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小族长的奋斗 > 第23 章 犹怜草木青

第23 章 犹怜草木青(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唐龙和周衍也笑了。杨豪把京城数十万禁军,尤其是中高层的武将清洗了一遍,把朝堂一些重要位置也换上了自己人,又把那三位兄弟全都赶出了京城去。看起来,的确是把所有的反对势力都驱逐了个干净。可是,他的行事过于简单粗暴和急迫了,在此过程中,却是得罪了许多人的。站在杨豪的角度,他或许有着不得不这么去做的理由,可是因此产生的诸多后遗症,他显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轻易地去解决的。从皇室到朝堂再到军中,各方势力都对其有所不满。只不过,如今他的确是势大气盛,因而许多人不得不暂时压下那些不满的情绪。但这些不满却已经种下了,此后必然会在他们的心中生长发酵的。

杨豪自以为得势,却不知自己早已经把自己弄得众叛亲离了,一旦将来情势有变,他便会发现自己是个孤家寡人的。这些事情,他们几个人自然都是看得清楚的,也因此陈庆之才反而会为此叫好。

周衍道:“其实,这事儿他们并非看不到的。为了笼络人心,这些日子以来,杨豪还是下了不少功夫和本钱的。比如他将杨修直接提到了吏部尚书之位,也算得上是一步好棋了。”

唐龙:“杨修?这人倒确实是官运亨通,能力上也的确很强。只是,他……究竟是哪一边的呢?”

周衍:“这个……,倒是不好说的。之前秦王、宁王争锋时,便都去拉拢过他的,不过那个时候,他始终都没有明确站队过的。这个人,与任何势力都保持着距离,但却又和所有的人都说得上话,仔细想来,还真的挺高明的。”

陈庆之“哼”了一声,道:“狗屁的高明,不过就是个见风使舵之徒罢了。”

周衍笑了笑道:“庆之一向磊落光明,或者不喜这般为人处世。不过,实话实说,想要做到如杨修这般,其实还真的不那么容易的呢。”

陈庆之对此倒是点了点头,他虽是武将,对于文官一系的某些官场作风不太认可,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杨修能做到这一步,确实是不简单的。唐龙则道:“如此说来,这人如今做了吏部天官,是好还是坏呢?”

这事儿自然是周衍比较有发言权的,毕竟他曾经也做到礼部尚书一职。想了想后,周衍谨慎的道:“吏部,为六部之首,掌管天下官员的升迁赏罚、考核任免,职责重大无比。吏部尚书号做“天官”,自是其来有自的,也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历来担当此任的,都是一朝之俊彦、官场之翘楚。无论能力、声望、人脉都必须是上上之选。若是从朝政的角度看,杨修其实还真的挺适合担任这个职位的。我明白唐老所虑者,乃是这个人的立场。不过,这一点儿,我确实也看不清楚。仅就其受任此职以来的种种表现来看,我以为……应该算得上是‘尽职尽责’吧!”

这话说的,跟没说也没啥区别。不过,这也说明了杨修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让人琢磨不透他,这样子当官,那才叫做高竿的。若是,随随便便的就被人给看透了,那就只能说明其修为还不够深,说难听点,也可以说是幼稚。为什么有些高官说话跟打机锋似的,让人猜来想去的,其实还真就是故意的。不这样的话,又怎么显出来他们的“深度”呢?

陈庆之倒是对此有些不以为然的,对于杨修他暂时也并没有更多的看法,于是便转了话题,道:“子兴和张恪如今怎样了?”

“可巧了,昨日刚接到他们的密信。”周衍说着,便从怀中掏出两封信递给他们。唐龙、陈庆之分别接过一封,看完后又互换着看另外一封。看完后,陈庆之首先点头道:“子兴他们以此为由,留在西南是对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样子,才能更好的灵活应对宁王的各种手段。”

唐龙则迟疑道:“敬之这小子信中所说的‘经济封锁’这个事儿,可行吗?我怎么看不太明白啊。”

“呵呵,这个你可问着了,其实我也不明白,可不可行我也是说不准的。不过,敬之说这样做,是为了挑起京城百姓对新皇帝的不满。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让更多的人对宁王产生不满,才是最终的目的。我觉得吧,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陈庆之挥了挥手,果断的道:“那就试一试,反正咱们暂时也想不到其它招,那就先用一用那小子的法子看看再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不就知道了吗。”

“正是此理。敬之在谋划事情上,还是颇有些能耐的,虽然我暂时不明其意,不过还是相信他,不是在胡来的。”这倒是实话的,张恪以往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大家对其还是莫名的有着强大信心的。而随着京城几位大佬的点头认可,布局完成,一场围绕着京城而展开的“经济战”悄然开始了。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许多人还要在一两个月后,才会直接感受到它带来的影响。不过,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还是有一些群体率先感受到这些变化的,那便是在运河上讨生活的人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