入股,每年的分红人家是能够分到的,大宋帝国没有任何参与,只是按照规定收了税款,剩下的钱是进入人家私库。当然,大宋帝国也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如果没有大宋帝国庞大国力,赤岛国际码头东海茂业的股份,估计会被倭国政府强制侵吞。倭国中央政府也几次想要想办法让赤岛国际码头100%控股按照市场流程技术专利的话,一般是专利许可模式和全权买单模式,第一种是付钱之后五到15年内,这个专利技术你可以用拿去盈利,拿去制造,全权买断是一次性买断模式,也就是直接买断以后这个专利你爱怎么用怎么用,至于现金部分按照当年的初期投入本额进行投入就行了,但是倭国政府现在的情况充其量把技术入股收回。
赤岛国际码头北调度站,东方共同体联盟几次会议敲定了东方海上交通沟通信号,也就是旗语系统,整合各地海疆,也就是国家边境由靠海的地方的渔民和传统的海上交流方式,制定东方地区海上交流沟通方案,报还没有发明出来。各国海上贸易交流沟通基本上用的都是这套旗语系统,国内可能会有不同的模式和模板。
倭国赤岛国际码头调度站,调度长,北野镇旗,灯塔发来信号大宋帝国九江号客船已快驶入我港北野镇旗,用望远镜看了一下之后,开口说道:"按照流程,先用旗语进行沟通,然后派出引导船,引导驶岗,通知公主殿下,他们宋国的使团已经到了。"
东风楼码头附近肯定会带起一系列行业,毕竟工人们也是要吃吃喝喝的,更别提往来的商人,有些钱的可能会想花点钱吃点好的,所以码头附近小吃街肯定缺不了,不过有没有高档的酒楼,纯粹看码头的繁荣程度情况有些特殊,也就只有一家东风楼。
倭国长公主安室缙云,大宋帝国新政以来,女性高层是层出不穷。大宋帝国本身陈棠江是下一代班子核心成员,主抓意识形态和政治斗争工作,任忠卫社副书记,翁胜男自由职业者是以职业顾问操盘起家,有些人手里面有点闲钱,找不到好的项目就有职业顾问帮他们。根据他们自身情况制定投资计划,参与两篇文章,成为帝国重要国策参考资料。中枢联席会议特别代表,国立学府相关专业讲师,参补成员之一,郑月淑国投中股集团副理事长,其他各行各业也有不同的女性崛起技术团队中,也有两人各成员国之间基本上也有崛起的丽江最大的国企丽江国投掌舵人,就是一位女性,倭国在这方面也是不妨多让这位长公主就是主管,京都地区实业的,像是纺织厂,冶炼厂,基本都是她在掌管。
东交所所长(货币制造,发行以及相关业务负责人,实权单位)龙本厚一,实业大臣君本济山(主管实业纺织厂,冶炼厂,纺织工坊,冶炼工坊,但凡是工匠的活都在他这,管还管这些部门的收税土地审批,貌似也管),外交大臣安田秀山,还有大宋帝国驻倭国对外战略处联络官李文浩(用帝国玩的新外交模式,双方互派联络官到对方设立联络处,负责处理双方事宜,是公开外交官仿照的,是近代的外交模式,不要想太多,大宋帝国也有倭国的外交官。前不久,大宋帝国去洛加尔地区执行撤侨,顺便把其他国的子民也都撤了回来。相关的对接工作就是倭国大宋帝国联络官负责),以上就是倭国中央政府派过来迎接大宋帝国使团的高规格接待队伍。
赤岛国际码头调度站旁边的一栋高大建筑,一面巨型旗帜(调度站的旗帜必须做的很大,否则船只看不到,或者说看错了引发的麻烦,那就不是一星半点),不停的挥舞做出旗语。九江号客船的旗手方文九也做出旗语回复,沟通完毕之后,码头派出两艘引导船,引导九江号客船驶入港口。
九江号客船驶入赤岛国际码头3号引导站,欢迎仪式。做的不错,有一幅大大的横幅,热烈欢迎大宋帝国技术团队赴我倭国进行技术指导。花坛还有几个小孩子,有男有女,一人捧着一副花束。一阵敲锣打鼓的好不热闹。
献花仪式结束之后,李振云与倭国外交大臣安田秀山握手相谈。一行人坐马车前往京都,先在大宋帝国驻倭国战略联络处招待所下榻。晚上,倭国官方在泰阁寺(这地方是专门举行国宴的,不是寺庙)举行欢迎晚宴。
