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围而不打,迫其自溃?(1 / 2)
巨大的困惑笼罩着这些九死一生的华夏军人。
他们无法理解眼前发生的一切,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无疑为一些被困的军民提供了一丝极其微弱,却又真实存在的喘息之机。
包围圈外的日军,似乎暂时无暇也无意进行大规模的清剿扫荡,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城内日军的身上。
甚至,第四师团那些溜进城做黑市生意的士兵,在某种程度上,也间接地将少量救命的粮食流通到了极度饥饿的百姓手中,尽管这是以残酷的盘剥为代价。
兵临城下,剑拔弩张,同室操戈。
南京城,在经历了外部的炮火洗礼和内部的惨绝人寰后,又陷入了一场更为诡谲,疯狂且结局难料的内部风暴眼之中。
空气里弥漫的,不仅是硝烟,血腥和焦糊味,更增添了一种令人窒息疯狂的气息。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座象征着权力与绝望的铁道部大楼,等待着下一个火星迸溅,将这场荒诞而残酷的戏剧推向更高潮。
此时,南京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六大师团组成的钢铁包围圈已然合拢,将城内惶惶不可终日的华中派遣军主力死死困住。
然而,在这看似铁板一块的“叛军”阵营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战略层面的分歧随着对峙的持续而悄然浮现,如同冰面下的暗流,涌动着不确定的风险。
在孝陵卫前沿,由第四师团工兵临时加固的一处半地下掩蔽部内,一场决定命运的高级军事会议正在紧张进行。
与会者包括第四师团长松井命中将,第2师团冈村宁次中将,第101师团师团长伊东政喜中将,第12师团师团长山田乙三中将,以及从南线赶来的第7师团师团长坂本政右卫门中将和第8师团师团长冢田攻中将。
一条悠介宪兵大队长作为周正青的代表也列席会议。
气氛远不如行军时那般“同仇敌忾”,反而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因利益和风险考量不同而产生的张力。
“诸君。”资历较老的山田乙三首先开口,他手指敲着铺在弹药箱上的南京城防草图,语气沉稳中带着谨慎:“我军兵临城下,态势已成。
松井石根已成瓮中之鳖,城内守军士气涣散,恐慌蔓延。
依我看,此时强攻,虽可速胜,但必然引发激烈巷战,我军伤亡恐不在小数。
更重要的是。。。”他顿了顿,环视众人:“城内尚有大量帝国士兵,同室操戈,血流成河,此事若传回国内,乃至国际,舆论将极为不利,对鹰崎司令官的声誉和整个行动的“正当性”将是沉重打击。”
他倾向于“围而不打,迫其自溃”的策略。
利用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力,对南京城实施严密封锁和心理威慑,切断一切补给,同时通过政治喊话,秘密渠道劝降,逼迫松井石根认清形势,主动放下武器,接受“整编”。
这样既能达到瓦解华中派遣军的目的,又能将内战的血腥程度降到最低,在政治和舆论上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山田君所言,不无道理。”
第2师团,冈村宁次接口道,仙台师团素以悍勇着称。
但此刻也表现出对成本的考量,加上第二师团经过淞沪几场大战,本就伤亡颇重,便开口赞同道:“巷战确是绞肉机,何况是与熟悉各自战术的“自己人”打。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是上策。”
然而,强硬的坂本政右卫门立刻表示反对,他性格刚猛,在金山卫的雷霆手段已显其风格:“围困?要围到什么时候?
十天?半个月?夜长梦多!
京都那边态度暧昧,时间拖得越久,变数越大!谁敢保证大本营不会突然改变主意,下令调停,甚至反过来指责我们贻误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