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2章 衣衫(2 / 2)
“不成不成,你这太贵了,我别给你穿脏了,再弄出褶子来。”
“穿吧,没事儿。”时威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自嘲地笑了笑,“这套行头,还是我刚来伦敦那会儿,我爸非拉着我去萨维尔街隔壁那条小街上的裁缝店定做的,说是这世道,走到哪儿,都是先敬衣衫再敬人,形象要走在能力的前面。”
“出去不能丢份儿,花了不少,比亨利哥那件还......算了,这行头,放在我这里也是落灰,你穿,幸亏咱俩体型差不多。”
“别了,我.....”
“你废什么话,以后咱俩谁有正事儿谁穿就是。”
时威盯着袁家兴换上,衣服倒是出人意料地合身,深沉的蓝色衬得袁家兴肤色都亮了几分,精良的剪裁把身形修饰得挺拔利落。
看着镜子里仿佛脱胎换骨的自已,袁家兴一时间有些愣神。
“嘿嘿,”时威抱着胳膊,满意地点点头,“挺好,精神,绝对能给面试官留个好印象。”
临走时,袁家兴在门口穿鞋,不忘回头叮嘱时威,“对了,今天郑老板那儿你可别迟到了。”
“知道知道,你快走吧,别误了点。加油啊,兴哥,精神点儿,别丢份儿!”
袁家兴点点头,推门走进了伦敦清冷的晨雾中。
早高峰的NorthernLe车厢像番茄豆子罐头,粘稠度颇高。
袁家兴小心翼翼地护着身上的西装,免得被挤皱。
环顾周围衣着光鲜,戴着耳机,翻阅着《金融时报》或《泰晤士报》的高质量人类,袁家兴感到自已像个闯入者,既兴奋又忐忑。
世行伦敦办事处位于金融城核心地带的干草大街一栋现代化写字楼内。
相比周围那些装饰繁复的银行总部,这栋大楼显得低调而务实。袁家兴在门口犹豫了几秒钟,一掐虎口,跟着人群走了进去。
上电梯,在十楼的世行办事处前台出示了邮件打印件和护照,领到一张临时访客牌,上面印着他的名字和“面试候选人”,冰凉的塑料握在手里,让袁家兴有些过速的心跳慢慢落下来。
被一位面无表情的工作人员引领到一间会议室。
数了数,里面已经坐了九个人,算上自已,黑白黄花,男女都有,肤色齐整。
看起来都和自已年纪差不多,有的在用笔记本电脑做最后的准备,有的低声交谈,一张口都是老伦敦城墙根儿下的口音。
袁家兴攥了攥手心,有些潮,还有些凉。
默默地找了个角落坐下,感觉自已像是混入天鹅群的丑小鸭,尽管此刻穿着天鹅的羽毛。
九点整,一位穿着套裙,物理意义上的HR大姐姐推门进来,简单介绍了流程,先是一场90分钟的笔试,笔试之后半小时,叫到名字的人开始面试,没叫到名字的,感谢看得起世行,再接再厉。
五分钟之后,袁家兴看着面前的试题,有种梦回高中的感觉。
这是一场针对一个实习研究员岗位的补录笔试。
全英文,题型多样。逻辑推理、数学计算、数据分析、一篇关于“基础设施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与潜在债务风险”的短评写作,还有几道涉及国际金融、发展经济学理论的简答题。
袁家兴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已冷静下来,埋头答题。
笔尖接触到纸面的那一刻,深植与华夏儿女身上,名为绝对不能在答题处留下空白的考试基因开始显露。
数值推理部分尚能应对,语言推理需要仔细揣摩,情境判断感觉有些抓瞎,只能凭常识和对世行工作原则的粗浅理解去选择,那些经济理论虽然熟悉,但要用精准的英语表述出来,还是颇费了一番功夫。
最后的论述题,结合印象里,“千年发展目标”和课上讲过的第三世界发展的问题,磕磕绊绊地写满了要求字数。
笔试结束,他感觉像是打了一场硬仗,精疲力尽,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和其他候选人一起被要求在原位等待结果时,他几乎已经做好了打道回府的准备。这些人看起来都太厉害了。
等了大概四十分钟,那位工作人员才再次进来,念了四个名字,其中包括“YuanJiaxg”。
袁家兴的心猛地一跳,几乎以为自已听错了,反复和那位大姐姐确认几遍,这才晕乎乎地,在其他人的叹气和羡慕的目光中,被带到另一层楼,进行第二轮面试。
第一个就是袁家兴。
哆哆嗦嗦进了一间办公室,面试官是一个中年白男,头发微卷,戴着眼镜,表情严肃,面前放着袁家兴的简历和笔试答卷。
“请坐,袁先生。我是马修·科恩,发展经济学部的资深经济学家。”科恩的语速很快,带着点北美口音,“请先用三分钟左右介绍一下你自已,以及你为什么对世行的实习岗位感兴趣。”
袁家兴紧张地清了清嗓子,用提前练习过无数遍,但依旧有些生硬的英语开始陈述。他简要介绍了自已的教育背景、专业,然后重点提到了他对发展经济学的兴趣,特别是对“包容性增长”和“人力资本投资”在减贫中作用的关注。他尽量将话题引向自已熟悉的领域,避免露怯。
科恩面无表情地听着,偶尔在面前的表格上记录一两笔。随后,开始了提问。
“袁先生,假设你正在评估一个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农业援助项目,该项目旨在推广耐旱作物。你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框架,来衡量其短期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袁家兴脑子里飞快地转着,组织着语言,“首先.....短期经济效益,可以关注农户层面的收入变化,对比种植新旧作物的产出和市场价格,同时考虑种植成本的变化......”
