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萧巍(2 / 2)
而且虽然魏薇还有一个月的假期,但一个月后也得上班。
一个上班,一个上学,他们就更加不放心了,所以给他们介绍了两个带孩子比较得手的阿姨过去照顾他们两人的生活。
对于萧家人这个好意,魏薇和萧学沐都没有拒绝。
反正他们自己也是要找人的,在找有经验的老手这方面,他们肯定是比不过程颜他们的。
其实萧家人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魏薇和萧学沐两个新手爸妈上手得非常快。
夫妻俩加一个孩子加两个阿姨的日子过得潇洒极了。
魏薇还有一个月的假期,魏薇现在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逗小团子。
小团子的的小名是魏薇取的,至于大名,叫萧巍,是萧学沐取的。
其实为小团子取名字家里还发生了好几次大战。
萧爱国萧老爷子取了一个,叫萧景,萧柏也当仁不让,想争取孩子的取名权,叫萧珩。
然而萧学沐在萧爱国和萧柏还在争的时候,直接已经给孩子将户口给上好了,叫萧巍。
对此萧学沐又换来了一顿鸡毛掸子,但萧学沐对这件事是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直接先斩后奏。
在他眼里,那是他和魏薇的孩子,自然是他们想取什么名字就取什么名字。
他原本是想让魏薇取的,但魏薇觉得她无法承担这种重任。
因为无论取得好或者不好,她都感觉孩子以后会吐槽,还不如承担起小名的任务,大名就交给萧学沐。
萧家人看到萧学沐给孩子取的名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人脑子里除了他媳妇怕是没有其他东西了。
因为萧学沐的先斩后奏,孩子的名字就这么定下了,萧家人打了一顿后也没有说什么了。
只有魏薇偶尔吐槽,魏薇觉得萧学沐以后肯定会被小团子吐槽死,天知道巍字对于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会是怎样的噩梦。
魏薇碰了碰小团子粉嫩的脸颊,小家伙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不哭不闹,只是好奇地看着周围。
带孩子几乎不需要魏薇插手,家里请了位经验丰富的阿姨张姨,负责洗衣做饭,王姨负责带孩子。
夜里起来冲奶粉、换尿布的事大部分都是萧学沐在做,魏薇只有在萧学沐有事回不了家的时候才带带。
但是只有好带的时候她才会带,要是不好带的话就直接交给王姨。
就在魏薇准备回学校上班了,姜琦也准备剖了。
因为是剖腹产,可以自己选,时间的话要稍微好一些,就没有像魏薇那么急急忙慌。
姜琦在看到孩子的时候非常庆幸,庆幸自己是剖的,因为孩子比魏薇的孩子要重多了,六斤六两的男孩,头围还比较大。
这要是顺产那还不得遭罪遭死,看到孩子这样,姜琦一瞬间就不惋惜肚子上的伤疤了。
而魏薇也是非常庆幸,自己和萧学沐的头都算小的了,不然她也得挨那一刀。
魏薇看了一下姜琦的刀口,真的非常大。
看到魏薇这样,姜琦的脸色虽然苍白,但语气却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
“幸好挨了一刀,不然我不知道该痛成怎么样,而且也还好,反正我也不打算喂母乳。”
知道魏薇没有母乳喂养,小团子依旧十分健康活泼,姜琦也不打算母乳喂养了。
要知道喂母乳可不是个什么轻松的活。
魏薇理解地点点头,她自己选择奶粉喂养,更多是出于萧学沐的支持和个人选择的便利。
而姜琦,则混合了身体创伤和心理因素。
“大傻个和你婆婆他们……没意见吧?”魏薇轻声问道。
要是姜琦选择不母乳喂养的话是瞒不住的,因为姜琦不像她,主要是萧学沐在贴身照顾,萧学沐又帮她瞒着。
姜琦可是她妈妈在照顾月子,要是一点奶都没有的话,姜琦的妈妈是不相信的,毕竟营养也好,条件也好,是不可能没有奶的。
姜琦翻了一个白眼,“他没问题,都是我做主,遵循我的一切决定,我婆婆也没事,因为小团子不也大部分都是喝牛奶吗,照样非常健康,所以她也没有说什么。
你不知道,最反对的竟然是我妈,天天在我耳边说。
当然主要也是外面那些人经常在她耳边说三道四的,再加上有些老旧思想……”
李志斌和萧学沐能够帮忙弄到奶粉,吴丽春和李敬的人脉也多,也能弄到,所以对于姜琦不喂母乳,李家人都是没有意见的,只要能弄到奶粉,孩子有吃的就行。
但是外面的流言蜚语可不少,对于姜琦的这个决定更是不理解。
姜琦还没有出月子,外面就说了起来,慢慢的,那些邻居、甚至一些不那么亲近的亲戚,都明里暗里地上门表达着“关心”。
“哎呀,不喂母乳孩子可不亲你啊!”
“奶粉哪有母乳有营养?为了孩子,当妈的受点累算什么?”
“剖腹产又不是什么大手术,恢复起来快得很,别太娇惯了……”
这可把姜琦气坏了,吴丽春直接就拿着扫把将人赶了出去。
吴丽春和宁兰珍在大院那边和各方邻居、亲戚斗智斗勇,魏薇也回到了学校。
系里的老教授看见她,推推眼镜,笑着颔首。
“魏老师回来了!!好,好,家里都安顿好了?”
语气里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切,并无半分对她因生育暂离的轻视。
魏薇笑了笑,“安顿好了,找了个亲戚帮忙带带小孩。”
这个亲戚是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虽然现在对于这些不管了,但是大家都还是习惯用那几年的习惯。
找阿姨也好,雇什么人都是说亲戚帮忙,都是私底下给钱。
萧学沐和魏薇两人白天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晚上遇到了就一起回家,逗逗小团子。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萧学沐也没有之前那么拼了,每天都尽量挤时间回来一趟。
也没有掺和那么多实验了,只跟着萧柏和李时愿做,因此事情也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