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起到麻痹敌人的作用(2 / 2)
紫宸殿正殿内,中书侍郎李吉甫、门下侍郎武元衡、以及几位户部、兵部的侍郎正吃着点心稍作休息,显然已讨论了不短的时间。
见皇帝几人步入殿中,众人纷纷行礼。
“不必多礼。”李纯径直走向御座,“明慧,你有何想法只管说出来,诸位爱卿也一起听听。”
皇帝登基后,各部重臣大换血。
刘绰却是嫁人,怀孕,生子,再怀孕。
除了自己家人,她没怎么关注朝中人事变动。
因此,除了李吉甫和李巽,其余人都是第一次见。
好在上辈子社畜做久了,几百人的会场也一样侃侃而谈,她并不怵场。
“陛下,接替郭昕将军镇守安西的人选,臣有不同的看法——”她顿了顿,“臣举荐升平公主与代国公郭暧之子郭銛。”
此言一出,殿内微微一静。
郭銛?
那个在祁国公葬礼上跟升平公主当众大吵的小子?
他们举荐的可是渤海郡王高固,新任的右羽林统军。
即便要用郭家人,他们举荐的也是升平公主的次子郭钊。
因为承袭爵位的代国公郭铸是郭家新任家主,那一定是不能动的。
而新任祁国公郭锷尚在守孝,要他远征安西,有点太过分了!
刘绰不待众人质疑,继续道:“郭銛乃是汾阳王之孙,与郭大都护血脉相连,由他前往安西,能最直接地告诉安西将士,朝廷从未忘记他们,此乃最大的诚意与安抚。对周遭各国而言,意义也非同一般。”
她话锋一转:“然而,郭四郎虽有将门血脉却缺乏临阵统兵的经验。因此,还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副手辅佐。臣举荐,原凤翔军都将,野诗良辅。”
“野诗良辅?”李巽沉吟道,“此人勇猛善战,确是一员悍将。”
“数年前关中之行,臣与高将军打过交道。”刘绰接话道,“安西距长安万里之遥,让一位老人家辛苦奔波换回另一位老人家,不如不换。若论对安西战况的熟悉,谁能比得过郭大将军?
所以,要用就用年轻人。既然替换兵源是从西川、凤翔两镇抽调,野诗将军本就是凤翔军主要将领,又与吐蕃作战多年,经验丰富。由他去,既能稳定军心,又可借调离凤翔之机,稍减其与张氏一族的牵连,利于新任凤翔节度使行事。”
一众老臣再次大受震动。
抽调后造成的空缺,就近从邠宁、东川等相对安稳的藩镇兵源中补充,一是不致过度削弱前沿兵力,二就是为了将川西和凤翔这两个忠心于韦皋和张敬则的藩镇换换血。
她小小年纪竟一眼就看透了。
李纯手指轻叩御案,若有所思。
“最最关键的,没人认识郭四郎。郭家其余人,长安城内的吐蕃探子基本都见过,而他从未在朝中任职,即便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吐蕃人面前,也没人知道他的身份。待平安到达安西后,郭四郎的身份一公开......”
连李纯都忍不住屏息,就听刘绰接着道:“还能起到麻痹敌人的作用,让他们以为我们不会两面夹击,而是选择维持现状。”
李吉甫尴尬地干咳一声,才将笑意憋住。
“诸位上官选择抽调西川军和凤翔军,不也是因为他们曾多次击败吐蕃,士卒对吐蕃骑兵有心理优势,战力可靠?自然了,我只是给出建议,仅供参考。”
“还有么?”
不知道为什么,李纯觉得她这番说辞分外有理。
说不定能起到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