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夜郎之风雨,疑云(1 / 2)
就在新币推行渐入佳境之时,盗跖带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
“殿下,属下查到,约在孔府被围前三日,有一艘来自辽东方向的商船在琅琊港短暂停靠,卸下了一批皮货后便迅速离开。时间点与蒯彻失踪极为吻合。”
盗跖禀报道。
“据码头力夫说,那艘船吃水颇深,不像只装了皮货,而且船上护卫个个精悍,不像寻常商旅。”
“辽东?”
孟安目光一凝。
辽东乃燕国故地,地处偏远,与齐地素来商贸不多。
“可查到船名或归属?”
“船名‘海东青’,登记的是辽东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商会。属下已派人前往辽东核实,但需要时间。”
“海东青……蒯彻……”
孟安沉吟着。
“他若真从海路逃脱,去辽东意欲何为?那里并非繁华之地,也非交通枢纽。”
盖聂在一旁缓缓道:“辽东背靠群山,面朝大海,地广人稀,易于隐匿。且与匈奴、东胡接壤,形势复杂。”
孟安走到地图前,手指从琅琊划向辽东,又从辽东指向更北方广袤的草原和神秘的朝鲜半岛。
“或许,他的目标并非辽东本身,而是以辽东为跳板……联系匈奴?或是通往更遥远的未知之地?”
这个发现让蒯彻的逃脱蒙上了更深的阴影。
他的图谋,可能远超齐地,甚至关乎帝国的北疆安危。
就在孟安思索蒯彻动向时,来自咸阳的又一封密信由陈平亲笔所书,通过特殊渠道送达。
信中,陈平的担忧更加具体:“……殿下,夜郎王(扶苏)近日常与身边一名为‘玄机先生’的幕僚密谈。”
“此‘玄机先生’来历不明,学识渊博,尤擅鼓动人心。近日巴蜀之地,有童谣流传,曰‘扶苏仁,天下归;咸阳远,政令违’。此等流言,恐非空穴来风。”
“虽无实据表明夜郎王有异动,然其‘仁厚’之名被有心人利用,裹挟民意,不得不防。臣已加派耳目,然巴蜀山高路远,恐鞭长莫及。殿下在齐地之事若了,或需早做绸缪……”
“玄机先生……童谣……”
孟安放下密信,眼神锐利。
这手段,与蒯彻在齐地搅动风云何其相似!
难道这背后,是同一股势力在操纵?
他们一边在齐地利用孔氏,一边在巴蜀蛊惑扶苏,其目的究竟是什么?
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
东有蒯彻逃匿,海路不明,西有扶苏被裹挟,隐患暗生。
真的是好麻烦。
不过,孟安并未慌乱。
他深知,越是如此,越需冷静布局,稳住基本盘。
他首先回信陈平,令其继续严密监视夜郎动向,并设法查清“玄机先生”底细。
同时建议萧何,可考虑派遣一位得力干将,以巡视地方或督办某项事务为名,前往巴蜀,就近观察,稳定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