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夜风摇曳(1 / 2)
夜风穿廊,烛火摇曳。
商会总署内,卫渊负手立于沙盘之前,眉心微蹙。
那枚刻有龙纹的铜符静静躺在案上,像一柄尚未出鞘的剑,寒光隐现。
苏娘子站在门边,指尖微微发颤。
她从未见过世子如此沉默——不是犹豫,而是风暴前的平静。
方才她带来的消息,足以让任何权臣跌入万丈深渊:有人揭出卫渊是前朝梁武帝血脉,私祭宗庙,图谋复辟。
这不是寻常流言,而是精心编织的诛心之网,直指皇权最忌讳的“名分”二字。
可卫渊没有愤怒,也没有急于辩白。
他只问了一句:“吴谋士查到什么了?”
话音未落,帘外脚步轻响,吴谋士快步而入,手中握着一卷墨迹未干的情报。
“已查明七处传谣源头,皆由城南三家茶肆扩散至市井。奇怪的是,这些地方平日并无关联,却在同一时辰开始散布同一版本谣言,措辞精准,层层递进。”
“人为操控。”卫渊冷笑,“不是百姓自发,是训练过的嘴。”
“更蹊跷的是,”吴谋士压低声音,“负责记录商户动向的文书官周文,这几日频繁出入‘醉月楼’,每晚必与一名蒙面人密会半个时辰。属下派人尾随,对方极擅反侦,但最后一次……留下了一枚带血的布条,上面有个‘戊’字。”
卫渊眼神骤然一凝。
又是“戊”!
盐库投毒案中,毒药藏在标为“戊字号”的麻袋里;王掌柜暴毙当晚,其书房抽屉暗格也发现了同样的刻痕。
这并非巧合,而是一条贯穿多起阴谋的暗线。
“此人表面老实,实则步步为营。”吴谋士沉声道,“卑职怀疑,他是敌军新派来的卧底,专司情报渗透与心理攻势。”
卫渊缓缓踱步,目光落在沙盘上的商路节点上。
敌军主力尚在百里之外,粮道受阻,正面难进。
但他们知道,攻心为上。
只要动摇南方商会对他的信任,断供军资,前线百万大军顷刻自溃。
“既然他们想打信息战……”卫渊忽然转身,嘴角扬起一丝冷意,“那就让他们尝尝,什么叫真假难辨。”
他提笔疾书三道密令。
第一道交予吴谋士:“继续放线,不要惊动周文。我要他以为自己藏得够深。”
第二道递给亲卫:“命工坊连夜赶制一批‘铁券金册’仿本,内容写明‘南方十三路共主名录’,其中夹杂一份虚假档案——称我已掌握敌军统帅藏身之所,藏于北境废弃烽燧之中。”
第三道,则悄然送至苏娘子手中。
“你去放出风声,就说……我们已经锁定了幕后黑手,只等三日后商会大典,当众揭棺定罪。”
苏娘子怔住:“可我们现在并无实证。”
“正因无证,才要先声夺人。”卫渊眸光如刀,“敌人不怕真相,怕的是被看穿。一旦他们觉得棋局已露,就会乱招频出。”
三日后,商会大典将启,铁券金册即将开启——那是凝聚十三路商盟的核心仪式,象征着经济命脉的归属。
若此时爆出“世子乃前朝遗脉”,必将引发连锁崩塌。
但反过来说,若能在此时反杀一记,不仅能稳住人心,更能引蛇出洞。
计划悄然铺开。
接下来五日,一切看似风平浪静。
周文依旧每日整理文书,低声细语,恭敬有加。
但他眼底的焦躁,逃不过暗哨的注视。
第七日深夜,值守小吏发现档案室灯火未熄。
破门而入时,只见柜中空荡,那份记载“敌军据点”的假档案不翼而飞。
巡查城门的暗桩随即回报:一人骑快马出西门,形迹可疑。
“追。”卫渊一声令下,身影已跃上黑马。
月黑风高,荒野寂寥。
一行人循着蹄印追踪七十里,最终停在一座废弃盐仓前。
腐朽的木门虚掩,屋内烛光微闪。
卫渊挥手,强弩手埋伏两侧。
片刻后,破窗突射冷箭,却被早有准备的盾阵挡下。
火把齐燃,数十精锐破门而入,瞬息间制服四名黑衣人。
中央那人披发踉跄,正是周文,怀中紧抱残卷,面色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