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江南屯田策(2 / 2)
黎明将至,天边泛起鱼肚白。
远处山脉之间,那道新筑的钢铁关隘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巨龙静卧,守护着身后万千百姓。
他望着东方渐亮的天空,唇角忽然勾起一抹森然笑意。
“原来,你们想打嘴仗?”
“那就看看,是谁的舌头更快。”
他转身下令:“封锁此人一切往来痕迹,对外宣称王掌柜因病告假。另外——”
目光扫过跪地发抖的叛徒,语气淡漠如霜:
“让他继续写东西。”
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半边脸庞沉于阴影,另半边却熠熠生辉,仿佛执棋者已然落子,只待满盘惊雷。
话音落下,帐中一片死寂。
王掌柜瘫在地上,嘴唇哆嗦着,仿佛听见了阎王的判词。
他本以为招供便可苟延残喘,却不料世子竟要他继续传递情报——这已不是宽恕,而是将他彻底炼成一枚行尸走肉的棋子。
卫渊目光如刀,缓缓扫过众人:“张老板。”
“在!”北方商会代表张老板一步上前,抱拳躬身。
此人虽出身商贾,却曾在边军服役十年,行事果决,深得信任。
“你即刻拟一份‘密报’。”卫渊语调平静,字字如锤,“就说南方三郡粮仓空虚,火药库因潮湿炸裂,守军士气低迷,关隘工事年久失修……再加一句——‘世子沉迷炼丹,妄图飞升’。”
张老板一愣,随即会意,眼中精光一闪:“属下明白,定让内容真假参半,足以乱真。”
“很好。”卫渊点头,“情报由王掌柜亲手送出,渠道不变,频率加倍。我要他们相信,我们已经自乱阵脚。”
他又转向苏娘子:“你连夜联络江南织户、米行、药铺,尤其是那些常在市井讲古的说书人——从明日开始,满城都要传一句话:‘世子开仓济民,玻璃窑换粮百万石’;还有,‘钢铁雄关日夜赶工,蛮夷胆敢来犯,必葬身于铁轨之下’。”
苏娘子眸光微闪,轻声问:“铁轨?百姓不懂这个……”
“正因不懂,才要传。”卫渊冷笑,“越是玄乎的话,越容易生根。让他们议论,让他们好奇,让他们把恐惧变成期待。人心一旦稳住,谣言便不攻自破。”
她凝视着他,那双曾只看得见风月的眼,如今映出的是山河社稷的倒影。
她没再多问,只是轻轻颔首,转身离去,衣袂隐入夜色。
三日后,北境线传来急讯:敌军主力集结于雁门关外,战鼓连天,旌旗遮日,似有总攻之势。
吴谋士眉头紧锁:“来得太快了……他们竟信了?”
“不是全信。”卫渊站在沙盘前,指尖轻点江南水网,“是‘玄鹰’想借势而为。他知道我们内部出了叛徒,又收到崩溃情报,再加上民间动荡——在他看来,这是千载难逢的瓦解良机。”
他抬眼,望向北方天际,仿佛能穿透云层,看见那幕后统帅运筹帷幄的身影。
“可惜啊……他忘了,真正的溃败,从来不会提前张扬。”
五日后,北军倾十万大军南下,分三路突进。
一路佯攻长江渡口,一路直扑金陵粮道枢纽,主力则猛攻关隘——正是卫渊新筑的“龙脊防线”。
然而,当先锋骑兵踏入预定埋伏区时,大地轰然震动。
不是地震。
是数百门改良火炮自地下掩体齐射,伴随震耳欲聋的爆鸣,硝烟如怒龙腾空,将整片原野化作炼狱。
更令人胆寒的是,地面上竟铺设了低矮铁轨,其上滑动着可移动炮台,射程远超传统床弩,且精准无比。
此乃卫渊以现代知识改良的“轨道炮车”,耗时两年秘造,从未示人。
北军大溃。
一日之间,三路尽折,主帅险些被俘,仅以轻骑突围。
战报传回,举国震动。
捷报尚未宣读,苏娘子却匆匆闯入府邸,脸色惨白如纸,脚步踉跄。
“怎么了?”卫渊心头一沉。
她喘息未定,声音发颤:“刚……刚有人在秦淮河下游发现一具浮尸……是王掌柜!脖颈有割痕,尸体泡了至少两夜……可昨夜他还递出了情报!”
帐内烛火猛地一晃。
卫渊瞳孔骤缩。
他们知道棋子暴露了。
这意味着,“玄鹰”已经开始清理所有与南方商会有关的暗线——不只是杀人灭口,更是警告:游戏规则变了。
他缓缓闭上眼,脑海中再次浮现那封匿名信上的七个字:
不是恫吓。
是倒计时。
这一次,他们失败了。
但下一次呢?
当对方不再依赖细作,而是动用整个国家机器,甚至……揭穿他“异世之人”的本质?
他睁开眼时,目光已冷如寒铁。
窗外,晨光刺破阴云,照在案头那份尚未批阅的《江南屯田策》上。
那是他为战后重建所拟的第一份政令。
统一,才刚刚开始。
而真正的风暴,尚在地平线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