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伏魔,受上召(2 / 2)
“业果如星映寒潭,非空非有暗中延。
风吹古木寻常夜,月涌中天圆满时。”
财虎禅师念罢一首表明未来报应不爽的佛偈,随即隐去。
见此一幕,季明心知和财虎禅师结下梁子,不过对方也不会因一哭麻老祖而专来对他寻仇,目前二者还在结怨的关系,日后若无其它冲突,倒也能相安无事。
二翁将雾光一抖,从中抖落下一件上丰下锐、如同钻子般的物件,此物顶上还有一佛头,正是哭麻老祖的佛首伏魔锲。
季明收了此宝,暗道自己好在是带了二翁过来。
就刚才哭麻现出魔身的那一会儿功夫,若非二翁联手搬运五行,使得乐头山地肺下的地、火、风、水稳固如常,并以雾幕收了这佛首伏魔锲,自己那化成神桥,以定地肺的元辟如意,就得一直留在地肺里。
如果二翁不收佛首伏魔锲,当哭麻老祖再拿到自己的这件法宝,足可再涨魔威,又得多费功夫。
那荼、垒二神果然不能全然依靠,一见着玉王仙蜂就瞻前顾后,这种时候还手下留情,难怪在天上风评不佳,以后还是得调教一番,如此才能为已所用。
太平山,上府宝阁。
阁外檐角悬铃,风过处,清清泠泠,若泉击石。
阁周环以松柏竹林,烟霞缭绕,雾气氤氲,偶有鹤影翩跹,衔芝而过,尽显仙家清修之象。
阁内正中设有一玉台,台上铺黄绫锦缎,陈设玉简、金册、算筹、罗盘等物,离朱子正端坐于台前,眉目沉静,手持拂尘,微垂双眸,似已胎息入定。
诸弟子分列两旁,或执笔记录,或掐诀拨算,或低声议论,井然有序,绝无喧哗。
一弟子取尺量图,轻声念道:“落银湖东岸,地脉偏移,阴煞滞涩,当炼石而补之,耗金石灵料约百二十斛。
大云浮山、雷文大泽,乃至丹梦灵池这三处新建分坛之税赋恩免,照循过往旧例,并且参照新定《灵资估算细则若干》中的减免条例,可免税三十年。”
另有弟子执玉简批注,真炁如蛇龙盘曲,落字于简内;偶有弟子翻动卷轴,沙沙如蚕食桑叶,更添静谧。香烟自药炉中袅袅升起,馥郁檀芬,透入藻井,幻化鸟兽形状,久之方散。
烛焰摇红,映照玉台,光影交错,诸弟子依诸祖师玉台定议为纲,参照新厘定《灵资估算细则若干》,有序的处理着劫后道务。
离朱子时而抬眼,指点一二,说道:“地脉修复,当以民生为先。诸弟子于三疆斗法中所获灵药宝藏,折算以等价,勿偏私,勿妄取。”
众弟子俯首听命,皆露肃然之色。
案头供献新鲜果蔬,斋筵丰盛,然无人暇食,只心系重建大业。
然而此时,离朱子的心思已经飘向远方,他看向台前诸子弟,本来这等道务协理,只有三峰一府的弟子有资格参与,但是如今鹤观内的弟子,也在其中。
比例虽然不大,但依旧很刺眼。
不过比这更刺眼的,则是众弟子案头上那卷《灵资估算细则若干》的文册。
他也清楚这刺眼之感,更多来自于内心不甘,大劫之前自己还是下代真君的有力候选,大劫过后一切竟似尘埃落定,梦寐以求的位置一下离他远去。
如非他专一修持‘至人无情’之道,小有所成,不说能完全的不滞于情,不执著于爱憎、得失、荣辱,但也能够忍私为公。
此刻他内心已反复煎熬,偏个还要强忍下来,以一颗大公之心来处理劫后诸多事宜,这其中的种种滋味,让他都感觉自己性功上的道行又精进一大步。
每当内心熬不住时,他便坐在宝阁门外一侧,听一听檐角悬铃清音,嗅一嗅那自小闻到大的香炉药气,再受那穿林而过的斑驳光斑照在眼前,有种梦回当年之感,如此才算找回自己一二初心。
如此过去许多天,千头万缕的事情理顺后,离朱子终于开始关注灵虚子的动向。
他本以为灵虚子诛灭哭麻老祖后,会回山处理一下被禁在福地的二僧逆徒觉光,没想到一回山就没了影,往如今在乙峰潜修的霖水接火二君那里一问才知,灵虚子被召往延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