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942章 宗室造反?

第942章 宗室造反?(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四月初六,诸事不宜。

不同于早已沦为人间炼狱的各府县,距离迁安县城不过数十里之遥的三屯营城外却是一片,城外虽然也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灾民,但许是及时得到援助的缘故,这些衣衫褴褛的灾民们精神状态却是不错,规规矩矩待在官府为他们划定的空地上,眼神敬畏的盯着如一头巨兽般,匍匐在沃野上的三屯营。

自天顺年间被确立为的军事指挥中心以来,三屯营城经过了数次修缮,尤其是在戚少保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的时期,三屯营城更是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城墙最高处可达三丈,周长七里。

扩建之后的三屯营城屹立于景忠山脚下,南可治大海、北能扼沿边,东可挈山海、西可持居庸,为扼守京师的重要锁匙。

因为最近风声鹤唳,三屯营城并未像往常那般门洞大开,任由商贾和百姓来往其中,反倒是四门紧闭,城墙上的每一个哨卡都有如临大敌的兵卒在值守,时不时还有那腰挎弯刀的校尉来回巡视。

城外的灾民们越聚越多,但在城头上值守的将士们却并未给予这些灾民太多注意力,反倒是将目光集中在远处高耸入云的景忠山,以及远处若隐若现的关隘要塞。

时至如今,哪怕上官从未明说,但阖镇上下都能隐约嗅到隐藏在空气中的肃杀之气,而这肃杀之气的来源,便是突然在塞外消失的蒙古铁骑以及远在千里之外的辽镇建奴。

...

...

三屯营靠近边塞,风沙远比北直隶其余府县强烈,哪怕今日烈日当空,但数十里外的迁安县城仍是瞧不真切,身着甲胄的杨肇基在照常巡视完毕之后,便返回了城中的总兵衙门。

自从他于两日前抵达这三屯营之后,便一门心思扑在整饬城防之上,以免城外的灾民队伍中藏着心怀不轨的贼人;而原本总督蓟镇军政大权的卢象升,则是开始暗中核查朝廷自地龙翻身之后,向各府县调拨的粮草辎重数目,从而弄清楚这场旷日持久的灾情背后,究竟有没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

杨总兵,闻听耳畔旁响起了脚步声,正在案牍后核查公文的卢象升赶忙起身,朝着迎面而来的宿将点头致意,举手投足间丝毫没有和天子门生双层身份加持下的拿乔。

卢大人..见状,身材魁梧的杨肇基也是赶忙点头还礼,并不顾卢象升的阻拦,执意在官厅另一侧落座。

说起来,他和眼前的天子门生倒是老相识了,早在昔日天子御驾亲征,赶赴山东平乱的过程中便曾有所接触。

怎么样卢大人,可查出些眉目来了?!

简单的将城防情况叙述了一遍之后,杨肇基便是一脸凝重的询问道,沉稳的声音中涌动着不加掩饰的杀伐之意。

在朝廷的高度关注下,由地龙翻身多带来的灾情依旧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且始终未能呈现得到控制的趋势,这背后若是不存在某些隐情,恐怕连牙牙学语的孩童都不会相信。

眼下唯一的问题,便是导致灾情不断恶化的原因,究竟是地方上官绅沆瀣一气所致,还是像当年山东兖州的徐鸿儒那般,有人在暗中刻意放任灾情。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永平府各府县均是存在官府赈济不及时的情况..

在杨肇基怒气冲冲的眼神注视下,卢象升缓缓道出了一个听上去有些骇人听闻的事实。

要知晓,这永平府可是直接与顺天府接壤,正儿八经的京畿之地,但就是在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上,各地居然都出现了官府赈济不及时的情况。

至于这些地方上的父母官为何放任灾情不断发酵,未能及时干预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原本储藏于粮仓中的粮草早已被兜售完毕了。

皆该杀。

尽管心中早有准备,但从军多年的杨肇基仍是情不自禁的怒吼道,其咬牙切齿的模样让在官厅中当值的吏员们都忍不住咯噔一声,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相比较之下,年仅二十余岁的卢象升倒是显得从容许多,脸上丝毫没有露出意外之色。

建奴来犯在即,灾情绝不能继续恶化。

本将这就上奏朝廷,将这些贪官污吏尽皆缉拿下狱。

匆匆瞥了一眼卢象升递过来的公文,杨肇基脸上的惊怒更甚,心中还隐隐有些庆幸。

多亏这场突如其来的是上月发生,朝廷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假若是赶在女真建奴兴兵来犯的刹那,永平府遭遇了这场破坏力惊人的天灾..

一念至此,杨肇基便是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不敢再深想下去,转而快步行至一处闲置的桌案,眼神坚毅的书写起公文奏本。

他虽被天子临危受命,节制蓟镇的军政大权,却也没有权利干涉地方上的政务,更何况是缉拿朝廷命官?

那些贪赃枉法,中饱私囊的官绅们,只能交由朝廷来处置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