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法师之上! > 第125章 艾尼维亚

第125章 艾尼维亚(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在金本位主导的世界中,货币的流通看似遵循“纯度为王”的原则:

金币只要纯度、重量足够,理论上无论出自哪个国家,都能作为等价物使用。

但现实中却是,货币的“认可度”依然存在,并且其中的差距极其大。

公国铸造的金币,往往在相邻区域国家流通都异常困难。

而大国的金币,却能成为“硬通货”,甚至横跨大陆。

其中最受认可并且最广为使用的货币,毫无疑问正是金雀花王朝的金雀花币与神圣帝国的帝座金。

这种差距的根源,主要是三个:流通效率、信用安全、场景绑定。

首先是流通效率。

对于商人而言,“货币能否快速流通”比“货币本身是否纯金”更重要。

毕竟经商讲究周转速度,没人愿意为了一枚金币的核验或兑换浪费时间。

而大国,特别是金雀花王朝与神圣帝国,本身疆域广、商路密集,他们的金币能直接在其境内所有城邦、甚至周边附庸国流通。

大国的货币,商家收了后,无需任何兑换,当天就能用来采购货物完成下一轮交易。

反观国的金币仅在本国或相邻区域流通,商家收了后还需专门找金行换成大国金币才能继续使用,不仅浪费时间。

此外还要支付兑换手续费与差价,成本更高。

流动效率的另一核心,是货币能否被快速核验。

大国货币的标准化程度也会更高,核验成本低。

大国通常有统一的官方铸币标准,货币都是用精密的炼金机器批量铸造的。

重量、尺寸、厚度完全一致,币面平整、边缘规则。

商家收币时,可以快速核验,而国往往就做不到这么精细,会出现金币大、重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核验起来也就更为困难。

信用安全同样也很重要。

金雀花王朝与神圣帝国的强大、稳定性,让金雀花币与帝座金风险更低,能规避隐性损失,成为了信用安全的代名词。

诺兰大陆,或者整个法师位面,大部分国家都面临着战乱、灭亡、政权更迭的问题。

比如艾莎所属的西甸公国就是典型的例子。

它被相邻的俄伏加公国所吞并,其法定货币中的银铜币直接被废除,成为废币。

就算是西甸金,也因为其上的标识被俄伏加公国作废,瞬间从“货币”变为了“纯金块”,需要重新熔铸才能使用。

这其中西甸金持有者的损失,不只是重新熔铸必然产生的损耗,还有货币自身升值的那一部分价值。

而像金雀花王朝这样的古王朝,从未出现过政权灭亡或者货币作废的情况。

神圣帝国更是在鼎盛之期,还在不断扩张之中,国运亨通。

这使得两大帝国的货币拥有超长保质期,即“信用安全”。

除了政权稳定,金雀花王朝与神圣帝国的铸币技术更为先进,纹路精细,仿造难度极高。

这一步暴涨了两国货币的信用安全。

如果“流通效率”与“信用安全”是让商人“自愿选择”金雀花币与帝座金。

那么“场景绑定”就是让商人“不得不选”。

所谓场景绑定,通俗来讲,就是大国通过制定规则,将本国货币与核心交易场景深度绑定,形成了“不用就寸步难行”的局面。

像是金雀花王朝,严格且明确规定:

在王朝境内,所有与官方的交易以及超过一定金额的大额交易,必须使用金雀花币进行,违者将被处以交易金额50%的罚款,甚至没收货物。

神圣帝国也有类似的规定,甚至更为严苛。

对商人而言,若想与两大帝国的官方合作,就必须接受这些规则。

这种“官方强制”,让金雀花币与帝座金成为了“与大国做生意的敲门砖”。

除了强制规则,两大帝国还通过关税优惠,引导商队主动使用本国货币。

金雀花王朝在沿海的港口设立了专门的关税规则:

用金雀花币缴纳关税,可享受一成的减免;

用其他货币缴纳关税,需按汇率溢价折算,且不享受任何优惠。

这个规则下,同样的一批货物,用金雀花币与其他货币折算,其中差价甚至能达到一成以上。

这种差距让商队不得不提前兑换金雀花币,毕竟谁也不愿多花冤枉钱。

神圣帝国甚至还在某些关口推行规则:

用帝座金缴纳关税,可优先通行(无需排队);

用其他货币缴纳,需等待至少3天,还需额外提供货物抵押。

对追求时效的商队而言,这种时间成本比金钱成本更难承受,自然会优先选择帝座金。

这种商路垄断+关税引导的双重钳制,让金雀花币与帝座金成为了跨国贸易必需品。

但即使以上种种,即使推行本国货币困难,要面临认可度低、流通受阻等重重麻烦,任何一个拥有独立政权的国家,哪怕是疆域仅数百里的弹丸国,建国时也必然要铸造本国货币,绝无直接使用大国货币的可能。

那些“文化烙印”“主权象征”等辞虽有道理,却并非根本原因。

真正让各国统治者下定决心的本质原因其实只有一个:铸币税。

何谓铸币税?

即货币面值与铸造成本的差额收益。

当国家铸造一枚面值1金币的货币时,若铸造这枚货币的黄金、人工、设备等总成本仅为0.8金币,那么差额的0.2金币,就是国家获得的铸币税。

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铸币税都绝非可有可无的收益,而是一个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如果一个国家放弃铸造本国货币,转而使用大国货币,就意味着将这笔巨额收益拱手让人。

没有一个国家是能接受这种事的。

包括北境。

更重要的是,高德虽然对经济学没有深入研究,但还是明白铸币权的意义不止于财政收入。

铸币权还意味着货币政策自主权,是调节市场稳定的重要手段。

比如当粮食价格下跌时,可增加货币投放,刺激消费,当金属短缺时,可减少铸币,稳定货币价值.

而高德不只是想着铸币获取铸币税,同时也不想北境的货币成为“圈地自萌”的国货币。

不未来能与金雀花币、帝座金分庭抗礼,但至少也要成为能够流通大部分区域的货币。

这其中肯定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最重要的就是北境要足够强大。

当然,这是之后的事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