京都日报载(大宋帝国江南运动后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抢占舆论市场,建立中央官报后逐步蓬勃发展,建立以中央日报为核心的官报体系。中央日报是中央第一大报,同时管理各地官报系统内容,改组后头版头条之国内外大事要闻个人文章评论时政,以及一些广告,广告审核要严,毕竟是拿官方作为保底,一旦出现假冒伪劣,官方报纸的信誉率将会直线下跌,第二次改组之后,放开民间报刊,各地开始兴起民间刊物体系。除了时政之外,还有一些时尚杂志,风土人情录极大丰富帝国娱乐媒体专业。西官报再次改主官报体系,加入漫画,话本时下热门话题讨论以及广告等诸多形式,宣布帝国报业改革进入第三阶段,各成员国基本是有样学样,但我国由于特殊国情,只有一个京都日报,并且还是只发官方文章的)
京都日报今日头版头条:"一衣带水,百年情。上午时分,我们敬爱的呃公主殿下,带领一众要员在赤岛国际码头高规格迎接大宋帝国技术团队来我倭国进行技术指导和经济合作,标志两国关系进入新的时代,一个伟大的时代到来。"
大宋帝国中央日报和海外政要闻(隶属于外交战线的官报)只是简单提了一嘴,毕竟大宋帝国又不止往倭国派遣了代表,其他国家也有各自的代表和技术团队进行相关领域的合作。
对外战略联络处基本上也就相当于是大宋帝国的大使馆,一般来说具有正式建交,递交国书的国家都会互派相关工作人员一把手是联络官,有不同的事项进行处理,除了可能会参加对方的重大国事活动,像阅兵还有一些重点礼仪活动之外,还会处理日常事务,像是两国互相发帖照(也就是护照),一些日常事务,比如说大宋帝国的子民,在倭国做生意,货品出现问题,出现官司,被倭国司法机关扣下来,大宋联络处要出面进行处理和协调了解情况,如果确实是大这边出的问题,根据从属原则按这边的法律条文判决。一些做生意的被人骗了,无家可归了,可能要收留一下写信通知国内的家人,然后蹲处倭国和当地国家的司法机关尽快办理,拿出个章程以及跨国婚姻处理问题,还有子女上户口问题,尤其是跨国婚姻的入籍问题。大宋帝国是不认可双国籍的,死在异乡大使馆,收到联络处收到消息后还要帮忙收尸。通知在国内的家人,总之工作还是比较忙的。这个是互派的,像撤侨运的时候顺手把其他国家的子民也撤了出来,对接工作就是他们国家驻大宋帝国的联络官在负责。
招待所是对外联络处的公住宅,除了负责对外联络处的工作人员居住之外,偶尔有国内派来的专家,技术人员或者是双方有工作的官员也会下榻入住,偶尔可能会接待一下,因为生意或者是被骗了或被抢了无家可归的倒霉蛋。建筑风格本着入乡随俗,请当地的工人榻榻米和庭院风格厨师的话有两个,一个是从国内的,另一个是当地的厨师服务人员一般是聘用制半年或一年为准,一年后考虑是否再续合约,少数是能够转为正式编的,也就是成为正式帝国编制类在编的公务人员。不过,这个很少由于涉及跨国籍问题。技术团队成员暂时下榻在这里。舟山弘毅本身就是京都人,所以回家去居住了。由于倭国是藩镇局势,治安情况不算太好,和倭国政府申请过后,对外联络处是有安保力量(非军事武装力量使四海安保集团的民间武装力量,这是正儿八经的民间单位,不是国企,主要业务是安保从业人员培训以及一些业务像是负伤,怕自己被人绑劫,基本上会给自己家人一人配一个保镖,一些珍贵的古董用完这话运送过程中也是需要职业安保人员的),有外出需求的,打个报告。一名警卫随从,你们每个人是有消费额度的,如果在这个消费额度内公家报销,如果超了,你们呢?自己自掏腰包。晚上泰阁寺的欢迎晚宴,不要迟到。待会招待所的服务人员会领你们去各自的房间休息。注意外交纪律,不要违反纪律,注意你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帝国,代表的是国家。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