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付出代价(1 / 2)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付出代价
就这样,诸葛大藏及一班人马就驻在了雪国京城。因为是投降,并入了德鲁比,所以原以为的惊天杀戮,却是没有发生。皇帝不反抗,其他人还反抗什么?也没有资格反抗。
而诸葛大藏这一班子人,也是只守着雪国皇宫和国库,其他地方基本看不到人影,更没有到处惹事生非。
其实啊,这当中纪律严明只是其中之一,更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这支队伍自从五国联军入侵德鲁比以来,就一直靠辟谷丹维持着。到现在已经快一年时间了,还没吃过一顿饭。
以前在比尔歌勒时,虽然也曾缴获了大量的粮食。但是诸葛大藏却说这批粮食品高种优,适宜作种子。这让他们一个个馋了将近一个月,哈喇子都流了一盆子。
这一次又来到雪国,也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由于雪国其实并没有遭受战火洗礼,国家并未被破坏。不仅国库完好,粮仓更为充盈。诸葛大藏看着他们一个个馋坏了的样子,都觉得好笑。
但是他深知,跟随他们的这些将士,有多能吃苦,有多能忍耐。为了德鲁比,为了自己家人,只要能让他们的家人过上好日子,他们在外边就算是吃再多苦,受再多累,那也是没有关系的。
而这雪国,却是物宝天华,地富物丰。哪里是德鲁比那般贫瘠可比的。相对于德鲁比,这雪国就是乐土,人间天堂。所以,这一次,诸葛大藏打算在雪国逗留一段时间。就由着他们享受一番。当然最主要还是等待德鲁比国内到雪国接收的十万军队和五万地方管理人员。只有他们到了,并给他们交待清楚了,这才敢走。否则,你前脚刚走,他后脚就反,虽然还可以反过来平反,却又要造成无端杀戮。
现在的比尔歌勒就是那个样子,暂时还没法完全接管。一是比尔歌勒的王室逃了,二是其还有大量的土匪没有剿灭,三是还有相当一部份原比尔歌勒的军队也隐藏在全国各地大山之中。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对现在的政权形成致命一击。如果德鲁比有大量的军人,哪怕是人口多,临时征兵,只要能来个百来十万,就一定能压制当地的各种反叛势力。但是德鲁比偏偏最缺的就是人口。理所当然的,军人的数量也不多。所以只能先这样了,把从德鲁比到京城的道路打通了,再严守这一条通道。只要保证这条通道无碍,那就行了。
原雪国皇帝其实是很努力的在适应现在这个身份和位置。不仅搬出了皇宫,还解散了大内禁军,只留了五百名禁军作为自己的私人护卫力量。至此,在德鲁比包括雪州境内,无论是谁,地位多高,其最多的保卫力量将不超过五百人。而真要保留五百人的护卫力量的,其身份地位将是王公以上。其他人则依次递减,直到十人为最低。
诸葛大藏依据雪州人员德、才、望,续聘了原丞相和御史二人,作为新雪州的州台常务州管助理和雪州监督部部长。雪州监督部完全独立办案,不受雪州州台管辖,而直接接受德鲁比御史辖制。
雪州其他六部的人员,除了工部和刑部外,其他各部就地免职,全部解散了。而工部和刑部也是降阶任用。这不降阶也不行啊,国家都没了,变成了一个州,你还能是尚书吗?现在工部变成了铸工局,尚书也变成了工造,官职正四品。同样,原刑部也成了刑侦局,尚书也成了雪州通判官,官职正四品。
刚入手的时候,那叫一个忙啊。尤其开始的前一个月,诸葛大藏那可是忙得脚不沾地,其他人也帮不上忙,只能干看着。
三个月后,从德鲁比来的十万大军到了。诸葛大藏立即便让他们接手军事防务的事情。诸葛大藏本就任德鲁比的太尉之职,是德鲁比最高军事长官。所以这雪州的军事防务,自然也归诸葛大藏管。
由于雪国是投降的,没经过一场真正的大战,当然也就是没有真正的战死多少人。所以德鲁比在雪国就没有那样拉仇恨。这对军事防务来说,可就要轻松不少了,至少没有半夜来打闷棍的了。
十万德鲁比军队很快便分散在雪州全境。除了边境外,就是几个大府驻有军队,人员是严重不足。不过,诸葛大藏却暂时没有增加人员的想法。这会在以后,等雪州的人民慢慢消磨完了锐气,才可以适量的进行征兵。而原定在雪州预留的十万军队,却被送去了比尔歌勒,增强比尔歌勒的军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