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铁骑压境(2 / 2)
那是反击信号。
城门轰然洞开。
一支全身漆甲、手持复合强弩的精锐骑兵疾驰而出,领头之人银甲染霜,眉目冷峻,正是卫渊亲率龙骧营出击。
弓弦震响,火矢划破长空。
敌军阵列在接连打击下彻底崩溃,先锋主将尚未回神,已被一箭贯喉。
残兵溃逃之际,卫渊勒马高岗,望着满地狼藉与燃烧的旗帜,眼中无喜亦无怒。
风雪中,他轻声道:“棋才走到中盘,好戏,还在后头。”第137章铁骑压境(续)
晨光刺破雪雾,南方商会总部外已是一片焦土。
残弓断矢插在冻土之中,战马尸骸尚未清理,黑烟仍从几处废墟袅袅升起。
卫渊立于城楼高处,披着玄色大氅,指尖捻着半截烧焦的箭杆,目光沉静如深潭。
“放人。”他淡淡道。
吴谋士一怔:“主上,此战俘虏三百有余,皆为敌军精锐,若尽数释放……恐助长其气焰。”
“我要的不是震慑,是裂痕。”卫渊嘴角微扬,眸中掠过一丝冷光,“把他们全放了,每人发三日口粮、一件棉袍,再让他们带句话回去——‘李将军临阵倒戈,先锋溃败,非战之罪’。”
吴谋士瞳孔一缩,随即恍然:“您是要借刀杀人!”
“刀本就在他们营中,我只是轻轻推一把。”卫渊负手而立,脑中浮现现代信息战的经典案例——谣言从来不必百分百真实,只需精准击中猜忌的软肋。
李将军按兵不动已是疑点,如今再添“叛变”传言,哪怕他是清白的,也逃不过同僚的刀锋。
果然,不到两日,北方细作传回消息:敌军统帅暴怒,当众斥责李将军“畏敌不前,形同通敌”,命其即刻南下戴罪立功。
李将军愤而抗令,双方幕僚激烈对峙,甚至有将领拔剑相向。
幽州与雁门两大藩镇,原本就因粮赋分配积怨已久,此刻更是互相攻讦,军心浮动。
而就在这混乱之际,卫渊已悄然派出密使,携重金与亲笔信潜入白狼涧。
信中不提归顺,只说“昔年令尊曾救我父于绝境,此恩未报,今愿助将军渡此危局”。
情义为引,利益为饵,不动声色间,已在敌营埋下伏棋。
与此同时,南方防线迅速加固。
火药工坊日夜赶工,新型磷火雷已完成批量试制;江南水道疏浚工程提前启动,漕运船队可随时转运兵力;更令人惊叹的是,卫渊竟下令在商会外围重建商铺民居,宣称“战火毁家,我必偿之”,短短五日,流民归附者逾万人,民心空前凝聚。
然而,就在局势看似稳住之时,苏娘子深夜求见,脸色苍白。
“又有一封匿名信。”她将一张泛黄纸条递出,声音微颤,“藏在库房账册夹层里,和上次一样,无人知晓来源。”
卫渊接过,只见墨迹潦草却字字如针:
“彼非卫氏血裔,乃异世之魂。火药、玻璃、商社共济,皆非此世所能。统帅已得证物,三日内,天下皆知。”
烛火猛地一跳。
他指尖微颤,不是因恐惧,而是震惊于对方竟能窥破如此隐秘——穿越之事,他从未对任何人明言,即便是最亲近之人,也只当他是“顿悟奇术”。
谁能想到“异世之魂”四字?
谁又能掌握所谓“证物”?
他缓缓抬头,望向远处灯火零落的城池,思绪如电。
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是那夜试验水泥时的异常配方?
还是改良蒸汽机关时留下的图纸残页?
抑或……内部早已渗入敌方暗桩?
寒意顺着脊背爬升。
但他的脸上,依旧波澜不惊。
“把这封信烧了。”他轻声道,“从今日起,加强内院守卫,所有外来账册、货单,一律由你亲自查验。另外——”他顿了顿,”
苏娘子点头欲退,却被他叫住。
“还有……”卫渊望着天边将明未明的晨曦,声音低沉如铁,“准备一艘快船,随时待命。若真到了那一天,我不只要活着,还要让知道秘密的人,永远闭嘴。”
风拂过城楼,吹动他的衣角,像一面即将升起的战旗。
而在城南荒废多年的旧渠旁,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管半埋土中,管口朝天,仿佛在无声等待什么。
不远处,石碑倾颓,刻着模糊二字: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