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大局观的能力!(1 / 2)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办公室里的灯光显得愈发明亮。
不知道过了多久,郑国维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合上了报告的最后一页。
随后他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然后将报告工整地放在茶几上,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李峰。
“好!写得太好了!”
郑国维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却是难以抑制的兴奋和赞叹。
“详实!严谨!大胆!又处处透着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
他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
“从技术原理的阐述,到生产线的具体设计,再到设备选型、人员培训、成本核算,甚至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应对预案,都考虑得一清二楚!每一个数据都有来源,每一个论点都有支撑,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李峰,说实话,这已经不是一份简单的项目报告了,这简直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关于如何建设自动化陶瓷生产线的教科书!”
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李峰脸上依旧保持着谦逊的微笑:“郑司,您过奖了,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负责执笔整理了一下。”
“你小子,功劳永远都往别人身上推。”郑国维笑着指了指他,显然对他的这份谦虚非常受用。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滚烫的茶水,润了润有些干涩的喉咙,然后将话题引向了另一个核心。
“报告我看完了,写得无懈可击,现在,你再跟我详细说说西郊研究所那边的情况”
“上次你在厂里跟姜部长汇报之后,这段时间又有了哪些新的进展?和咱们这个全自动化生产线的结合,具体要怎么实现?”
这才是郑国维最关心的问题。
西郊研究所,那个名义上的“轻工业部第三招待所”,才是整个计划的核心与灵魂。
没有那里的技术突破,全自动化生产线就是空中楼阁。
李峰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他整理了一下思绪,沉声汇报导:“郑司,自从上次向您和姜部长汇报之后,我就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厂里。”
“我们针对陶瓷生产的特殊工艺流程,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算法进行了重点优化,特别是在施釉和烧窑这两个关键环节,我们引入了模糊控制理论和神经网络算法的初步模型。”
“简单来说,就是让计算机系统能够模拟我们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的判断过程”
“它不再是简单地执行‘温度达到多少度,就停止加热’这种死板的指令,而是能够根据窑内温度、湿度、气氛的实时变化,进行动态的、微小的调整,无限趋近于最完美的烧制曲线。”
“这个改进的难度非常大,但成果也极其显著。根据我们最新的模拟测试结果,采用新算法后,成品的优等品率,理论上可以再提升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而且,对于一些高难度的釉色和器型,比如窑变釉、结晶釉,控制的精准度也大大提高了。”
李峰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郑国维和吴娜的耳中,仿佛带着一种魔力,让他们眼前浮现出一幅未来工厂的画面。
庞大的生产车间里,只有少数几名技术人员在中央控制室里监控着屏幕上的数据,一条条生产线在计算机的精准控制下,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一件件精美的陶瓷产品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