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最后一句话,留给明天的人(2 / 2)
“苏老师,你看!小树苗会说话了!”
苏临并没有点破,只是微微一笑:“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围着这棵小树苗,静静地坐一会儿。”
孩子们围坐在小树苗周围,感受着它身上散发出来的勃勃生机。
当晚,整片林地的根系都开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无数的光点交织在一起,最终拼成了一句无署名的话:
“我们记得你小时候摔过跤。”
苏临在教案的末页,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教不会的,身体会。”
在城市的另一边,林晚舟正准备将那本承载着无数故事的《未完成之书》,移交给图书馆最年轻的管理员。
那是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女,她曾经匿名在书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我讨厌妈妈,但我想她。”
林晚舟找到她,只说了一句话:
“别急着读,先让它等你。”
说完,她便转身离开了图书馆。
当她路过那面刻满了新语的木墙时,发现上面又浮现出了一行新的文字:
“她走了,可话没走。”
林晚舟并没有停留,继续向前走去。
走出百米之后,她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藤蔓沙沙作响的声音。
她忍不住回头望去,只见一片翠绿的新叶缓缓展开,上面写着几个字:
“谢谢你,不回头。”
在遥远的渔村里,老吴已经将那面饱经沧桑的木鼓沉入海底整整七天了。
这天,他正在屋里整理渔网,忽然听到一阵清脆的风铃声再度响起。
那风铃的节奏有些陌生,却又带着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老吴仔细辨认着风铃的声音,渐渐地,他听出了那是孙女小时候经常哼唱的一首儿歌。
“这……”
老吴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没有回应风铃的声音,而是默默地取来自己的独木舟,开始在船底刻下一串串复杂的符号。
那是历年来海语节拍的记录,他准备将这些古老的知识传给渔村里的孩子们。
当晚,风铃的声音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阵低沉的海语声。
那海语声断断续续,敲击着三长两短的节拍。
那是老吴教给已经去世的儿子的第一句暗号:
“我在。”
老吴缓缓地划着独木舟,驶向茫茫大海。
他来到一片波涛汹涌的海域,轻轻地叩击着船底,回以两长一短的节拍:
“你也。”
海面上平静了一会儿,忽然,从船尾浮起一串细小的气泡,气泡在海面上缓缓地漂浮着,最终拼成了一行字:
“都听见了。”
第二天,裴小满终于抵达了南方海岸。
他站在荒原的最高处,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心中充满了感慨。
“看来,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一块空地前,开始用手中的铲子挖坑。
他要将自己背包里剩下的最后一包草种,以及那块写满了“我来过”的木板,埋葬在这里。
挖好坑后,他将草种和木板放了进去,然后慢慢地填上泥土。
“再见了,一切。”
就在这时,他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你在干什么?”裴小满拍了拍新堆起的土包,像是安抚一个熟睡的婴儿。
“你们慢慢说。”他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转身欲走,突然觉得脚踝一紧,像是被调皮的藤蔓绊了一下。
低头一看,我去!
一株嫩绿的新芽不知何时破土而出,正沿着他的裤管往上爬,速度快得惊人,跟开了二倍速似的。
这小东西还挺执着,眨眼间就攀到了他的肩膀,在他耳边扭啊扭,像是在跳一支奇奇怪怪的舞。
更诡异的是,嫩芽顶端竟然缓缓浮现出几个细小的字符:“不……是……慢慢……是……一直。”
裴小满直接石化了,这什么情况?
植物成精了?
他猛地抬头望天,厚重的云层恰好裂开一道缝隙,金色的阳光倾泻而下,正好照在刚刚填好的坑位上。
一阵风吹过,整片荒原的草尖齐刷刷地颤动起来,像无数人在窃窃私语,又像全世界突然学会了集体沉默,那场面,怎么说呢,诡异中透着一丝神圣,让人头皮发麻的同时,又莫名地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