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章 广场协议(2 / 2)
何雨柱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道:“这是我从军方弄来的情报。
我得到消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的财长在纽约开会,要签署一份协议。
协议的大概内容就是美元对日元汇率高估,以及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问题。”
娄晓娥听的一愣一愣的,但没有怀疑。他不是相信何雨柱,而是相信军方的情报不会错。
以何雨柱的背景,弄来军方的情报,并不难。
她也就是被唬住了。
只要认真想一想,就会发现其中有不少的破绽。
最大的破绽是,时间问题。现在几个国家才开会,可何雨柱半年之前就开始让她准备了。
军方的情报再牛,也不可能提前半年,就得到消息。
“希望你说的是真的吧。”
何雨柱道:“你就安心吧。我也借了不少的钱。我岳父那里,大舅哥那里,还有大领导那里,雨水雨晴姐妹等等。
能借的人,我都借了一遍。
真要赔了,我欠的人情就大了。”
有赚钱的机会,何雨柱当然不会忘了自己人。
正好当时要开饭店,何雨柱就用入股饭店这个借口,找他们借的钱。
真要说借钱炒股,他们肯定会担心。
等赚钱了,何雨柱再跟他们说实情。有了这个借口,他们就能光明正大的用这些钱。
娄晓娥却不信何雨柱的鬼话。
别人不知道,她知道的很清楚。何雨柱当时拿出来一箱子的黄金,把她都给吓傻了。
她不是没见过钱,可却想不通,何雨柱是怎么弄来那些钱的。
除了钱,还有一些珠宝首饰,样子特别的精美。她拿出去卖了不少的钱。
“你到底那句话是真的。”
何雨柱笑着道:“你就别管了。听我的准没错。
我打算把那边的破旧厂子买下来,弄一个研究中心。”
娄晓娥问道:“你又要搞什么鬼?”
何雨柱也没有隐瞒,直接说了出来:“我打算研究电动自行车。”
“你弄那玩意干嘛?电动自行车的市场没那么大。真要想弄车,还不如弄摩托车。”
电动车在这个时代,确实没那么大的市场。
但何雨柱却知道,未来电动自行车的市场却很大。
电动自行车取代了自行车,成为了老百姓代步的首选。
“摩托车用油,油比电贵。”
“可是摩托车跑的远。我跟你说,以后国家发达了,会建很多的加油站。给摩托车加油会很方便。
电动车就不一样了,跑的不远,充电还不方便。”
正常来说,娄晓娥说的没有错。电动自行车真正推广,要到两千年之后。
何雨柱考上大学之前,他所在的城市,电动自行车还不算多。
等他工作了,街道上的电动车才多了起来。
其中的制约,就是电动自行车的续航不够。续航不够的原因,则是电池不行。
这对何雨柱来说,却不是问题。
等他拆解了空间中的电动车,把电池拿出来。只要研究出了生产工艺,电动车的续航就能解决。
没有了续航的焦虑,相信电动自行车会有足够的市场的。
“这些是技术问题,只要肯花钱,就能解决。”
“你说的轻松,钱呢?”
“等。再等几天,你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此时何雨柱特别希望,广场协议赶紧签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