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若能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2 / 2)
处理干净的鸡身入砂锅,仅放姜片、几粒枸杞,大火烧沸转文火慢煨。好汤全看火候功夫。她盯着砂锅喃喃道。
王怀兵这儿佐料齐全,枸杞、参须一概不缺。
熬透这锅鸡汤需要好几个小时。李娜原想做开水白菜,奈何材料不齐,便取巧用简化版技法:
白菜心待会儿用冰水激过,浇上清鸡汤便是极致鲜甜。她指尖划过青翠菜叶,虽不似开水白菜繁复,味道却也不会差!
剔下的鸡胸肉已被她切成均匀菱纹丁,用刀背轻捶松纤维,准备做宫保鸡丁。
正宗的原料自然没有,但家里花生米、胡萝卜、葱头管够。有这三样,煸炒时火候到了照样出彩!
当然李娜也没有拿出自己全部的当家本事,也就四成,偶尔做一顿就行了。
有一句话李娜深以为然,你若能吃苦,那就有吃不完的苦,你若能干活,那就有干不完的活。
主食是王怀兵两天前从厂里拿的二合面馒头,冻在阳台硬如石块。他一到家就蒸上了,此刻正喧腾热乎地冒着白汽。
这时,敲门声响起:“王厂长,我来找小李。”说话的是重型机械厂书记的爱人王大姐,手里还拎着一大袋牛肉。
“小李,大姐弄来20斤筋头巴脑的牛肉,是肉联厂特批的,你帮忙炖上吧!炖好了分你们俩一半。上回我家老张在你爷爷家尝过你炖的牛肉,一直赞不绝口!”
“不用不用,王大姐您太客气了,给我留一小碗就行!搭把手的事儿,我这就炖!”李娜擦了擦额头的汗,心里暗忖:果然人不能太显眼!
半年前爷爷好不容易弄来二斤筋头巴脑,李娜炖了一回,连老御厨都夸她火候拿捏得准。机械厂的张书记不知怎的闻着味儿来了,还带了两瓶特供汾酒。他尝后直拍大腿,连声夸“比食堂大师傅强”。
这事儿都过去半年了,李娜本以为他早忘了。再说家里调料有限,连八角茴香都缺,其实味道也就那样!
“那可不行,我家老张交代必须留一半。对了小李,王厂长说你缺棉衣棉裤,布票不够吧?我用瑕疵布给你做了身儿,不合适告诉我,回头改!”王大姐语速飞快,放下布包就走。
李娜:“……”
她打开布包,见草纸裹着的花椒、桂皮等调料齐全得很。再拎起牛肉掂量——怕是有五十斤,定是厂里招待用的批条货。那棉衣裤也厚实,红花黑点的灯芯绒面子,瞧着挺精神。
王怀兵闷笑:“干活吧。筋头巴脑他们收拾干净了,直接炖就行。明儿来取……这肉得泡一宿才入味。”
“嗯。”李娜又用开水烫了遍肉。为省事,她做了简练版:大铁锅里下牛肉,凉水没过肉,拍散的葱姜扔进去,撒粗盐加调料。既然他们想吃酱牛肉,便挖勺厂里发的黄酱下锅。
筋头巴脑酱透了确实香,筋肉颤巍巍的糯,就是费煤!
待牛肉坐上炉灶,两人开始吃饭。
“张书记从哪儿搞来这么多筋头巴脑?”
“这玩意儿好弄!后勤库房钥匙还在他手里攥着呢。”王怀兵咬了口二合面馒头,“厂里虽有管后勤的副厂长,可老张当年在部队就管后勤,深谙‘油盐酱醋都是战斗力’,哪肯松手?生产指标再要紧,后勤他也绝不轻放。”
“话说媳妇儿,你这宫保鸡丁炒得真不赖,鸡丁滑嫩花生脆,就是没放花椒?”王怀兵瞥她一眼——李娜最讨厌花椒麻嘴。
“下回我兑点花椒水炝锅,或者纱布包着炸香捞出来。不过炒菜用料包容易串味儿……”
“成,你试试花椒水吧!”
李娜点头:“嗯”
心想这年头花椒也得凭票买。
二合面的馒头掺了玉米面,糙得拉嗓子。可这年头能吃上纯粮食已是难得,哪还顾得上精细?王怀兵倒是习惯这般吃食。
她暗叹:二十一世纪的人总羡慕这个年代能吃糙粮,真穿来了才知,这糙粮咽下去直刮喉咙,牲口都不愿碰!眼下谁家蒸锅净面窝头,都算过年才舍得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