“社会影响可能更复杂,可以设计问卷调查,关注农户家庭的粮食安全状况、儿童营养指标,以及,以及女性在农业生产中参与度的变化,因为新技术有时会改变性别分工......”
回答得有些磕巴,但已经尽量绞尽脑汁,把在《项目评估》课程里学到的东西应用起来。
科恩点点头,不置可否,继续问道,“在你看来,当前国际社会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或者说,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在哪里?”
这个问题更宏观了。袁家兴扣着脚指头,琢磨了好一会儿,结合最近看的新闻和文献,谨慎地回道,“我认为....资金缺口固然巨大,但更深层次的挑战可能在于治理能力和制度质量。”
“许多发展中国家缺乏有效执行政策、监管资金、确保项目透明和问责的制度框架。这导致外部援助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加剧内部矛盾.....”
科恩似乎对这个角度略感兴趣,追问了一句,“那么,多边开发机构如世行,如何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同时,促进这种治理能力的提升?”
“这确实是一个难题.....”袁家兴感觉后脖颈开始冒汗,顺着脊梁骨往下,有些痒,有些凉,可还是鼓足勇气道,“或许,可以通过知识分享、技术援助,将治理改革作为贷款或援助项目的组成部分,但必须以合作而非强制的方式进行,并且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对当地背景的理解.......”
等袁家兴说完,科恩依旧面无表情,甚至皱了皱眉头,让袁家兴的心跳来了个曲线运动。
好在科恩没继续追问,又提了几个关于数据分析里的Stata和一点基础的R语言、团队合作和处理歧义信息的问题。
袁家兴破罐子破摔似的,把能想到的,都给说了,显得朴实甚至有些笨拙,但态度诚恳。
“.....改善营商环境吸引投资,发展基础教育提升劳动力素质,还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贸易....”
“OK,就这样吧,我的问题问完了。”十分钟后,科恩合上文件夹,用他那听不出情绪的语调说,“袁先生,感谢你的时间和参与。我们会综合评估所有候选人的表现,结果会在下周内通过邮件通知你。”
接着,伸出手。
袁家兴第一次差点没站起来,脚底再使劲,才起了身,右手在裤子蹭了蹭,这才和科恩握了握,道了谢。
恍惚地走出了办公室,离开了干草大街那栋大楼。
重新站在伦敦阴冷的天空下,袁家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像做了一场梦。
西装革履的金融精英们从他身边匆匆走过,摸了摸身上质地精良的西装,心想着,无论成与不成,至少这套衣服算是见识过世面了。
就在袁家兴汇入地铁站人流的同时,世行办公室里的马修·科恩拿起了桌上的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脸上那副公事公办的表情松弛下来,甚至带上了一点笑意。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起,传来一个爽朗的声音,“嘿,马修!伦敦的咖啡还没把你喝腻吗?”
“安德鲁,你欠我个人情。”科恩回道。
“哦?怎么样?”
科恩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如蚂蚁般穿梭的车流,“笔试成绩一般,LSE的硕士,背景是普通了点,论述题观点有点意思,虽然表达像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
“面试,紧张得像个第一次见到穿比基尼姑娘的高中生,英语凑活,专业知识倒是有点底子,能看出来有基础。”
“态度很认真,不像有些夸夸其谈的家伙。”
那头继续笑,“呵呵呵,那意思就是踏实肯干,脑子不笨,怎么样,能安排吗?”
“实习岗位补录,就那么回事儿,比那些只会背课本的强点。基础岗位,你知道的,打打杂,跟个项目组跑跑腿,六周的实习期,也许还能跟着去其他国家出个差,至于剩下的,就看他自已造化了。”
“啊,谢了,老伙计!下次回伦敦,酒我管够!”
“记住,你欠我个人情,等你从日内瓦回来,必须请我去‘耶茨’喝一杯,别想用超市货打发我,好了,就这样。”
科恩挂了电话,在袁家兴的评估表上“面试官意见”一栏,快速写下几行字,“学术基础尚可,对发展问题有基本认知和热情,沟通能力合格,缺乏实践经验但态度认真....”
而这一切,已经坐上返回象堡地铁的袁家兴自然无从知晓。
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城市景象,袁家兴心里一半是尘埃落定的疲惫,另一半,则是对那封即将到来的邮件的、微弱的、不敢过分期待的希望。
至少,他穿对了衣服,没有在第一印象上丢分。
这伦敦,机会就像地铁隧道里的广告,一闪而过,能抓住一点,就算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