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崔健(1 / 2)
首先《解忧杂货店》这个设定就很让李小林觉得惊讶。
因为直接将故事背景放在几十年后。
而几十年后的三个主角,也就是三个偷了东西的孩子,又通过“解忧杂货店”这么一家神奇的店铺和他们所处的时空来对话。
而建立在这样的机制上,这个故事江弦讲述的也非常出彩。
不仅将时代的背景融入其中。
例如,1980年的这场奥运会,我们国家最终缺席了这场运动会,而这竟然成了故事情节里巧妙的一个“信息差”。
环环相扣之下,到了结局又巧妙的探讨了人性.
“人物弧光!”
对江弦了解颇深的李小林,非常清楚这是江弦擅长的一招。
从伏笔的人物弧光当中小雪花和男朋友的角色形象一下儿就有了厚度,整个故事也跟着升华了一个档次。
小雪花最后的这封信完全出乎李小林的意料。
她没有放弃奥运,虽然她努力到最后一刻,但还是没有获选参加奥运,国家甚至没有派选手参加奥运,然而,她没有丝毫的后悔,她由衷地感到高兴,觉得自己得到了比金牌更有价值的东西。
而且,她认为这一切都是解忧杂货店的功劳,因为看了大墩他们充满愤怒和焦躁写的信,相信自己选择了正确的路。
“太会写了。”
李小林感叹一句,又迫不及待、马不停蹄的一头扎进第二个故事之中。
江弦给每个故事都写了独立的章节名称,例如,第一个小雪花的故事叫《回信放在箱子里》,第二个故事就叫《深夜里的口琴声》:
大墩忍不住想要笑,因为这实在太滑稽了,他笑得前俯后仰,一开始只是发出轻微的声音,最后终于捧腹大笑。
“你怎么了?”浩轩问。
“你不觉得很好笑吗?她真的是一个笨女人。我们是真的让她忘记奥运,她却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解释,因为结果不错,所以对我们表达感谢,还说对我们深入的洞察能力深表敬意呢,我们哪有这种东西.”
浩轩的表情也放松下来,“有什么关系嘛,反正结果不错啊。”
“对啊,而且,我们也玩得很开心。”
小辉说,“至今为止,我们从来没有帮任何人解决过什么问题,虽然只是凑巧有了好结果,但既然她觉得咨询对她很有帮助,那不是都皆大欢喜吗?大墩,你不这么认为吗?”
大墩皱起眉头,摸了摸人中,“当然不可能不高兴啊。”
“对吧?我就知道。”
“但没有像你那么高兴,这种事无所谓啦,差不多该把后门打开了,继续关着门,时间都不走了。”大墩走向后门。
大墩握住门把,正打算打开时,浩轩突然叫了一声:“等一下。”
“怎么了?”
浩轩没有回答,走向店铺。
“他要干嘛?”
大墩问小辉,但小辉偏着头没有回答。
浩轩走了回来,脸上露出不悦的表情。
“你在干什么啊?”大墩问。
“又来了。”浩轩说着,缓缓举起右手,“好像是另外的人。”
他的手上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
江弦写到这儿,第一章刚好结束,来到了这个故事的第二章,李小林翻动稿子往下看:
七月初时,他接到祖母去世的消息。
阿郎正收拾着店里的桌椅,妹妹阿美的电话直接打到团里。
他知道祖母身体不好,上次去医院,医生说肝脏和肾脏都出了问题,随时都可能撒手人寰,但阿郎还是没有回家,虽然他很挂念祖母,却因为某种原因不想回去。
“明天守灵,后天就要下葬了,哥,你什么时候回来?”阿美问。
阿郎抓了抓头,“我这几天都很忙,要问一下店里才行。”
电话中小美用力吸了一口气,“你不是只是在店里张罗帮忙而已吗?你不是也说了,这份工作很清闲,就算是休息一、两天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阿美说得没错,她不仅记忆力很好,人也很精明,三言两语根本没办法敷衍,阿郎沉默不语。
“你还有没有一点良心?”
阿美尖声说道,“咱爸身体不好,咱妈一个人照顾奶奶也累坏了,你从小就是咱奶带大的,不应该回来参加葬礼吗?”
阿郎叹一口气,“好,我会想办法回去。”
“早一点!最好是今天晚上!”
“那怎么可能,车子不合适,没有那么快。”
“那就明天早上,最晚在中午之前要回来。”
“我看看情况。”
“反正你看着办吧,如果你自己觉得这么做合适。”
你什么态度啊──阿郎想要抱怨,但妹妹已经挂了电话。
从第二章开始,叙述的方向一转,主角成了一个叫阿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