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妖设迷魂局,大圣破妄心(1 / 2)
第947章:妖设迷魂局,大圣破妄心
却说唐僧师徒离了无妄国,一路餐风宿水,行够多时,又值冬残春至,万物复苏。
这一日,正行间,忽见一座高山阻路,峰插碧空,摩星碍日。
唐三藏勒马观瞧,但见那山:
烟霞袅袅,松柏森森。奇花瑞草,修竹乔松。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唐三藏心中欢喜,以为又遇仙山福地。
孙悟空却火眼金睛一闪,望见那山峦深处,隐隐有妖气盘旋,带着一股子淫邪阴柔之气,便道:
“师父,这山看着秀丽,内里却有些不大干净,需小心些。”
猪八戒笑道:
“哥哥又来说嘴,这好山好水,哪来的妖怪?莫不是你又想吓唬师父,好多歇几日?”
三藏道:“纵有妖邪,也需过去。悟空,你前头仔细些便是。”
一行人遂整顿行装,步入山中。
路径崎岖难行,正走间,忽听得远处有女子哭泣之声,悲悲切切,甚是可怜。
唐三藏心善,闻声便道:
“悟空,你听,这荒山野岭,怎有女子哭泣?莫不是遇了难处?”
悟空侧耳一听,冷笑道:
“师父,这哭声来得蹊跷,九成是那不长眼的妖怪,变化来哄你的。莫理她,我们走我们的。”
那哭声却愈发近了,只见前方树林中大树上绑着一个女子,果然生得十分标致:
云鬓乱堆无掠,玉容未洗尘淄。一片兰心依旧,十分娇态倾颓。樱唇全无气血,腰肢屈屈偎偎。愁蹙蹙,蛾眉淡;瘦怯怯,语声低。
女子见到唐僧师徒,如同见了救星一般,快步上前,哭诉道:
“长老救命!长老救命啊!”
唐三藏见其形容狼狈,不似作假,便下马问道:
“女菩萨,你是何方人氏?为何在此荒山独自哭泣?”
那女子——正是那金鼻白毛鼠精所化的“地涌夫人”,闻言垂泪道:
“小女子本是贫婆国人氏,随父母上山还愿,不料遭遇强人,与父母走散。小女子慌不择路,逃至此地,已是两日未曾饮食,又怕强人追来,故而哭泣。望长老垂怜,带小女子一同下山,若能归家,必有重谢!”
言罢,又是叩首不止。
唐三藏见她可怜,便要答应。孙
悟空却跳上前来,拦住道:
“师父,妖怪惯会这等伎俩,你莫被她骗了!”
说罢,掣出金箍棒,喝道:
“你是何方妖孽,敢来骗我师父?”
那鼠精见孙悟空凶恶,心中也是一凛,
想起哪吒所言“孙悟空神通广大”,但她自恃有“托塔天王义女”这层身份,
又得哪吒“暗中指点”,胆气便壮了几分,故作惊恐状,躲到三藏身后,哭道:
“长老!你这徒弟好生无礼!小女子落难之人,怎说是妖怪?”
唐三藏也嗔怪道:
“悟空!休得无礼!吓坏了这位女菩萨!”
孙悟空道:
“师父你不知道,这都是老孙当年玩剩下的、想吃人肉的法子!”
猪八戒撅着嘴帮腔:
“师父,别信这弼马温!这女子是本地人家。我们远道而来,非亲非故,他怎说是妖精?定是他支开我们,自己再翻筋斗回来,好行那‘倒踏门’的巧事!”
孙悟空闻言骂道:
“夯货!休乱讲!老孙一路西来,何曾惫懒?似你这等重色轻生、见利忘义的馕糟,不识好歹,只怕被人哄去做了女婿,绑在树上哩!”
唐僧见孙悟空说得坚决,便道:
“也罢,八戒,你师兄常看得准。既如此,我们走吧。”
妖精见计策被识破,恨得咬牙,又不甘心。
暗中用一阵顺风,把娇滴滴的声音吹入唐僧耳中:
“师父啊,你放着活人性命还不救,昧着良心拜什么佛,取什么经?”
唐僧在马上听见,心中不忍,又勒马叫悟空回去救人。
唐僧却已动了慈悲心,定要带上这女子同行。
孙悟空无奈,只得暗中叮嘱八戒、沙僧小心看护,
自己则前后照应,以防不测。
那鼠精心中暗喜,跟在唐僧马后,一双妙目却不住打量唐僧,越看越是心喜。
只见那唐僧:
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好个妙龄聪俊风流子,堪配西梁窈窕娘。
“果然是十世修行之体!若能得其元阳,何愁太乙道果不成!”
鼠精心中贪念愈盛,盘算着如何下手。
行不多远,天色已晚,见一座楼台,像是寺院。
近前一看,却断壁残垣,十分破败,门上写着“镇海禅林寺”。
寺中喇嘛僧见唐僧相貌堂堂,带一个女子,十分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