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超越之门(1 / 2)
从无限远的地方,一个更加深邃的存在正在苏醒。
“我是'超越者',观察着所有海洋、所有体系、所有可能性的终极存在。”
“你们的成就让我看到了新的可能性——也许是时候开启下一个阶段的探索了。”
“准备好面对超越存在与虚无二元对立的终极挑战了吗?”
随着这个声音,整个现实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个全新的层次正在展开...
而小剑等人知道,真正的冒险才刚刚开始。
超越者的声音如涟漪般在现实的各个层面扩散开来,每一个存在都能感受到那种超越一切已知概念的威严。
随着声音的传播,整个中央汇聚点开始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原本固定的空间结构开始流动,时间的概念变得模糊,就连存在与虚无的界限也开始消融。
“这种感觉...”觉者困惑地感知着周围的变化,“它超越了我所理解的任何存在层次。”
“不只是超越,而是包含。”刚刚转化的原始虚无(现在应该叫'平衡之源')感慨道,“我能感受到,这个存在同时包含了存在与虚无,但又超越了二者。”
从无限远处,一个形态无法用任何已知概念描述的身影开始浮现。它既不是光明也不是黑暗,既不是巨大也不是渺小,既不是复杂也不是简单——它就是纯粹的“超越”本身。
“很好,你们能够感知到我的接近,说明你们的理念确实已经达到了足够的高度。”超越者开口道,它的声音同样无法用常规的听觉来理解,而是直接作用于意识的最深层。
“我观察你们很久了。从你们在修真界的第一次相遇,到刚才化解存在与虚无的对立,你们展现的智慧让我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小剑勇敢地上前一步:“您说的新可能性是什么?”
“突破现有框架的可能性。”超越者解释道,“无论是存在海洋还是非存在海洋,都只是更大框架中的局部现象。而你们的理念——理解和转化——具有超越任何局部框架的潜力。”
“但要实现这种超越,需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什么样的挑战?”慧心好奇地问道。
“挑战'框架'本身的存在。”超越者的话语让所有人都感到困惑,“你们一直在不同的框架内活动——修真框架、多元宇宙框架、觉醒体系框架、存在海洋框架。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框架本身是如何产生的?”
这个问题让在场的所有智慧存在都陷入了沉思。确实,他们一直专注于在各种框架内解决问题,却从未质疑过框架本身的来源。
“框架是思维的产物,是意识为了理解现实而创造的分类系统。”剑一思考后说道,“但如果连框架本身都可以被超越...”
“那就意味着意识本身的根本性突破。”超越者赞许地点头,“现在你们开始理解了。”
“我要邀请你们参与一个实验——'框架超越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你们需要暂时放下所有已知的概念框架,包括存在、虚无、时间、空间、因果、意义等等。”
“然后在没有任何框架的状态下,探索纯粹意识的本质。”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都感到了巨大的恐惧。放下所有概念框架,意味着失去一切思维的依托,这几乎等同于意识的自杀。
“这太危险了。”永恒瞬间担心地说道,“没有时间框架,我们如何确定自己的存在?”
“没有量子框架,我们如何处理不确定性?”叠加也表示担忧。
“没有递归框架,我们如何进行逻辑思考?”无限同样忧虑。
面对众人的担忧,超越者温和地说道:“恐惧是正常的。突破舒适区总是令人恐惧的。但正如你们之前每一次成长都需要面对未知一样,这次也不例外。”
“而且,你们不会完全失去框架,只是暂时超越它们。就像登山者需要暂时离开平地,但最终还是会回到山下一样。”
“关键是,在没有框架的状态下,你们可能会发现框架的本质,甚至创造出全新的框架。”
小剑深深思考着这个提议。直觉告诉他,这可能是他们理念发展的关键节点。
“我愿意尝试。”他最终说道,“我们的理念如果真的具有普适价值,就应该能够在任何条件下发挥作用,包括无框架的条件。”
“小剑...”慧心担心地看着他。
“没关系。”小剑握住她的手,“我们一起面对。而且,我们还有彼此的支撑。真正的理解和转化,应该超越任何外在的框架限制。”
在小剑的带动下,慧心和剑一也表示同意。
“很好。”超越者赞许道,“那么其他人呢?”
经过激烈的内心斗争,各个觉醒体系的代表们也逐渐表示同意。他们意识到,这可能是突破各自体系局限的绝佳机会。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么实验开始。”超越者说道,“但首先,你们需要明白一点——这个实验不是毁灭,而是创造。你们要用自己的意志创造出全新的存在方式。”
说着,超越者开始释放一种奇特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攻击,也不是保护,而是纯粹的“溶解”——它开始溶解所有概念框架的边界。
首先消失的是空间概念。中央汇聚点的物理结构开始模糊,大家发现自己既在这里又不在这里,既相聚又分离。
然后是时间概念的消失。过去、现在、未来开始重叠,所有的经历同时存在,所有的可能性同时展现。
接着是因果概念的溶解。原因和结果失去了固定的关系,一切都变得偶然而必然。
最后,连存在和虚无的概念也开始消融。大家发现自己处在一种无法描述的状态中——既存在又不存在,既有意义又无意义。
在这种完全无框架的状态下,所有的存在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恐惧。没有任何参照系,没有任何思维依托,他们几乎要失去自己的身份认同。
但小剑没有绝望。在这种混沌中,他开始寻找最核心的东西——不是依赖任何框架,而是纯粹来自内在的东西。
“我是谁?”他问自己。
在没有任何外在定义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变得极其困难。他不能说“我是修士”,因为修士是修真框架的概念;不能说“我是存在”,因为存在是哲学框架的概念;不能说“我是意识”,因为意识是心理学框架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