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全球化运营的深化(1 / 2)
夜色深沉,路家庄园的书房灯光熄灭,但属于路皓辰的政战却从未真正停歇。次日清晨,他便已精神奕奕地出现在路氏总部顶层的会议室,开始了新一天的运筹帷幄。那份关于反垄断调查的预案,经过一夜的沉淀和清晨与法务团队的紧急磋商,已然形成了清晰的应对策略。
针对某国的反垄断调查,背后显然有竞争对手的影子在推动。对方试图利用当地复杂的法律体系和保护主义倾向,给路氏的进入设置障碍。路皓辰并未选择硬碰硬。
“沈言,你亲自带队去一趟。”路皓辰在战略决策委员会上部署,“核心策略不是对抗,而是合作与透明。主动邀请当地监管机构参观我们的技术演示中心,开放部分非核心技术参数,证明‘天工计划’不仅不会形成垄断,反而能通过技术共享,降低整个行业的能源成本,促进市场竞争。”
他顿了顿,补充关键一点:“同时,联系我们在当地的合资伙伴,动用他们的政商资源进行游说,强调我们的投资将带来的就业机会和技术溢出效应。另外,联系几家有影响力的国际独立研究机构,发布关于‘天工计划’促进绿色能源普及、有利于公众利益的评估报告。”
这是一套组合拳,将商业问题巧妙转化为技术普惠、经济发展和公共利益的议题,化解了对方的攻击焦点。沈言领命而去,深知此行责任重大。
与此同时,路皓辰指示路皓宇,加快与该国一所顶尖理工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的步伐。“我们要让他们看到,路氏带来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人才培养和基础科研的进步。知识,是没有国界的,也是最容易打破偏见的桥梁。”
数周后,沈言传回消息,调查出现了转机。当地监管机构对路氏主动配合的态度和展现出的技术开放性表示赞赏,初步认定路氏不构成垄断威胁,但要求其在当地市场保持一定的技术授权开放度。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妥协,路氏成功化解了这次危机,甚至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了在当地市场的合法性与良好形象。
反垄断的调查刚刚平息,资本市场的暗流又悄然涌动。路氏在海外扩张需要大量资金,除了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也在考虑在合适的时机进行股权融资或发行债券。然而,国际知名的做空机构“灰熊研究”突然发布了一份长达百页的做空报告,矛头直指路氏集团。
报告质疑“天工计划”技术的实际成熟度与商业化前景,夸大其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例,暗示其财务数据存在水分,甚至捕风捉影地联系到路氏与某些背景复杂的资本有过接触。报告一出,市场哗然,路氏股价在海外市场应声下跌,融资环境瞬间恶化。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负责资本市场的副总裁额头冒汗,汇报着市场的负面反应。
路皓辰面色沉静,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灰熊研究……看来有人不希望我们顺利融资,想拉高我们的资金成本,甚至打断我们的扩张步伐。”
“立刻启动紧急应对程序。”他果断下令,“第一,财务部与合作会计师事务所,准备最详尽的、经过国际准则审计的财务报告和数据说明,针对做空报告的每一点质疑,进行逐条、公开、透明的反驳。第二,皓宇,准备一场面向全球投资者和分析师的线上技术说明会,用最直观的演示和数据,粉碎他们对技术成熟度的质疑。第三,联系我们的长期战略投资者和友好的大型基金,稳定股价,表明信心。第四,法务部评估,对灰熊研究报告中明显的失实和诽谤内容,准备提起法律诉讼。”
他的应对快、准、狠。不到四十八小时,路氏集团发布了措辞强硬、数据详实的澄清公告。路皓宇主持的技术说明会,更是以其顶尖的技术素养和实实在在的运行数据,征服了大多数理性的投资者。几家与路氏深度绑定的国际顶级财团也纷纷发声,表示对路氏长期前景充满信心,并宣布了增持计划。
市场的恐慌情绪被迅速稳住,股价在经历短暂震荡后开始强劲反弹。路皓辰甚至借此机会,反向操作,宣布了一项针对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凝聚了内部人心。这场资本狙击战,以路氏的全面胜利告终,反而让全球资本看到了路氏强大的危机应对能力和扎实的基本面。
就在路皓辰应对资本市场风波的同时,路皓宇那边也遇到了麻烦。前瞻技术研究院一名负责新型材料研发的核心工程师,被一家背景神秘的跨国科技公司以三倍年薪和首席科学家头衔挖角,并且试图带走部分关键实验数据。
“哥,是我们的安保出现了漏洞,还是对方的渗透太深?”路皓宇语气中带着自责和愤怒。技术是他的领域,有人动他的团队和成果,无异于触碰他的逆鳞。
路皓辰眼神冰冷:“看来,有人开始换打法了。正面竞争不过,就想釜底抽薪。”他立刻召见夜鹰和人力资源总监。
“夜鹰,内部排查升级,尤其是核心研发部门,进行新一轮的深度背景审查和网络安全加固。同时,对外,我要知道那家跨国科技公司的真正幕后老板是谁。”
“人力资源部,立刻重新评估和调整核心研发人员的薪酬体系与激励机制,不仅仅是金钱,包括研发自主权、项目分红、子女教育、家属医疗保障,我们要建立起一道别人无法轻易逾越的‘护城河’。另外,启动‘技术守护者’计划,加强所有核心人员的保密协议和法律培训,明确泄密和违规跳槽将面临的严重后果。”
另一方面,路皓辰指示战略投资部,主动出击,在全球范围内搜寻该领域顶尖的专家和具有潜力的初创团队,进行收购或投资。“他们能挖我们的人,我们也能构建更强大的人才生态。”
这场人才争夺战悄无声息却异常激烈。最终,那名被挖角的工程师在路氏综合性的留人方案和路皓宇亲自恳谈后,选择了留下。而路氏也成功收购了欧洲一个专注于新型材料应用的小型实验室,进一步补强了研发短板。经历此事,路氏的技术保密体系和人才保留机制变得更加完善。
在应对这一系列内外挑战的过程中,程曦的作用愈发凸显。她并非直接参与商业决策,却以其独特的方式,为路皓辰和路氏集团提供着不可或缺的支持。
她细心观察到路皓辰因压力导致的睡眠问题,悄悄咨询营养师和中医,为他定制调理方案;她会在路皓辰连续加班后,安排短暂的家庭度假,哪怕只是去郊区的温泉酒店住一晚,也能让他紧绷的神经得到片刻松弛。
更重要的是,在一些非正式但至关重要的社交场合,程曦成为了路皓辰最佳的“外交官”。一次为欢迎某国能源部长到访而举行的家宴上,程曦以流利的英语、得体的谈吐,以及对路氏技术理念深入浅出的理解,给部长及其夫人留下了极佳的印象。她不着痕迹地展示了路氏作为一家现代化企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谈及了路氏在环保和教育方面的慈善投入,有效软化了商业谈判中可能存在的强硬色彩。
“路先生,您的夫人非常优秀,她让我们看到了路氏科技背后温暖的一面。”部长私下对路皓辰赞叹道。这次家宴,为后续的技术合作谈判营造了极为融洽的氛围。
路皓辰深知,程曦正在用她的方式,为他构建着一种超越商业契约的、更具韧性的信任关系。这种软实力的建设,在全球化进程中,有时比硬碰硬的商业谈判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