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淳于越的想法(1 / 2)
“留下部分人手看守山寨,清点物资。其余人,押解俘虏,带上口供和关键物证,随我回临淄复命!”
虞子期下令,脸上带着胜利的疲惫与兴奋。这颗钉在交通要道上的钉子被拔除,不仅剪除了孔氏一臂,更获得了指向孔氏的重要罪证。
就在虞子期凯旋而归的同时。
临淄城内,孟安的书房内。
淳于越被引入书房时,神情比往日任何一次都要凝重。
他穿着正式的儒服,宽袍大袖,举止依旧合乎礼仪,但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忧色。
“越,拜见公子。”
他深深一揖,礼节一丝不苟。
孟安放下手中的竹简,起身虚扶:“先生不必多礼,请坐。看先生神色,似有要事?”
说罢,两个人目光对视起来。
因为这是两个人实际上的第一次见面。
淳于越并未立即就坐,而是再次拱手,语气沉凝:“公子,越此来,实乃心中忧虑难安,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若有冒犯之处,还望公子海涵。”
“先生乃当世大儒,学识渊博,心怀天下,有何见解但说无妨,我洗耳恭听。”
孟安态度诚恳,示意侍从奉上热茶。
淳于越这才缓缓坐下,双手捧着微烫的茶杯,似乎在汲取一丝暖意,也似乎在组织语言。
他沉吟片刻,终于开口:“越听闻,公子近日与田氏合作,欲整顿盐政,更在追查新币及墨家机关之事,其锋芒……似乎直指琅琊孔氏?”
“先生消息灵通。”
孟安并不否认,淡然道,“盐政关乎国计民生,新币动摇帝国根基,墨家机关出现在府衙爆炸案中,桩桩件件,皆非小事。既然查到线索,自然要一查到底。”
“公子明鉴,此确为关乎国本之大事。”
淳于越先是肯定,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极为慎重,“然,公子可知,孔氏非同小可,并非寻常地方豪强。其乃圣人(孔子)直系后裔,受封‘褒成侯’,世代奉祀圣人,在天下儒生心中,犹如泰山北斗,地位尊崇无比。”
他放下茶杯,目光恳切地看着孟安:“殿下,儒家之学,自先师孔子开创,经数百年发展,门徒遍布天下,朝堂之上,郡县之间,无数官吏、士子皆出自儒门,或深受儒道影响。”
“孔氏一族,便是这儒家传承的象征!其影响力,无形无质,却无处不在,深植于士林清议、民心向背之中。”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公子若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接查办孔氏,即便证据确凿,也难免会让天下无数儒生产生误解,认为是在打压儒门,摧折圣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