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秦淮洽谈(2 / 2)
全场死寂。
王仲元面如土色,拔腿欲逃,却被早埋伏好的商会护兵当场擒获。
卫渊环视四周,朗声道:“今日之事,非我排挤同行,而是有人妄图以谣言乱市,毁我商脉,断我国本!”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仿佛穿透重重迷雾,直指千里之外的白狼涧。
“但我仍要说——欢迎查验,欢迎监督,欢迎真正想谋利而非谋乱的北方商人,来此共商大计。”
话音落下,掌声渐起,由疏至密,终成雷动。
第136章暗潮涌动(续)
铁箱合上,余音未散。
王仲元被押下时踉跄跌倒,口中犹自嘶喊“冤枉”,却无人再肯侧目。
秦淮河上画舫轻摇,水面倒映着彩灯与人群躁动的影子,仿佛一场风暴刚刚在平静的宴席间悄然退去。
然而卫渊知道,这不过是序幕拉开的第一声鼓点。
他立于高台之上,目光扫过一张张惊疑未定的脸——有畏惧者,有钦佩者,更有不少北方商贾眼中闪烁着权衡利弊的微光。
这些人不是敌人,也不是盟友,而是可争取的棋子,是南北博弈中最敏感、最现实的一环。
“诸位。”卫渊抬手压下喧哗,声音不高,却穿透全场,“今日揭弊,并非清算,而是立信。”
众人屏息。
“从即日起,南方商会联盟将全面开放入股机制,凡愿守法经营、诚信通贸者,无论南北,皆可申请加入‘共济商社’,享有免税通关、优先采购军需物资、参与新工坊技术分红等特权。”他顿了顿,语气转为铿锵,“不仅如此,我们将设立‘北迁补偿金’,凡因战乱南徙之商户,凭旧籍与账册,可获三年免租铺面及低息贷款支持。”
话音落处,满场哗然。
这不是反击,这是逆向渗透!
苏娘子站在台侧,心头猛地一震。
她忽然明白——卫渊根本不在乎一时商路封锁,他在下一盘更大的棋:以利益为饵,瓦解敌阵内部的经济同盟。
那些原本依附北地强藩的小商户,本就苦于苛捐杂税,如今南方不仅不排外,反而主动让利,谁还会死心塌地跟着李氏和北狄走?
张老板眼中精光一闪,已开始盘算名单。
他心中已有数家摇摆不定的边镇商人,曾私下抱怨“李节度只知征粮抽丁,从不护商”。
这些人,正是突破口。
三日后,第一批北方中小商号递交加盟文书;五日之内,三家原属河东李氏控制的盐引行宣布脱离管辖,转投南盟;更有一支来自朔州的皮货行会,竟携整队驼马南下,公开宣称:“宁随世子走险道,不陪藩镇吃绝户粮!”
资金外流之势逆转,南方商脉非但未断,反而如江河汇流,愈加浩荡。
而就在这一片看似稳进的局面中,一封密信穿越风雪,由快马加急送至卫渊案前。
火漆印碎,字迹潦草却透着紧迫:
“主上明鉴:吴某潜入代郡,确证敌军统帅已于三日前秘密抵达云中旧城,驻跸于白狼涧以北三十里的鹰嘴崖。据细作探得,其已与幽州节度使密会两夜,帐中悬挂江南水道图与金陵布防沙盘。更危者,雁门周氏家主已被召见,态度模糊,既未拒亦未允协同出兵……恐其即将策动突袭,目标直指我商会总库与火药工坊!请速决!”
烛火猛地跳了一下。
卫渊缓缓放下信纸,指尖轻敲桌面,一声、两声、三声。
他没有动怒,也没有慌乱,只是嘴角勾起一丝冷意。
“终于来了。”他低声自语,“等的就是你亲自出手。”
窗外夜色沉沉,秦淮灯火依旧璀璨如星河,可在这繁华之下,一股无形的杀机正自北地集结,悄然南压。
而在那无人听见的荒原深处,铁蹄已悄然扣响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