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世子稳重点 >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心积弊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心积弊(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仁义道德多了,往往会把自己也禁锢住。

就像名震江湖的大侠,同道都称赞他仁义无双,这“仁义”的名声,大侠便不得不扛在自己肩上,行走江湖时,所言所行处处顾忌着“仁义”二字。

可以肯定,从今往后,这位大侠一定不好意思干偷鸡摸狗的事儿,就连跟别人动手,也不好意思使“猴子偷桃”这一招。

这就是所谓的“盛名所累”。

放在国家的立场上也是如此,古代圣贤的道德礼法太深入人心,以至于朝堂上的官员们行事都不得不以仁义为先,凡事都讲究个师出有名,所谓的“煌煌正道”。

口口声声讲“道德”的人,最终也会被道德反噬。

灭掉西夏,独吞西夏,明明对大宋百利无一害的事,偏偏自己被架在道德高地上,不好意思违背盟约。

简直是陋习,关乎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这么重要的关头,居然讲什么“道德”。

大庆殿内,赵孝骞含笑注视着蔡京。

还是这老子懂自己,也没那么迂腐,当初自己的选择没错,朝堂上确实需要一批不要脸的人,不然个个都是道德君子,想要做件事都束手束脚。

站在皇帝的角度上,其实奸臣比忠臣用起来更顺手,更顺心意。

奸臣懂得察言观色,懂得人情世故,还能时刻给皇帝提供情绪价值,皇帝要做什么事,奸臣是不会思考它的对错的,先干了再。

忠臣就不一样了,不怀疑他们的忠诚,也不怀疑他们的满腔正义,但这种人往往拧巴矫情,凡事都喜欢反驳。

更令人恶心的是,他们反驳的依据是一连串的圣贤经云,张嘴就占据了道德高地,然后以蔑视的眼神俯视缺德的皇帝……

这就让人很不爽了,反正赵孝骞就很不爽。

你们若真是道德君子,朕也就认了,可你们倒是言行如一呀,你们背地里干的那些男盗女娼,贪赃枉法的事还少了?

自己干缺德事干得飞起,转过头便一脸正义地谴责皇帝缺德,皇帝在明知你们真实嘴脸的情况下,还要捏着鼻子被你们谴责,皇帝心里多恶心谁知道?

大家本就是一路货色,为什么就不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一起讨论把缺德事干出花儿来?

看看人家蔡京,做事多么利,做人多么上路。

“元长先生之言,甚得朕心……哈哈!”赵孝骞若有深意地一笑,又道:“久不见令郎蔡攸,回头朕赏赐一些金银给他。”

“当年蔡攸可是与朕有同逛青楼之谊,可惜如今朕这身份再去青楼委实不妥,便只好让蔡攸替朕阅尽人间春色了。”

话得很亲昵,赵孝骞的语气宛如与蔡京是一家人,在场的群臣脸色都变了。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谁听不出来官家这是故意在点他们呢?

你们都是一群迂腐之辈,朕与你们的关系除了君臣,再无其他。

还是蔡京更合朕的脾性,所以朕愿意与蔡家父子亲近,怎样?就问你们气不气。

群臣表情各异,尤其是章惇,更是脸黑如墨,阴沉着脸不吱声儿。

蔡京却大喜过望,他当然也清楚官家为何当着群臣的面故意恩宠蔡家父子,但他不介意,或者,他需要官家的这番恩宠,以巩固自己在政事堂的地位。

于是蔡京当即感激涕零,叩谢天恩。

赵孝骞淡淡地道:“我大宋独吞西夏,对社稷尤为重要,背弃与辽国的盟约固然理亏,但大宋从此以后可以将整个西夏纳入版图,彻底掌控丝绸之路。”

“更重要的是,占据西夏后,大宋未来可以从容布局西域,朕有生之年要恢复唐朝的荣光,疆域必须扩充到唐朝时期的安西都护府。”

“独吞西夏,是朕最重要的一步棋,否则,若是西夏由大宋与辽国平分,将来大宋布局西域时,不知会面临多少来自辽国的掣肘制衡。”

“那时我大宋行事必束手束脚,诸事难以施展,千百年后,后人将会责怪我们这一代是多么的不争气,为何明明有能力解决这一切时,偏偏要为了所谓的‘仁义道德’而留下这个隐患麻烦。”

赵孝骞微笑道:“诸公,朕宁愿背一世之骂名,而造福后代子孙,这叫‘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至于史书如何评,朕那时已是一具白骨,而灵魂因为造福积德太多,因此位列仙班,朕都成仙了,还在乎凡人如何评价朕吗?”

群臣:“…………”

你真的好自信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