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繁忙的工作(2 / 2)
反观英国,经历了长期的海外消耗,早已无力承担一场远距离的海外作战,其军力部署和后勤保障也难以支撑这样的行动。
但国家上层始终秉持着审慎而长远的考量:香江作为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自由贸易港口,多年来形成了独特的经济生态和国际地位。
一旦因非和平手段导致秩序动荡,不仅会影响当地民众的生活,更可能让这颗“东方之珠”的经济活力受损,进而影响到整个亚洲乃至全球的经济格局。
毕竟,收回香江的意义,不仅在于实现国家领土的完整,更在于让这片土地能在祖国的怀抱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它的自由港地位、成熟的金融体系、与国际市场的紧密联结,对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而言,是难得的窗口和桥梁,能为国内的经济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助力。
正因如此,国家才坚持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推动香江回归,宁愿在谈判桌上多费唇舌、多做考量,也要为这片土地的平稳过渡和长远发展铺就一条稳妥的道路。
这既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让香江的繁荣与祖国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书写新的篇章。
这天,顾从卿站在大使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手里捏着一份香江经济数据报告。
大使走过来,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忽然开口:“从卿,你说英方真的看不出眼下的局势吗?”
顾从卿转过身,指尖在报告上敲了敲:“他们看得懂,只是不愿承认。
论军事实力,我们在亚太的部署足以保障主权,他们远在欧洲,根本耗不起一场海外战争。
但关键不在这。”
他翻开另一份文件,上面列着香江的金融数据:“您看,去年香江的外汇储备占全亚洲三成,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一旦用强硬手段收回,英资撤资、国际资本恐慌,这块宝地可能就毁了。”
大使点点头,语气沉重:“上层的意思很明确——我们要的是一个完整的香江,更要一个繁荣的香江。
和平谈判,不是软弱,是为了长远计。”
82年一月开始,华英双方开始了数不清的大小会议。
大使馆会议室里,谈判策略研讨会正进行到关键处。
一位老外交官敲着桌子:“英方总拿‘制度差异’做文章,说担心收回后影响营商环境。
我们就得让他们明白,‘一国两制’不是空话,是能实实在在保障香江人民利益的。”
顾从卿补充道:“可以举个例子——香江的自由港地位不变,关税政策不变,甚至司法体系在过渡期内都保持连续性。
这些承诺,要白纸黑字写进协议里,让国际资本放心。”
维多利亚港的货轮昼夜不息,交易所里的电子屏闪烁不停,那片土地上的活力,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替代的。
“我们要的,不是推倒重来,是让这股活力,能为国家的发展所用。”
又忙到深夜回家,刘春晓见他对着世界地图出神,走过去轻声问:“还在想香江的事?”
顾从卿指着地图上那个小小的红点:“你看,它像不像一个支点?
一头连着大陆的广阔市场,一头连着全球的贸易网络。
把它稳住了,我们的经济发展能少走多少弯路。”
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和平过渡”四个字:“打仗容易,摧毁容易,但建设难,恢复难。
国家宁愿在谈判桌上多费口舌,多做让步,也要保住这片土地的生机,这才是真正的远见。”
……
原先的房子住三个人确实有些局促,尤其土豆正是半大不小的年纪,和哥嫂住得近,彼此总有些不方便。
顾从卿和刘春晓商量着,还是得换个大点的住处,一来让土豆能有更宽敞的空间,二来也能让小两口多些自在。
没过多久,顾从卿就在附近找着了一套两层的公寓,楼上楼下格局分明。
他和刘春晓住楼上,带一间宽敞的卧室和独立卫浴,窗外正对着一片小花园,安静又惬意。
楼下则全给了土豆,一间朝南的大卧室,铺着他喜欢的蓝色地毯,旁边是间敞亮的书房,书架上慢慢塞满了他的书和新买的画册,还有一间小小的会客室,摆着沙发和茶几,最里头是独立洗手间。
土豆第一次看到这屋子时,兴奋得在各个房间转来转去。
在伦敦待了半年多,土豆的变化肉眼可见。
语言关早过了,跟同学老师聊天时流利得很,只是那股子东北口音总带着点韧劲,偶尔蹦出来几句,反而成了他的标志,同学们听着觉得新鲜,总爱学他说话逗乐。
他性子开朗,很快就交上了几个好朋友,搬家之后,更是常邀请同学来家里,有时是凑在书房里一起写作业,有时是在会客室里分享从国内带来的零食,叽叽喳喳的笑声能从楼下传到楼上。
顾从卿和刘春晓看着他在楼下忙前忙后招待朋友的样子,都觉得这房子换得值。
刘春晓靠在顾从卿肩上,笑着说:“你看他,现在可比刚来时放得开多了,倒真像在这儿扎下根了。”
顾从卿揽着她的腰,往楼上卧室走:“小孩子适应力强。
咱们呢,也总算能清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