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再见,好朋友(2 / 2)
“你又不是不知道,迟早是有这么一天的!”
奥里耶帮我点上烟,深深吸了一口,然后长长地吐了出来。
“谢谢你,兄弟!”
“客气了,有时间去中国!”
“我看你命运颠簸,你能活到那个时候吗?”
“去你大爷的!放心吧,就算我没了,我还有十二亿的兄弟姐妹,让你吃顿饱饭还是没问题的!”
威可多送我一份儿礼物,让我不要现在打开,搞得如此神秘干嘛,如果是块儿金子我最喜欢不过了。
浓愁别离,大门外,“老丈人”时不时在按喇叭催促,这种感觉有多让人厌烦,反正我骂了一句老混蛋,碎花姑娘装没听见的。
院长已经坐下了,他本来是站着的,他恐怕没想到,只是送人一程,太阳都日上杆头了,太耗时间和体力了,这俩人今天到底走不走?
此时,有人突然敲响了大门,众人纷纷望去,是福利院的那位老师。
她为自己唐突地出现感到不好意思,匆匆忙忙走向我,塞给我一封只有一页纸的信就走了。
众人不解,也包括我。
我打开来信,落款人是玛丽,我大体浏览了一遍,内心顿时烟雾四起,一块儿石头落地,另一块儿石头又起来了,真他妈蛋!
这页信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告诉我,等孩子出生以后她会选择自首,谢谢我将来能让朋友们帮助福利院以及她的孩子,***家族的这块儿石头算是落地了;但第二部分,玛丽说起的是一条线索,她说她以前听***说起过一个来自中国的专门贩卖中国文物的商人,他的存在导致大量文物流失海外,功成名就,他有了归隐之心,以海难的方式退隐江湖,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其实他活着好好的,就定居在南非,***还说人的身份和面貌可以改变,但信仰很难改变,这个人是一个佛教徒,他在年轻的时候在后背上纹了一个菩萨的莲花坐像。
玛丽说她是从洛丽塔婶婶那里得知我和碎花姑娘来科特迪瓦的目的的,所以如果她提供的信息能帮上什么忙的话,她会很荣幸。
我咂摸咂摸嘴,无法判断这条线索是不是很重要,说它不重要,它却明确告诉我那个人还活着,就住在南非,说它重要,背后有菩萨的纹身,难道南非人不用穿衣服吗?
“怎么了?”碎花姑娘上前一步。
我摇摇头:“没什么,道别吧!”
我将来信一扯两半,第一部分给了奥里耶,剩下的我揣进了兜里。
回到道别现场,我牵着碎花姑娘的手,向众人深深鞠了一躬,众人泪目,啜泣声此起彼伏。
我鼻子也是一酸,差点儿鼻炎都犯了。
我俩背着行李,一步三回头,再见了奥里耶,再见了洛丽塔婶婶,再见了科特迪瓦!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科特迪瓦的海岸线在游轮左摇右晃的前行中,只剩下了一堆模糊的轮廓。
我抽出一颗张小飞送我的烟,怅然若失,人生路虽长,恐怕我与岸上的人再也没机会相见了。
船不大,我一直在刻意躲着碎花他爸,不仅是因为他丢弃了我大中华子民的身份让我连连撇嘴,还因为这人不怒自威的气场,令人想敬而远之。
就凭这一点儿,我和碎花姑娘之间的革命友谊也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就像一坨狗屎,你得罪不起它,还不能离它远点儿吗?
但现在,我毕竟坐在人家的船上,人在屋檐下,躲不了的时候,该狗笑还得狗笑。
听碎花姑娘说,回南非大概需要五六天的时间,我点点头,劈开两条大腿,把尾巴夹起来做人。
当然,我不愿搭理人家,并不意味着人家就愿意搭理我,“老丈人”在巴掌大的游轮上做到了深入简出,白天出来晒会儿太阳,晚上出来吹吹晚风,大部分的时间藏在房间里,故作深沉。
哎,这么一说,我也做到了深入简出,吃了睡睡了吃,坚决不提这趟出行费用的问题,别人不问,我就假装不知道,人怂志短,白天眺望远方,觉得男人应该有雄心壮志,晚上凝视夜空,觉得人类就是沧海一粟,得过且过得了!
这么转眼之间,出行已经有三天了,理论上我们已经在行程上走了五分之三,或者是十分之六。
哦,对了,忘了介绍游轮上有几个人了,除了我、碎花姑娘和“老丈人”,还有“老丈人”的三个小老弟,这仨人能文能武,我亲眼看见他们掏出手枪,一枪一只飞翔的海鸟,还看见他们站在甲板上,背诵经文……当然,至少听起来像是经文,呜哩哇啦的腔调,应该不是绕口令,这与其庄严肃穆的表情不符。
除此之外,他们还是煎炒烹炸的厨师,是大风大浪的舵手,是身强体壮的保镖。
那位站出来可能说了,这三位在故事情节上看上去可有可无,又出现的如此突兀,莫非……他们想造反,想把三箱文物占为己有,把我、碎花姑娘和她爸一块儿送上西天,以此推动另一番故事的开始?
错,大错特错,这三位的出现的确有点儿突然,但仅仅是为了凑字数,凑一个三千字的字数。
你看看,字数到了,这一章也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